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4

      长嫡 作者:莞尔wr

    分卷阅读564

    长嫡 作者:莞尔wr

    分卷阅读564

    孙……”

    大祝氏只觉得汗流颊背,将内里的贴身衣裳都浸湿了。

    此时的她心中惊怒交加,没想到傅明华会如此说。

    燕追登基为帝,後宫里却没有崔氏女。

    新皇身体里都流着崔氏的一半血,自然此次大祝氏领了三个小娘子进洛阳,是有些想法的。

    当日大谢氏腹中所出的崔十娘不受崔贵妃所接纳,说拒便拒了。

    后来又精心养了崔十二娘,燕追仍是不喜欢,回头便将十二娘另外嫁了人。

    如今十五娘几人都不差,容貌明艳,乃是崔氏竭心尽力培养所出。

    可傅明华话中意思,却像是因为杜玄臻为大唐鞠躬尽瘁,而拿崔氏的女儿赐婚似的。

    摆明就是使崔家为他人做嫁衣裳,大祝氏又怎么肯呢?

    更何况四姓向来不与外人结亲,哪怕联姻,必也有所求。

    可是杜家空有义兴王府封赐,可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杜玄臻之父杜正已经是耄耋之年,若他一去,爵位落至杜玄臻身上时,便降一等,食邑也少些了。

    杜玄臻当年入朝为官,权势是大。

    但崔氏的人并不看重这个。

    崔家念书的人不少,只是崔氏子弟不屑于在此时入朝为官罢了。

    中书令虽官拜三品,但在青河的人眼中,实则底蕴太低,配不上崔氏的。

    尤其是杜玄臻如今年纪老迈,一朝天子一朝臣,燕追登基之后,已经不大重用他了,将来的杜氏一门,最多也不过就是富贵闲人罢了,入朝为官,又能官至几品呢?

    让崔家精心养育的小娘子嫁进义兴王府,大祝氏又怎么甘心呢?

    她对于傅明华提出这样的建议,心中当真是又惊又恼的,连忙便起身跪了下去:“求娘娘收回成命。”

    大祝氏低垂下头,忍气吞声:

    “不瞒您所说,十五娘几人早就已经与江洲定下了亲事,此次领入洛阳,只是因为她们几人贪玩好耍,惦记着洛阳,想见娘娘一面,又想拜祭太后罢了。”

    傅明华似笑非笑,目光落到了小祝氏身上:

    “哦?”

    她年纪还小,才不过虚十八之数。

    小祝氏是傅明华外祖母,年纪也比她大了许多。

    可此时在傅明华注视之下,小祝氏却不由自主后背一麻,心中苦笑不止了。

    这会儿青河崔氏的人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跟,当日主意打得太多,如今甚至牵连到江洲的人身上了。

    宫中的人对于世族是个什么样的态度,怕是明眼人都瞧出来了。

    她一时之间心里说不出的苦闷,当日赵国太夫人临去之时,为了保住谢家,曾拖着病体,亲自写了封家书托人送到了傅明华手中。

    她老人家如此费心尽力,只是为了保住家族,以退为进,知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明白这会儿该当忍让,韬光养晦,以保存家族实力,将来得势时机,再寻求家族发展机会罢了。

    可此时大祝氏一句话,极有可能使当日赵国太夫人所做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应或是不应?

    若是应了,在傅明华明显有意针对青河崔氏的情况下,江洲的人一旦出面,便相当于变相的为崔家的人分担走一部份傅明华的注意。

    当年谢氏曾弃女‘自尽’,很是伤了母女间缘份的,事后江洲的人虽亡羊补牢,但也只是与傅明华之间关系尚可,还不到亲近的地步。

    可若是不应,便是为求自保,抛弃崔家了。

    四姓向来同气连枝,如今崔氏的当家主母还是自己的嫡亲长姐。

    才一瞬间功夫,小祝氏的额头冷汗便都浸出来了。

    她没有料到,今日进宫,竟会有这样的选择留着等她来做决定。

    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小祝氏笑脸发僵,地上跪着的大祝氏也是心中打鼓。

    她也着实是走投无路,若不是被逼到极致,她也不愿拖谢氏的人下水的。

    直到此时小祝氏许久不说话,大祝氏才有些慌了。

    她简直不敢去想小祝氏若是拒绝之下的后果,无论小祝氏应是或是不是,青河崔氏与江洲谢家的情份都会有所损伤的。

    小祝氏若是帮她,则青河的人将来对江洲的人不住。若她不帮,江洲则又伤了与青河的情份。

    大祝氏心中隐隐后悔,她一时情急,话都已经说出口了,此时就如覆水难收,正恼怒交加间,傅明华温声笑道:“既如此,也不好强人所难。只是青河的女儿我着实喜欢,夫人若是得空,多带进宫来让我瞧瞧的。”

    大祝氏听了这话,长舒了一口气,已经汗透衣襟,背心发凉了。

    她双腿紧绷发抖,听了傅明华这话,勉强就笑道:“承蒙娘娘夸赞,她们却哪当得起呢?”

    心中却哪里还敢再带崔氏的小娘子入宫,她此时已经隐隐有些后悔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早有

    大谢氏带崔十二娘进洛阳时,便吃了不小的亏,那会儿大祝氏还当大谢氏行事不大稳妥。

    如今轮到自己吃了这亏,大祝氏才知当日大谢氏心中感受。

    “夫人客气了。”

    说了这番话,大祝氏已经如同惊弓之鸟,再不见先前的气势,哪怕是傅明华唤了她起身,她也是心中忐忑难安,如坐针毡,恨不能即刻就走。

    只是傅明华又拉着她说了一阵,越发使她难受了。

    傅明华看她脸色发白,额角发根透汗,脸上的脂粉都已经在汗水的浸泡下有些融了,才勾了勾嘴角,伸手抚头:“瞧我,拉着你们说了这样许多。”

    小祝氏见大祝氏一副如临大敌,紧张难安的模样,便忙道:“娘娘生下大皇子至今,还未曾见过。”

    说到燕昭,傅明华笑着就招手,吩咐紫亘:

    “将昭儿抱来。”

    转头又看着小祝氏笑:

    “倒是我疏忽了,昭儿出生至今,几位长辈都还没见过。”

    她不再提及崔氏的小娘子,大祝氏心中长舒了口气。

    从宫中出来时,小祝氏的笑容里带了几分疏离冷漠之色。

    大谢氏有些尴尬的扶了大祝氏上马车,此时离了宫,她坐在榻上,脸色有些腊黄。

    原本抹匀的脂粉,因为汗水密集的缘故,此时早被冲刷掉大半了。

    她接过下人递来的茶水,手还在发抖,水杯里装着的茶水因为她的动作而晕开一圈一圈细微的纹路。

    “你明日备份礼,回谢氏瞧瞧你的母亲。”

    大祝氏喝了几口茶水,话中所说的意思,大谢氏自然听了出来。

    今日在宫中之时,她情急之下而将谢氏的人拖下了水,当时傅明华虽适可而止,但小祝氏心中必定记恨于她的。

    大谢氏是大祝氏的长媳,又是小祝氏的女儿,由她回去说情,是再适合不过的。

    吩咐完

    分卷阅读564

    -

    分卷阅读5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