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5

      以嫡为贵 作者:木嬴

    分卷阅读655

    以嫡为贵 作者:木嬴

    分卷阅读655

    老太爷心口一块石头落了地,将另外一份奏折送上。

    这份奏折,老太爷早就写好了,只是顾涉迟迟未归,他才没有呈上。

    老太爷辞官,将靖宁伯府爵位交给顾涉继承。

    老太爷身子硬朗,再活一二十年不成问题,可是大老爷四老爷还有二姑奶奶先后出事,他心力交瘁,厌倦了朝堂,只想过闲云野鹤,寄情山水的日子。

    顾涉事先不知道,他震惊的看着老太爷,并拒绝现在就继承伯府,但老太爷做的决定,没人能阻拦。

    皇上见老太爷执意,再加上这一回顾涉立了大功,便准了。

    再然后,就是商议崇州的事了。

    赵明把崇州的事告诉王爷,王爷当即去御书房找皇上商议,未免打草惊蛇,逼的太后狗急跳墙,皇上决定不动声色的把崇州给收回来。

    皇上说昨晚梦到了先太子,先太子向他抱怨断后一事。

    皇上左思右想,决定从皇家过继一子嗣给先太子延续香火,问诸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众大臣有点懵。

    先太子暴毙而亡,后继无人,太后这么多年灭了夺储之心,皇上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反倒要过继子嗣给先太子?

    难道是因为从长乐郡主悬梁自尽,太后唯一的外孙女也没了,心疼太后,还是这些天太后和赵家,又或者和李贵妃搅合到一起,打破了朝堂平衡的局面,皇上给太后画大饼了?

    这倒是有可能……

    做皇帝的,不疑心重重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有这么好心呢。

    但过继给先太子,不说争皇位了,一过继,就能继承晋王爵位和崇州封地,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那些儿子多,家产不够分的皇室宗亲纷纷举荐,唯恐儿子入不了皇上的眼。

    一时间,皇上左右为难。

    然后,这件事一阵风传到太后耳朵里,太后也摸不准皇上是想做什么,但这是件好事,她没有理由不接着,太后怕皇上胡乱过继,便派人去议政殿传话,说她有合适的人选。

    当年晋王妃生有一女,皇上赐封长平郡主。

    长平郡主出嫁已有三年,膝下一子一女。

    要过继,当然要过继有先太子血脉的子嗣,太后要过继长平郡主的儿子给先太子做孙儿。

    这事出乎皇上的意料,不少大臣反对,长平郡主是出嫁之女,她的孩子虽然流着皇家的血,但是外姓人,应该过继本宗子嗣。

    也有一半大臣赞同,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朝中就有异姓王,何况过继的孩子身上还留着先太子的骨血。

    这件事,一时间也没个定论。

    下朝后,皇上去了永宁宫,太后坚决不同意过继其他宗族子嗣,她以为皇上是想拿晋王府爵位来拉拢人,爵位是她儿子的,就该她这个当母后的做主。

    太后说晋王妃寡居多年,未必会把过继的子嗣当亲生骨肉疼,年纪大点的,过分亲昵还会惹来闲言碎语,但是长平郡主的儿子就不会了,那是晋王妃的亲外孙。

    就连晋王妃得知此事,都破天荒的进宫向皇上表态,她想过继外孙当亲孙。

    皇上想了一夜。

    翌日上朝,大臣们旧事重提,皇上道,“朕准了晋王府过继外孙当亲孙的奏折。”

    “皇上三思啊!”有朝臣跪下高呼。

    皇上摆手道,“朕意已决。”

    说完,皇上话锋一转,道,“长平郡主随夫家住在洪州,朕决定收回崇州,改洪州为晋王府封地。”

    第六百四十五章 接旨

    在大部分朝臣眼里,皇上给先太子,给晋王府延续血脉才是重中之重,改封地那也是为了人家母子团聚方便,洪州和崇州南辕北辙,快马加鞭也要五六日,皇上真的是不能更贴心了,他是不是被先太子在梦里头灌了迷魂汤?

    知道王爷和皇上关系好,说话管用,下朝后,还有老大臣请王爷出面劝劝皇上,三思而行,万不能再给太后希望,卷土重来。

    这些都是朝堂忠臣,但内情王爷不便相告,只道,“长平郡主的儿子才一岁,掀不起大浪来。”

    可他会长大啊!

    见王爷像没事人似的离开,老大臣急的恨不得挠墙,王爷莫不是也一起喝了迷魂汤吧,这不是能掉以轻心的事啊。

    真要说急,那绝对是赵家和勇国公最急,皇上这一招,杀的他们措手不及。

    在议政殿,皇上一提改封地,勇国公赶紧站出来说不用,皇上斜了他一眼道,“朕登基之初,将崇州赐给晋王府做封地,这么多年,晋王妃寡居,也没人管,如今过继了孙儿,让长平郡主和郡马爷代为管理,晋王九泉之下,也可安息。”

    洪州比崇州离京都更近,地更广阔,也更富庶些,那些有封地的亲王,估计屁颠颠就换了。

    崇州是晋王府的封地,几时轮到勇国公站出来说不换了?

    莫不是太后欺负晋王妃寡居,膝下无子,把晋王府的封地交给勇国公府管,在封地上捞足了好处,如今换到洪州,人家不乐意了?

    勇国公要再多话,就真的是霸占崇州不还了,只能憋了一肚子邪火,乖乖退下。

    一下朝,勇国公就直奔永宁宫,找太后商议对策,怎么也不能让皇上把封地换了啊。

    只是一进殿,就听到太后摔东西的声音。

    不怪太后凤颜大怒,皇上不声不响的把他们坑的太惨了。

    这么多年,他们所有的谋算都在崇州,乍一换到洪州,那些将士们往哪里藏?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们呢,养兵千日,还没用上,就直接让他们还乡吗?

    太后气的吭哧吭哧,勇国公劝道,“太后别气坏了身子……。”

    太后手上的护甲都扔了,拳头攒紧,道,“我说皇上怎么会这么好心要给晋王府过继子嗣,延续香火,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

    勇国公惊骇,“太后的意思是……?”

    大殿内,还有不少宫女太监在,勇国公不敢说的太明显,徐嬷嬷赶紧把宫女太监们都轰出去。

    太后斜了勇国公一眼,勇国公否决自己的猜测道,“不可能露陷啊,事关重大,勇国公府和赵家这么多年,没一日敢掉以轻心,进出崇州的人都会严查,不可能会让消息传到京都

    分卷阅读655

    -

    分卷阅读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