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2

      卿本贤妻 作者:谢其零

    分卷阅读862

    卿本贤妻 作者:谢其零

    分卷阅读862

    ,专门请了嬷嬷教她规矩,可如今,婆婆不管,夫婿不管也不在意那些规矩,徐氏自然怎么舒服怎么来。

    她还说,要是五爷讲究那些,她肯定不能这么,那得把规矩给做好,刚嫁进来,也胆战心惊的,时刻担心规矩不好,让婆婆不喜,可婆婆反而不让她如此,说在规矩在心里,不在表面,不然娶媳妇干嘛?买几本书放家里好了。

    反正徐氏就只管说,回去就问孔嬷嬷她说的对不对,孔嬷嬷再教她说下回该说啥了,然后洗脑工下次继续。

    经常抱着小儿子保双去了,如今保双两岁了,长得虎头虎脑,正是好动的时候,徐氏就把放地上,他就跑来跑去的,还趴在地上到处爬。

    徐氏就把婆婆说的小儿就该活动手脚,教的跟个木头似得,别生孩子了,买个木雕放着,绝对站的笔直。

    这话把小陶氏说的是脸都没处放,难怪婆婆不让桐姐儿回来的。

    徐氏就说夫婿喜欢什么,就怎么做,那才是好媳妇哪,她自得,因为经常得到婆婆的表扬,夸她服侍五爷服侍的好,两个儿子养的壮实,养的好。

    小陶氏想婆婆从没夸过她,是说过小儿就得吃好了喝好了,身子不生病才是最重要的,可是自己想的是,小儿就得从小教起,不然大了怎么教的过来?

    看到桐姐儿被她教的一举一动都是规矩典范,她很骄傲,当母亲的怎么不心疼,桐姐儿哭着受罚,她狠下心来让她忍住,不能掉泪,继续来,一遍一遍的做好每一个步骤,才教出来带出去没一个能挑出毛病的女儿来,就是去宫里,也是她小陶氏的骄傲。

    有次徐氏带着两个儿子来了,小陶氏见老大就在她娘身上腻歪着,徐氏搂着,还时不时亲下,听老大说学堂里的事,不住嘴的说,徐氏也不打断,还很有耐心的听着,听见儿子被先生表扬了,徐氏就很激动的夸赞儿子,让小陶氏觉得那么简单的问题,能回答上来,有何激动的?

    刚开始小陶氏不喜,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就这么的让徐氏没事就来了,有时大嫂还一起的加入,说起家里孩子的都是眉开眼笑,孙氏说就怕虎妞太文静里,就鼓励她去玩,说婆婆也这么认为,多出去玩玩,可别养成呆子了。

    苏氏是把徐氏找来,没明说,就是表扬她妯娌亲热,做的好,继续努力,徐氏得到表扬,又有孔嬷嬷的指导,发挥她的甜蜜日子心得,反正小陶氏也不反驳,就这么听着。

    徐氏在孔嬷嬷的指导下,翻来覆去的就是表示,听夫婿的,听婆家的才是女子本分,那才是真正的规矩,如果嫁个卖猪肉的,肯定是要学会杀猪不是给猪念书呀,不然就是杀猪的也不要这样不听话的媳妇,免得把子女都教成光张嘴就是规矩的废物了。

    陶氏脸无处搁,难道她就是杀猪的也会嫌弃的?想想也是,万一父母做主把她嫁给杀猪的,她难道能不帮着夫婿杀猪就读书?

    洗脑工徐氏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外加精明的孔嬷嬷的指导,孔嬷嬷知道自家主子是掉进福窝里,某方面算是个不中用的儿媳,这会好不容易要用上主子了,那她可得帮着主子把这事给办好了。

    对于小四房的事,孔嬷嬷作为小二房的管事,哪能不打听清楚,她也心底嗤笑,哪有这么不开窍的?

    第947 析产分居

    孔嬷嬷心里早就有个谱,轮到自家主子接了任务,她就知道该怎么让陶氏反省,怎么戳她伤痛,让主子说哪方面,有时把市井话也拿出来说,就好比说嫁杀猪的话,都是孔嬷嬷教的。

    没想到,小陶氏就这么被徐氏的话唠才觉得自己哪里不对了,她从来没想过,谢家需要个什么样的儿媳,九爷喜欢什么样的媳妇,只是想,我绝对配得上谢家,我就是个好媳妇。

    孔嬷嬷察言观色,看出九奶奶面上神情,就让自家主子说嫁到谢府三房那可是掉进福窝里,要是别处,遇到不听话的媳妇,婆婆每天罚跪也得跪,夫婿不喜去找小妾你能不安排?婆家好呀就是好,又说当媳妇的就该什么都问当家的爷们,不要自己做主,女戒里不是有句顺从吗,那就得真心的顺从,让你干啥就干啥,别反着来,那是最差媳妇,就是什么都和婆家和夫婿作对,徐氏洋洋得意,她都是听五爷的,听婆婆的,所以才有了这好日子。

    这些都说完了,然后徐氏就针对具体开说了,说把桐姐儿养成这样,婆婆不喜,夫婿不愿意,你傻呀,怎么就反着来哪,夫妻之间事的不好明说,但也婉转说了。

    不反驳不轰人的小陶氏就这么的被徐氏点名逐一说了,最后来了句,要是实在看不上谢府,看不上九爷,和离好了,嫁个什么都听你的,说婆婆不会和你娘家闹的,肯定随你愿意。

    小陶氏心里哭,她可没看不上婆家和九爷的想法,难道府里人都这么认为的?

    鼓起勇气她张嘴问了,徐氏同情的看着她,点头,说早就看出来了,不止她看出来,就是下人都觉得是这样,不然如何把桐姐儿教成那样?分明是看不上婆婆教养的小娘子吗。

    徐氏叹气,说弟妹就是看不上谢府和四弟,所以才这样,女子要是心里看不上夫婿日子也难过。

    转头徐氏就说了她娘家也是文人之家,但她兄长要是娶个这么个媳妇,她娘绝休妻,免得让她哥哥受苦一辈子。

    最后的几次重话,让小陶氏坐着想了一天后,才捂被子大哭。

    徐氏是回去给孔嬷嬷说,可算是把弟妹给得罪透了,估计不会让她进门了。

    这些苏氏都知道,听到小陶氏大哭后,马上给小陶氏吩咐,带着她的人手去百合园去给老四帮忙,小陶氏一回来,苏氏就把儿子打发到百合园培育母亲要的朝天椒去了,看小陶氏这时能醒悟点,苏氏怕她在府里觉得难堪,没准骨子的犟劲犯了,就这么一意孤行到底,这会看徐氏给她洗脑洗的差不多了,干脆也把她打包送到百合园,让老四和她磨合去,一同干活,天气又冷,没准感情增加了哪。

    虽然说是二老爷守孝期间,但不在府里外人也不知,谁要问,就说去农庄给伯父守孝去了。

    刚把这事解决了,娘家大嫂陶氏来府里,气冲冲的说了两件事。

    苏氏四哥,想让儿子苏庭樟休妻,姜序华带着一儿一女来给陶氏跪下,大哭,她如今娘家都没人了,这会休了她,那就等于让她去死。

    虽然看不上这个侄媳当初借着郡王府的势在苏府耀武扬威,也压着苏庭樟,可是如今她已经是苏家媳妇,罪不至出嫁女,这时做出这事来,明晃晃的让人不耻。

    苏御史把四弟叫来,大骂一顿,说三不休不知吗?这不是休妻,这是要逼死儿媳,先别说外人怎么看,如果四弟敢这么做,他第一个弹劾。

    分卷阅读862

    -

    分卷阅读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