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2

      江湖对我误很大 作者:沐雨聆音

    分卷阅读212

    江湖对我误很大 作者:沐雨聆音

    分卷阅读212

    己第一次见黄捕头时,也见他拿着这本簿子在绘图。

    小乔却没见过,好奇地伸脖子去看,随即大失所望:“你在画店小二?还有客人?”

    黄一铭收起炭笔,缓声道:“是。”

    梁少爷忽然想起,当初还见黄捕头画过一幅绝色少女的简笔肖像,这时一想,应当便是苗苗了!

    难怪那时石桐宇没个好脸色。

    他窃笑不已,石桐宇奇怪地瞥了他一眼。

    他赶紧打岔,好奇问:“黄捕头,为何总见你画这些路人?”

    虽然黄一铭的画法不像一般作画那么复杂,笔触简洁。但这些寻常百姓又有什么好画的?

    小乔也很好奇,一双杏眼睁得圆溜溜的,盯着黄一铭不放。

    黄一铭顿了顿,苦笑道:“只是练笔而已。”

    梁御风更不解了:“那怎么不画些美人儿?”

    练笔还能养眼,一举两得多好!

    黄一铭失笑摇头,须臾,正色道:“承蒙江湖上的朋友们抬爱,给黄某取了个‘明察秋毫’的绰号。但说来惭愧,我并非那等天赋异禀过目不忘之人。”

    梁御风:“咦?”

    黄一铭摩挲着那本竹木簿子,缓缓道:“肖扬肖公子昔年有神眼之称,时隔数年也能认出一面之缘的陌路人。”

    石桐宇目光一凝,点头道:“确实有此传闻。”

    黄一铭苦笑:“黄某却并无这样的本事。江湖上以讹传讹,将我同肖公子相提并论,实在惭愧。我只是养成习惯,每日都会将所遇之人画下,如此不但能记牢其人形貌特征,也不易遗忘。”

    这话说来简单,坚持却难,众人一时惊叹不已。

    黄一铭默默收起簿子。

    他学画之始其实是在十四岁时。

    绍兴十八年,他八岁,金宋战事又起。他没了爹,跟着娘逃难,怎奈娘亲命苦,一路上躲过了乱军战祸,却为了替高烧不退的他采一把草药,在城外撞上了血沿檐……

    兵荒马乱中,流民聚众南逃,家破人亡者不知几多。他们母子劫后余生,本该万分庆幸,可碰上这魔头,转眼便又是阴阳两隔。

    流血涂檐楹,积尸草木腥。屠戮十七地,千里无鸡鸣。

    死在血沿檐手底下的无辜百姓究竟有多少,恐怕这魔头从来便没记住过。

    但他记得很清楚——

    那一年,他又没了娘,连逃难路上认的小弟弟也就此丧生。六亲缘薄,孑然一身。

    他记着这血海深仇,居然挣扎着活了下来,从此一心念念只想缉拿血沿檐。

    十四岁,他终于进了县衙当差。可当捕快兄弟们笑他异想天开时,他才惊觉,莫说只是远远见过一眼的血沿檐,就连生身母亲的容貌,时日太久,他也记不太清了……

    他开始跟着人学画。师傅赞他有天分,但除了天分,又有谁知道?他是日以继夜地练笔习画,以勤补拙。

    他是着了魔铁了心,以区区一介捕快之身,妄想着能向那横行天下的魔头复仇!

    皇天不负苦心人,他凭着这手绘形画影的本事声名鹊起,还有幸见到了圣居士他老人家。

    有圣居士的描述,他终于绘出了血沿檐的画像,仿佛成功可期。

    不久之后,他便遇上了苗苗……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

    苗苗身为世外五绝中美厨娘唯一的弟子,又名列江湖四秀之一,他何德何能,蒙她青眼有加?

    又怎知,竟会因追缉血沿檐之事,连累她重伤不治,性命垂危!

    他武功低微,想救她也无能无力。

    但他发下血誓,只要血沿檐开始犯案,他便一定会发现蛛丝马迹,将之缉拿归案!

    幸好苗苗还有兄长石桐宇在。

    他们几人在重阳之会上一路高歌猛进,连夺冠热门贺云阳都淘汰了。只要能拿到蛟珠,救醒苗苗也是大有希望。

    一念至此,他沉重的心情才多少轻松了几分。

    这时候忽听见脚步声响,原来是闵三娘终于也到了。

    她做人向来妥帖,今日姗姗来迟却是别有缘由——

    “今日你们大获全胜,我在家足不出户都听说了,自然准备了东西,来贺你们一贺。”

    闵三娘上得楼来,向众人道了个万福,笑盈盈开了口:“我记得风弟说爱吃螃蟹,特意托人寻了些来。”

    梁御风大喜:“好姐姐!还是你疼我。”

    闵三娘笑道:“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固城湖本就产好螃蟹,我也爱它新鲜。”

    石桐宇点头道:“九月团脐十月尖,如今正是吃蟹的好时候。闵姑娘有心了。”

    黄一铭也道:“闵姑娘当真善解人意。”

    闵三娘看了一圈,讶然道:“怎么不见小王爷和小莫?”

    梁御风也奇怪:“是啊。小乔,你没叫他们?”

    小乔伸了个懒腰,满不在乎道:“啧,小王爷他师傅要见他,小疯子偏要陪他。他们不来也好,来了也只会跟我抢吃的!”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如今重阳方过,菊黄桂香时节,正是膏满蟹肥之际。

    闵三娘带来的固城湖螃蟹更是天下一流,也无需复杂烹饪坏了原味。众人吩咐醉仙楼厨下拿了去洗刷干净,用蒸笼蒸好了送上来。

    梁御风又叫了旁的酒菜果品,不一会螃蟹上来,众人食指大动。

    上好的肥大螃蟹,鲜美甘腴,膏腻堆积。蟹壳通红,蟹肚玉白,蟹黄似金,色、香、味俱全。

    闵三娘叫人取了菊花叶子的水来,预备给他们洗手,又叫多送些姜醋来,含笑道:“螃蟹性凉,你们别吃多了肚子疼。”

    小乔上手就抓,吃完蟹肉啃蟹螯,一手的腥沫沾了满脸,弄得跟花猫似的,照样吃得不亦乐乎。

    黄一铭看得好笑。小乔虽然一直对他很有敌意,他却只当小乔孩子气,没放在心上。

    何况他有时也想,自己那个小弟弟要是能长大成人,不知有没有小乔这么活泼,一时间又隐约有些伤感。

    钟寅忙着伺候狸奴,把蟹肉剔到小碗里喂猫,不时还被猫主子挠两下,嫌他动作慢。

    梁御风比小乔好不到哪去,也是吃得满嘴流油。

    他生在合欢岛上,海蟹不知吃过几多,新鲜湖蟹却吃得少。湖蟹鲜嫩细腻,个头比起海蟹却小了许多。他吃得头都不抬,可是一只只肉也太少了,完全不过瘾!

    石桐宇剔了一壳子蟹黄给他,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吃慢点。”

    梁少爷顿时惊奇地发现,他居然能将一只螃蟹整整齐齐地拆解开来!

    与他们几个不同,石桐宇先拆蟹钳蟹脚,再用牙签轻轻一捅,便将雪白鲜嫩的蟹肉整条剔了出来,十分斯文优雅。之后才从顶上掀开蟹壳。

    “这样不易走掉热气。”他解释道。

    这时再去掉蟹的肺

    分卷阅读212

    -

    分卷阅读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