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8

      我本闲凉 作者:时镜

    分卷阅读148

    我本闲凉 作者:时镜

    分卷阅读148

    。这一刻,整个阅微馆都安安静静地。不知道是为昔年那个葬身沙场的大英雄,还是为了顾觉非眼前这一席话……唯有永宁长公主。人站在陆锦惜的身边,远远看着下方那一幕,脑海中却回荡着方才顾觉非说的“仰慕”和“惋惜”,只觉得骨头缝子里都在冒寒气。声音,只从牙缝里挤出来:“虚伪!”

    第72章孤盏照影

    什么“百年憾事”,什么“仰其英雄气概”,什么“惋其早逝英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正是他顾觉非自己吗?!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满面的假仁假义,如今还收了薛况的嫡子为学生,说着这一番冠冕堂皇的“圣人理”“先生训”!更可怕的是……在这人潮拥挤、甚至整个京城都为之瞩目的阅微馆,知道这一点真相的人,除却顾觉非自己,也就她一个!说什么薛况谋反无人知,他顾觉非做的这一切,天下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一瞬间,永宁长公主都说不出自己心底到底是什么感受了。``し她只是觉得折磨。此时此刻,站在阅微馆,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却根本无力去阻止,更不敢将真相宣之于世人。纵是在风云起伏的朝堂站过十数年,可她竟无法强迫自己在此地再立足哪怕片刻!“不看了,绣寒,我们回去。”还没等身边的人有所反应,永宁长公主已经直接吩咐了一声,一拂袖,转身便走。跟在她身边的侍女们,包括绣寒在内,都跟着愣了一下。薛迟小公子的拜师仪式,不是还没完吗?这才拜到顾觉非,后面还有计之隐呢……怎么长公主就走了?便是陆锦惜,都有些诧异。她站在永宁长公主身边,那两个字只却只听得隐隐约约,也不敢确定,一时回过头来,只瞧见了永宁长公主那冰雪封冻似的侧脸,依旧带着沉浮朝堂风云十数年的威仪,却似乎……添了一点点的,怒意。她一身华服,如同行走在重重宫门中一般,沿着走廊,直接下了东南角的台阶,便朝着阅微馆外面去。似乎,的确是要离开了。她刚才说的那两个字,是……虚伪?说实话,即便陆锦惜知道顾觉非是只画皮妖,可却并不觉得他刚才一番话到底有什么问题。相反,她甚至觉得,那一刻的顾觉非,有些……太过真实。这一刻,她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永宁长公主早先对顾觉非的评价,还有如今这不大确定的“虚伪”二字,还有那离开时的神态……是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隐情吗?想了想,陆锦惜看了楼下一眼,直接吩咐道:“白鹭,青雀,你们俩留在这里,看顾着大公子和迟哥儿,我下去送送婶母。”“是。”永宁长公主的侍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白鹭青雀就更不知道了,这会儿只恭声应着。陆锦惜于是提着裙角,也从东南角的楼梯下去。这会儿薛迟已经在拜计之隐了,周围人都是又羡慕又嫉妒,注意力倒全都在大堂中,倒也没有几个人注意到从后面走过的她。此时天已近暮,阅微馆外夕照昏昏。永宁长公主那一架奢华的马车,已经停在了馆前的山道旁,永宁长公主正扶着一个侍女的手,即将钻进车内。“婶母——”陆锦惜连忙上前来,唤了一声,躬身一礼。正要进车内的永宁长公主,顿时一停,回头看了她一眼:“迟哥儿不是还在拜师吗?你怎么出来了?”她声音里带着一点上了年纪的沙哑,面上却没有什么表情。陆锦惜察言观色的本事自是不差,一眼就看出来她心情的确不大好,心念转动间是越发好奇原因,但面上却是做出有些惶恐的神态来。“侄媳方才见婶母匆匆离去,有些担心,您没事吧?”她双眸潋滟,却有几分柔软的光芒。这是一双很容易打动人的眼。即便是永宁长公主也无法否认:她本有满腹的怒意,无从宣泄,可在一触到这样的一双眼时,却化作了满腔的无奈。“放心,没什么事。不过年纪大了,馆里人多,不大透得过气来。”她摇了摇头,终于还是笑了一声,注视着陆锦惜,却偏偏叹了一口气。“今日迟哥儿拜了好先生,你是他娘亲,不在一旁看着总是不好。赶紧回去吧。”“婶母没事,侄媳便放心了。”陆锦惜似乎松了一口气,唇边弯起一点弧度来,于是又一躬身,“那侄媳恭送婶母。”“嗯。”永宁长公主点了点头,便扶着侍女的手,进了马车。车夫,依旧是那个黑衣侍卫。只是今日的永宁长公主,竟没有心情去与他再说什么话,进了马车后,便斜斜靠在引枕上,抬手压着自己的太阳穴,似乎想要借此缓解内心那种压抑的感觉。绣寒就跪坐在她身边,十分担心地望着她:“长公主,您……”可还没等她把话说完,永宁长公主已是闭了闭眼,忽然打断了她,呢喃了一声:“绣寒,本宫这几天梦见驸马了……”绣寒顿时愣住。随即,一股寒意从她心底升了起来,穿透到她四肢百骸,让她一动也不敢动。永宁长公主只垂着眼眸,也看不到她的反应,但心里能料着。毕竟绣寒跟了她这么多年,很多事情未必完全清楚,可十之七八是能猜着的。她低低地笑了一声,却没说话了。车辕辘辘,很快远去。清风从湖面上吹去,越过山林,掀起了马车周遭的帷幔,看上去像是一面远去的风帆。陆锦惜就站在原地,目送着。直到这车驾不见了影踪,她才回头看了一眼依旧热闹的阅微馆,露出了些许若有所思的神情,慢慢地往回走去。*馆内,拜师仪式已经进行到了末尾。薛迟在拜过第二位先生计之隐、听了先生的训诫后,又与其他几个入选的学生一起,一同拜谢了这一次考试的其他几位大儒。到这里,便算是礼毕。孟济走出来,说了几句“承蒙抬爱”之类的客气话,众人便也知道,阅微馆之试,算是到此为止了。“唉,早知道会有很多人来,可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啊……”“是啊,我连第一轮都没过。”“别提了,就连今年山东乡试第一都没能被选中呢,咱们这算点什么啊?”“可人家一五六岁的小孩儿都选中了啊!”“那可是大将军的血脉,你能比吗?能得两位先生青眼,总归是有理由的。”“也对啊……”……此次阅微馆之试,没被选中的自然是大多数,心里自然有千般百般的无奈。可又能有什么办法?机会就这么一次,把握不住,学识不硬,没被选中也只能怪自己罢了。一时之间,馆中自然都是感叹之声。人们潮水一般地来,又潮水一般地去,自然也有文人雅士趁着这个机会聚在了一起,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准备晚些时候继续游玩。至于今天成功拜师的几个,却都没急着走。拜师是一回事,去学斋上学又是一回事。前者不过是个仪式,后者却都是琐碎,且不同的先生有不同的习惯,总归要在这时候交代清楚。学斋自然是有的。如今定名为“行知学斋”,设在京中贡院对面,与国子监相距有半条街,可算是个不错的好地方。不过诸位先生却都不是

    分卷阅读148

    -

    分卷阅读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