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

      卿本贤妻 作者:谢其零

    分卷阅读292

    卿本贤妻 作者:谢其零

    分卷阅读292

    品铺子,可不是喜饰铺子,卖这个怕对旻雕不好”

    苏氏道:“没啥不好的,都是旻字,我让蔡先生把店里所有的物件都掉了旻字,蔡先生的雕品出外”苏氏知道蔡先生的雕品是底部雕了蔡字的,估计他也想给家族挣个脸面。

    这些琐碎三老爷也不往往心里去,反正太太说什么,他只管点头。

    苏氏问道:“我家老二哪?我咋来两次都没见着他”

    蔡先生说道:“他如今在琢磨一个雕件,是个才物色的一个瘿木,挺难得的”

    苏氏道:“那也不能老呆在后院不出来,找灵感有时是要放开那个物件,去看看别的,又不是木匠,成天对着木头灵感就来了?先生要多多提醒他出去走走才行,我就怕他呆傻了,更琢磨不出东西来”

    蔡先生说以后会注意这方面,三老爷叫了葛松进来把睡床和推车送到苏府。

    苏氏看五爷雕的胖娃一系列卖的还不错,价格也不高,来的客人都会买一两个回去,苏氏想让五爷雕上十二个凑够一打,放在喜饰铺子里卖,哪家给小娘子陪嫁都会中意这有吉祥寓意的胖娃的。

    苏氏把这想法给蔡先生说了,蔡先生也点头,说主意不错,苏氏说放喜饰铺子价格还可以提高,做个底座,上面一溜各种形态的胖娃十二个,随意雕,不一定要同样的。

    蔡先生边听边点头,心里一直奇怪,听说东家夫人娘家是读书人家,夫家是勋贵,但是每次说到生意方面,就像个商家妇人的时时冒出巧心思,都不知夫人哪来的想法,曾问过徒弟,徒弟说他母亲常年不出府的,也真是奇了怪了,或许是有的人天生这方面就灵透。

    事情办完,三老爷就和蔡先生告辞,带着太太去了花岗楼。

    现在的三老爷几乎知道太太喜欢什么口味的菜,就点了近十道菜品,不是怕太太说她浪费,他还想点满一桌子哪。

    就这苏氏都说点多了,应该每次来点几个,换着点,还真是前世被经济给逼的骨子里看到浪费都觉得可惜,那时孩子上学,为了省出补课的钱,苏氏是尽量不下馆子,一家人下馆子她也是点菜先看右边,对照左边挑了又挑的才点几个,剩点还要打包,剩菜父子两不吃,她下顿煮点面条就着打包带回来的剩菜就够一顿的了,前世很多她这样类似的妇女。

    如今有这条件了的苏氏放开肚子吃这家里做不出来的一些菜品,三老爷时不时站起来把远处的菜换到前面来,苏氏咽下一口菜,说道:“老爷,别管我,你也赶紧的吃些,要不这菜都凉了,这菜就得趁热吃,我是不爱吃凉了的菜,除非是凉拌菜”

    三老爷这菜给自己夹了菜,还说道:“我说锦娘不爱从酒楼稍些菜回来的,有些妇人不方便出门,就让下人来定几个菜回去吃的,怪不得锦娘从不去酒楼订菜”

    苏氏吃饱了,喝口茶,说道:“我是不爱吃那温乎乎的菜,或者是热菜放凉了的,总觉得原味都没了,这大多数菜都要趁热吃,才是这道菜的原汁原味”

    三老爷点头道:“也对,以后想吃了,我带锦娘来就是了,等儿子大了,咱三一起来,然后把京里有名的酒楼饭庄挨个吃一回”

    苏氏笑眯眯的附和道是,嫁了老爷真是有福,看着三老爷听了的高兴样,苏氏是觉得这次说的就有点真心话,三老爷自有他认为的规矩,但很多方面,他又很开通,比如他可以带太太出门,吃饭也好,游逛也好,但太太不能穿的出格了,最好带上帷帽,这里的大多数男人,都是妇人在内宅呆着好了,出什么门,去酒楼吃什么饭,家里饭不能吃呀,就是宋表弟,也都是这样认为,对苏氏,他是看在三老爷乐意的份上,再就是表嫂给了他鞠场的梦想和股份,他高看表嫂一眼。

    有次苏氏提出让宋江氏也出来大家聚聚,不然每次都是自己这头两夫妻,宋表弟总是一个人,他又不是没媳妇的,可宋表弟说道:“叫她出来干嘛,一个妇人家,呆在府里就好”。当时他一说完,三老爷就对着他瞪眼,宋表弟才发现对面就坐着一个妇人家,马上陪笑道:“表嫂和那些妇人不一样,就这能想出弄鞠场的,能是个普通人吗?咱不和那些人一样的,弟弟可一直都尊敬表嫂的”

    第319 身在福中要知福

    所以在自由这方面,也算是苏氏比别的妇人们有福气。伍胡氏和丁氏虽然相公也会带她们出来,但她们都上有婆大山压着,总没那么敞快的,而苏氏虽然有婆母,但太夫人不怎么管事,自她病后就更不管儿子媳妇,只惦记她的宝贝兄弟,苏氏说走提脚就可以出门,回来也不用给谁通报下的。

    苏氏遐想,人要身在福中要知福,享受生活、享受美好比什么情情爱爱都重要,这一刻拥有快乐,日后怎样也都不会遗憾,就算哪天三房再出来个美人,无非就是自己把握自己的日子不要变质就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苏氏也不是靠那情爱过活的人。以后的日子就看个人怎么过了。

    这里苏氏脑补自己还算是个幸运的人,回到孟府的孟二奶奶也感觉自己是个幸福的人,嫁了如意郎君,夫家又是正经读书人家,婆婆是公主的外孙女,虽然有些高傲,但对她也还算和颜悦色,新婚两月,也没故意刁难过,最初的立规矩也是每个新嫁娘都会做的,孟二奶奶出嫁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要顺从尊敬公婆,不要让婆婆因为她的娘家父母而挑出她的毛病来。

    单说孟薛氏,看着这个儿子中意娶回来的儿媳妇,心中没点火气那是不可能,但又看着儿子眼巴巴的哀求之色,总是压住自己的内火,面上不显不说还要对媳妇和气说话,每次等媳妇服伺完走后,她可是一肚子火,气的直拍心口窝,这哪是娶了个儿媳,是娶回来个祖宗,大儿媳出身文人之家,又饱读诗书,还不是一样在她面前规规矩矩的立规矩,我还没把二儿媳怎么着哪,儿子就那眼神,好像我是恶婆婆一样。

    孟薛氏是越想越气闷,这气又没地出,她要是把气出在儿媳身上,别说儿子怎么看她,就是外面怎么笑话自己?把个孟九娘子推了,说心喜宋家小娘子,娶回来没两月就不喜了,没人说儿媳怎么了,只会笑话她孟薛氏反复无常。

    旁边站着的薛嬷嬷看着自家夫人抚着胸口的唉声叹气,忙上前说道:“夫人,老奴觉得还是要夫人想开些,老奴看孟二奶奶还算不错,虽说她爹娘是个糊涂的,可这孟二奶奶就不像他家养出来的,都说这孟二奶奶有老太妃的品格,觉能法师也是对她另眼相看,这嫁进来俩月,各种规矩也是做的让人挑不出个理,也难怪二爷会中意,夫人不看别人,只看二爷,自娶了亲,那就像变了个人,何时都是笑容满面,那以前,多咱见二爷如此过?夫人要想

    分卷阅读292

    -

    分卷阅读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