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太子妃的荣华路 作者:秀木成林

    分卷阅读76

    太子妃的荣华路 作者:秀木成林

    分卷阅读76

    ”

    她心里其实已经信了八.九,只是犹带一丝侥幸,只仰脸期盼看着他,“殿下,我父亲兄长,是因为援军将领刻意拖延,硬支撑了两日,方城破人亡的吗?”

    父亲兄长死亡已不可改变,纪婉青伤心悲泣,好不容易渐渐走出来。如今竟乍然听见,父兄本来是不用死的,只因人为失误,才被迫导致英年早逝。

    她希望不是真的。

    三年前,父亲还不足四十,身体强健正当壮年;哥哥才十八岁,一个前程远大,还未及冠的少年人;还有她的母亲,若非这个丧夫丧子大噩耗,她也不会病倒在他,继而不起。

    夺走了她的至亲,颠覆了她的人生,如今竟告诉纪婉青,这都是人为的重大失误?

    她话罢,已泪如雨下。

    高煦凝神细听罢,心下却一沉。

    这事儿他三年前就知道,彼时不可能特地告诉纪家姐妹;等二人大婚后,感情渐入佳境,他却只能按下不提。

    高煦一直在查找此事真相,只可惜当年失了良机,线索几近于无,几年下来进展并不大。

    既然真相未明,若贸贸然告知妻子,除了让她伤心哭泣,日夜焦灼,并无其他好处。

    于是,他自然便没有提及。

    只可惜她到底还是知道了。

    “是的,青儿。”

    如今她既然问起,高煦不会自觉为她好而隐瞒,他将所知告诉她,“援军晚到两日,你父亲与一众将士骁勇善战,支撑了许久。”

    他轻叹,“在城破人亡之时,才等来了援军。”

    这是一件很悲壮的事,敌众我寡,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已到了极限,终究是撑不住了。

    这两句低低的话语,如一记重锤,直击纪婉青心脏。她失声痛哭,脚下跄踉,站立不稳,被眼疾手快的高煦及时展臂抱住。

    她无法控制自己,嚎啕大哭,良久,揪住高煦衣襟,“是谁?这人是谁!”

    谁贻误战机,害她父兄惨死,此仇山高海深,不共戴天。

    纪婉青美眸闪过刻骨恨意,高煦看得分明,却大喝一声,“青儿,你听孤说!”

    他神情万分严肃,紧紧盯住她的眸子,一字一句说:“负责驰援的将领名楚立嵩,与你父亲一样,是忠君爱国之士。”

    “他顶天立地,一身赤胆,宁愿以身殉国,也绝对不会做出刻意拖延增援,导致同袍战死之事。”

    这位楚立嵩,是东宫第一位军方心腹,然而,他对高煦而言,却不仅仅是心腹而已。

    高煦自胎里带了些许病症,虽幼时因各种原因一直佯装严重,但实际上,却一直无法根除。

    楚立嵩仔细询问过他的情况后,教了他一套家传心法口诀,说这心法不能飞檐走壁,却能强身健体,配合药浴,能根治此症。

    楚家曾有一祖辈也有这症状,后来有机缘得了隐士高人诊治,传下了这心法与方子,祖辈依言照做,后果然痊愈。

    楚立嵩不但献法让太子彻底根治病症,且他还教导高煦兵法,解释各种实战关窍。

    要知道,因昌平帝的隐晦心思,皇太子自幼的文治方面的太傅很了得,但军事上却“不经意”被忽略了。

    他于太子而言,是心腹,更是良师。

    高煦很了解对方,楚立嵩是一位铮铮铁骨的好汉子,为保家卫国计,抛头颅,洒热血,不在话下。

    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刻意延误增援?导致一城将士几乎死伤殆尽呢?

    良师心腹战死后,不但没有死后哀荣,反倒蒙冤受屈,背上千古骂名,受人唾骂。甚至连家人也无法在京城立足,只能灰头土脸离开京城,匆匆返回原籍去了。

    三年来,虽很艰难,但高煦从未放弃查找真相,誓要还这位功在社稷的良将忠臣一个公道。

    他并未因涉事的是自己的心腹,就有半点回避,只很认真对妻子道:“青儿,这其中必有蹊跷。”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明天见哦~

    (*^▽^*)

    感谢所有看文、收藏、评论及灌溉营养液的亲亲,爱你们哒,咪啾~嘿嘿,还要感谢读者“26768111”扔了1个火箭炮呢,比心心!

    46、第 四十六 章

    高煦直视妻子双眸, 将自己所知的当年战况大致说了一遍,很客观, 没半分偏帮回避。

    纪婉青对他的话的是不存疑的。

    以他的为人,绝对容不下这种事不说, 更甭提替对方欺骗自己的妻子了。

    “那究竟有何蹊跷?”纪婉青止了泪,喃喃问道。

    既然有蹊跷, 那即是有人算计了。以结果反推过程, 无非三种可能,除了希望大周战败以外, 就只可能是有人希望纪宗庆死,或者楚立嵩死了。

    听高煦说的话,很明显他此刻并未能查清真相。一国皇太子有实权势力, 查了三年, 都未能水落石出,很明显是有人趁机抹干净了证据。

    这人必是大周朝的, 毕竟, 敌军没这种能力抹得这般彻底。

    因此希望大周战败的可能性, 可以先排除了。

    “有人希望我爹爹死?”

    这话虽是疑问,但语气却十分肯定, 纪婉青纤手紧攒成拳, “究竟是谁?”

    高煦轻叹,知道她难受,他也不劝,只拉她坐在床沿, 执了丝帕,给她抹干净脸上泪痕。

    实际上,这几年的细查并非一点效果没有,高煦手下人摸索良久,现已影影倬倬指向纪后一党。

    这与高煦当初猜测一样。只不过这种重大事情,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不会动手,也不会宣之于口。

    万一现在将猜测说了,将来却发现不是,那就平白惹了妻子空愤恨了。

    只是他没开口,纪婉青却说了,她沉思片刻,脱口而出,“莫不是,皇后?”

    在她的所知里,能有这种能量,还不缺动机的,除了皇后临江侯一党,就再无旁人了。

    纪宗庆有先见之明,在封后之初,便早早便离了临江侯府,后面顺理成章保持中立。

    只是面对这么大一股势力,而且还是军权,纪皇后会甘心擦肩而过吗?要知道,大家都是姓纪的,纪宗庆可是她的亲堂弟。

    那自然是不甘心的。

    她设法拉拢靖北侯府,可惜并无结果。

    后面随着魏王陈王长大,纪皇后迅速崛起,这时候她有了底气,再遭拒绝,心生不悦是肯定的。

    在纪婉青的所知里,靖北临江两府,虽因政见不合关系

    分卷阅读76

    -

    分卷阅读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