分卷阅读110

      六零年代养家记 作者:堂堂海棠

    分卷阅读110

    是否过的去?如有困难,请给我们来信。电话也听王副主任提起你已成立药材小队,为你高兴,还是老话一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相信你会越做越好。来信附上我们一家在天安门的合影,北京很好,希望你有机会能来相聚。

    此致敬礼。

    牛鲜花看着信,十分开心,看着刘旅长一家人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三个人都穿着绿色的军装,虽然老旅长年岁已大,但是拍照的时候却能看出是精神矍铄,王老太更是英姿飒爽,刘建设也收起了以往的神色,看着像是成熟了不少。

    “娘,这是首长爷爷奶奶。”妞妞趴在牛鲜花胳膊上看着牛鲜花手里的照片。

    牛鲜花笑笑,“俺们妞妞真聪明。”

    “这画画的真像,娘,咱们啥时候上城里去看首长爷爷奶奶。”妞妞问牛鲜花。

    牛鲜花笑着摸摸她的头发,“首长爷爷奶奶去北京啦,今年咱们见不到了。”

    “北京在哪?”

    “北京就在领袖主席在的地方啊,是咱们国家的首都,等妞妞长大了,娘带你们去北京。”

    牛鲜花看着妞妞那闪着求知光芒的眼光,小妞妞的求知欲永不停歇,牛鲜花认真盘算起要把她送到学校的事情,否则真是误人子弟。

    晚上牛鲜花把两个孩子哄睡着,就开始趴在桌上给王老太回信。她尽量学着王老太这个时代的语气,

    “刘首长,王部长同志,您们好,十二月十六日来信已收到。感谢您还记挂着俺们一家人,寄来的衣服已经收到,孩子穿着十分精神。自从您们离开罗城以后,罗城下了很大的雨,造成庄稼水涝,到秋天收成的时候,产量只有去年的一半。牛家村人都倍觉不安,但是,好在人民公社的领导下,在生产大队的帮助下,同时也感谢王副主任的信任,牛家村的药材小队成立了,目前俺出任小队队长。经过了夏天秋天的药材采集,目前已供应罗省各药材厂共数千斤,到今年年底,牛家村的收入虽然不及往年,但还不至于挨饿。正如主席所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俺们一定继续努力,珍惜时光,勤奋工作,明年肯定会更好。照片已看到,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去北京瞻仰天安门,看望二老。此致敬礼。”

    牛鲜花写完信把信装好,准备明天上城里寄信。牛鲜花摸着来信的信封上那个八分油票,上面是万里长城的图样,十分感慨。

    第二天一早,牛鲜花就骑着车子再次进城了,这次她没背药材,带了信就上去了。牛鲜花本以为对城里已经很熟了,不过她还是第一次进邮局,这一进不要紧,牛鲜花才发现了这个宝地。

    因为里面全都是老邮票。要知道,这在以后可全是宝。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正规的邮票工厂,技术设备经济水平都跟不上,可以说都是老一辈的邮票设计家在艰苦的环境中设计的,不能仅仅叫做邮票,而是一些于方寸之间见功夫,细微之处见精神的艺术珍品。

    牛鲜花以前没有集过邮,但是,她上辈子老公有这爱好,给她展示过梅兰芳的几张小票,说是集满整套价值上百万的,当时牛鲜花相当不屑,虽然他早已跟她天人永隔,但牛鲜花还是忘不了他,不由自主的就想买他想要的东西。

    牛鲜花对着柜台里的邮票流口水。

    “同志,你要寄信吗?”

    “寄,俺想寄信到北京。”

    那人看了一眼牛鲜花,“八分两张。”

    牛鲜花掏了一角六分钱给她,那人给牛鲜花递过来两张邮票,两张一样的八分油票,上面画的是一模一样的一条金鱼。

    牛鲜花拿了邮票没有走,在柜台上探着脑袋看。

    那邮局的人不高兴了,看着牛鲜花,“同志,你还要什么?”

    牛鲜花看着她笑笑,“俺想问问那邮票上印着梅兰芳的一套邮票有吗?”

    邮局的人摇摇头,“什么梅兰芳,没见过这样的。”

    牛鲜花还不放弃,“那黄山的那套呢?”

    邮局的人皱眉。

    旁边的那个看着牛鲜花,显然以为牛鲜花什么都不懂,因为寄信的人不多,那人也就跟牛鲜花解释了一下,“同志,我就没听说过有黄山和梅兰芳的邮票,这邮票每年发行的都是固定的,不是你想要什么花样就有什么花样的。”

    牛鲜花暗自疑惑?记得那就是六十年代的啊,还没发行?“那有没有什么别的一套那种纪念型的邮票。”

    那人恍然大悟说到,“你说的那是纪念型邮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那是集邮用的,而且比这普通邮票可贵的多了,大姐,你这寄信就这八分的就行。”

    牛鲜花点点头,“那有吗?俺想买那纪念型的邮票。”

    “我们这邮局是不发售的,这种纪念型邮票只能在中国集邮公司窗口才能买到。咱们这小地方肯定是没有的。”

    牛鲜花恍然大悟,看来这集邮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集的,自己还以为又发现了什么好东西。

    既然这样,牛鲜花就把信装到信封里,贴好邮票,写好地址,交给邮递人员。

    那女的邮局工作人员早就懒得理牛鲜花了,旁边的小伙子接过来,左右看看,低声跟牛鲜花说,“同志,我那有套土改的纪念油票你要不?”

    土改?牛鲜花其实上辈子也没倒腾过油票,不知道这土改会不会值钱,“多少张?”

    那小伙又看看左右,“一套四张,不过俺有农业专题的六套,你要要咱们好商量。”

    邮局里没人,只有那一个女工作人员。牛鲜花看了一眼她,再看了一眼这小伙,“多少钱?”

    那小伙比了五个手指头,小声说,“六块。”

    这是什么年代,六块钱可不少了,六块钱都能买几斤猪肉了,再者牛鲜花也不知道这邮票到底值不值钱,有点犹豫。那小伙一看牛鲜花这样,“大姐,这一共六套,合下来一套一块钱,真不贵。”

    牛鲜花撇撇嘴,“六块钱呢,还不贵?”

    作者有话要说:  努力模仿六十年代写了两封信,不知道你们觉得语气态度像不像?

    第65章

    那小伙子看牛鲜花虽然嘴上说着贵, 但是却没转身就走, 知道有门儿。把牛鲜花的信放好就给牛鲜花使了个眼色, 牛鲜花跟着他出去。

    “大姐, 我着急用钱, 你说个数吧。”出了门口,小伙子跟牛鲜花说。

    这年头买个东西不容易, 牛鲜花也不跟他废话, 伸出三个手指, “三块。”

    那小伙哭了似的, “大姐,这是纪念邮票,不是普通的那种寄信用的,本来买的时候就贵,而且咱们这罗城根本买不上。”

    牛鲜花才懒得听他牢骚,语重心长的跟他说,

    分卷阅读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