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9

      豪门重生手记 作者:御井烹香

    分卷阅读469

    豪门重生手记 作者:御井烹香

    分卷阅读469

    三年要有吧?如此算来,用在路上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一年……看来,鲁王非但已经在新大陆立稳了脚跟,而且居然,已经找到了前往大秦的快捷航线……

    这对国家大势的影响,可能极为深远,但蕙娘现在已经懒于再去关心这事了。她甚至连焦勋的礼物都没空多加参详——福寿公主即将远嫁,鬼王叔罗春虽未亲自前来,但也重视地派出了一支迎亲队伍,由他的长子率领——是的,他的大哈屯为他生育的长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了,甚至比福寿公主还大了那么一点儿——前往京城迎娶公主。朝中自然也要给出相应的重视,这一个月,朝廷典礼特别地多,东北来的一干族人,又终于抵步京城,蕙娘少不得安顿落脚,又要熟悉、琢磨这批人的成色。再有宜春号那里,伴随着如今官家入股的进度,总有些事需要她处理。焦勋给的这两份礼物,蕙娘只是细细研究了那份内间名单,比着绿松给出的几个人名增减了一番,至于那本册子,她不过是粗粗翻阅了,便收到一边,尚且还未决定该如何处理。她要忙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眼下最重要也最紧急的事,却依旧没有半点起色,孙家一直都没给回话——权家这里,也不是不能谅解,毕竟这件事也不是孙家一家的事,恐怕他们是想等桂家、许家到京之后,再给个统一的回复。可好容易等到春汛褪去,运河恢复通行,桂含沁将军、许家少夫人前后脚也都到了京城,这不巧的事却又全赶到了一块——平国公夫人常年卧病,这些年来病势越来越重,许少夫人回京,也就是因为她强烈要求,想见一见孙子。这许少夫人把孙儿孙女们带回京了,给她见过了,也说不上是过分欢喜还是如何,反正回京当晚见过了孙子,当天晚上睡梦之中,人就这么安安静静地没了。

    此事并不在小,许少夫人所有亲戚朋友都没能来得及相见,就立刻开始操办婆婆的丧事。许家散落各地的几个儿子,也全都报了丁忧回京,皇上一概准了,连许凤佳许少将军都没夺情,对东南海疆防务,旨意里只轻飘飘写了一句,‘将另行着人监管’,便再没了交待……

    作者有话要说:啊,他俩现在关系太微妙了,我把握了半天,觉得我人话都不会说了一般,难以形容那微妙的感觉||||||

    ☆、205言和

    宫中权贵不少,虽然眼下有许多人家,正因为牛家的强势崛起而暗自焦急,但也有更多人家,或者已经远离了权力核心,只是守着一亩三分地过自己的小日子,或者还没受到这股旋风波及——或者更干脆,文官出身,同武官们八竿子打不着干系,看戏不怕台高,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武将、勋戚中的乱象,总之,虽然如今边疆暗潮汹涌,男眷们没准已经跑掉了靴子,可牛贵妃的生日宴上,命妇们却还是个个满面春风,好似这家里出了个皇贵妃娘娘的不是牛家,倒是他们家一样。

    皇贵妃的生日宴,权夫人可不能再怠慢了不来了。因平国公府没有出席,藩王府的内命妇们,如今也陆续回京,因此由良国公府同昂国公府占了首席,余下各侯夫人做了一排,另一排便是文臣命妇,两边都舍了圆桌,而是各领一席,中间围出空儿,为百戏演出之用。倒是比平日里年节盛宴时所有人圆桌围坐,分了几大桌闷声领宴,要热闹得多了。虽是贵妃生日,但首席却为太后占了,太妃身上不好,没来,还为她虚留了一席,余下方是众妃嫔围着牛贵妃安坐——很不幸,婷娘依然还是没能过来。

    这样的场面,牛贵妃自不可能特别为难权家与蕙娘,事实上出席她生日宴的人里,和牛家有冤仇的实在不少,好比阁老杨家。这么大的事,杨宁妃今天都没有过来,杨太太的脸色当然不能好看到了十分,倒是吴阁老太太得了殊荣,还能带没诰命的媳妇进来领宴,两人面上都颇有荣光,非但自己笑语不绝,还频频冲邻座举杯,倒也把气氛给带得十分热闹。权夫人和蕙娘无心挑起战事,不过是虚应故事而已。倒是昂国公李夫人,用着山珍海味,也没见欢容,权夫人不免问她,“可是殿内热了些儿?若是如此,让人来添把扇子吧。”

    李夫人摇头叹了口气,倒是说起了前朝,“一转眼就是这么多年了,这些年皇上是有心俭省,宫中也难有这样放肆取乐的时候。从前武皇帝、安皇帝在时,年年四时八节,都有这样的盛事。当时我也还年轻,跟在娘娘们身边,不知见识了多少世面。真觉得世上有的福分,都聚集到了宫中。”

    她说起来比太后还要再高一辈,是三四朝的老人了,这番话说出来,不远处的太后都露出聆听神色,老人家似乎也是想起了前尘,眉眼柔和了些,也接口道,“说得是,当时的热闹,那才是真热闹呢,场面还要比现在更大得多了。宫中都夸宁妃、贤嫔、贞贵人会操持,其实那是没赶上好时候。安皇帝那时也罢了,他爱修道,究竟不讲究了。武皇帝年间,贵妃娘娘要赏花,慌乱间盆栽不够,大冬日里扎了绢花上去,隔了远看过去,十几里的池子边上,都是姹紫嫣红,好一片花海,数九寒冬,同春三月也差不离。那时候,我才刚是太子嫔身份……随娘娘在凤舟上看着,同李夫人的心情,也是一样,那才真真是叫做巧夺天工呢!也是皇儿粗疏,这些年来竟都不讲究,宫里这些孩子,这么些热闹,就当稀罕来看了。”

    说着,便啧啧赞叹,牛贵妃笑着道,“您老人家见识这样广,我们哪里比得过呢。您就只拿我们取笑罢了,正经儿带着我们乐一乐,您又懒得费那个心思。”

    她的眼神闪闪发亮,平日里粗粗疏疏的人,此时也渐渐有了些尊贵的气质出来。权夫人和蕙娘笑着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意思:太后也是深悉这个侄女的性子,稍微一提武宗年间王贵妃的气势,牛贵妃这个生日,便立刻过得很憧憬、很有盼头了。

    李夫人却又摇了摇头,她倒不如太后的安闲,多少有些怅惘,“那一年我也随着王贵妃娘娘在龙船上呢,花是真好看,可那些个皇子皇女们,在岸边钻来钻去,不是扯坏了真花,就是把绢花给点着了。二三十个孩子,吵得贵妃娘娘头疼……现在想来,却也是难得一见的热闹。安皇帝年间,已经在感慨前朝了,没料到如今,连安皇帝年间都赶不上,御宇十年,宫中方才两个皇子一个公主,怎不叫人感慨呢?”

    太后一开腔,周围人自然安静下来。也正因为如此,李夫人的这句话,四周人都听得真真切切:皇嗣繁荣,起码立嗣时选择就多,争夺再激烈,那也是有得选。现在宫中就两个皇子,就是如今的场面再热闹、再奢华,似乎国运也都显出冷清凄切来了。

    一时间,就连太后面上

    分卷阅读469

    -

    分卷阅读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