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7

      江春入旧年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347

    江春入旧年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347

    不得此刻就能插翅飞回东京城去,去看看妻子。她年纪还恁小,怕是还未反应过来罢?

    听闻妇人怀娠都要吐得昏天暗地,她吐了可怎办?本就瘦弱的身子,可怎生受得住?

    高烨说过,妇人有了孩子后,脾性会来个天翻地覆的转变,她……会变成什么样呢?

    以前段丽娘怀淳哥儿时,口味也恁奇怪,尽捡了酸掉牙的零嘴吃……她是不爱吃零嘴的,会不会也喜欢上酸食?酸的……儒州城不知可有什么酸的零嘴。

    于是,翌日的窦三就苦着脸去儒州的大街小巷,逢小食铺子便问人家“可有酸食?”那些商贩倒是“自作聪明”,一个个过来人的语气问他“你家娘子几月了?”

    摔!他还没娘子呢!

    晚间,窦元芳见他两手空空回来,面色就有些不好看。

    “郎君,属下……属下问过,这边的俱是些酸李子山楂片,道咱们东京城比这新奇的多了去了,大理郡还有种专门用酸梅子腌制的果品,咱们不妨去信与窦四,令他亲去大理郡采办一些家来……”在窦元芳渐渐冷清的神色里,他说不下去了。

    屋内一时无声。

    窦三愧疚的垂首,心知自己办事不力,就采买几样零嘴的事,他都未做好,郎君气恼不算什么,就是罚他一顿板子他也认了。

    元芳却只觉苦闷,大理郡的酸梅子……多么熟悉的桥段!

    当年段丽娘刚怀上淳哥儿时,也是这般说的——想念大理的酸梅子,让他给正在大理读书的表弟去个信,请他带点儿地道果品来。

    祖母也说,既是大理特产,令他去封信给丈人,岳母自会安排人送来,何消劳烦秦昊大老远的跑回来。

    只是,他这位好表弟秦昊,终究还是回来了,带了满满一车的酸梅子,欢欣鼓舞的来了……毕竟,能见着她,他定是欢喜的罢?

    这种欢喜,他也是这两年才体会到的。

    “郎君,属下明日去采买,晚间就让他们动脚送家去如何?”

    窦元芳回过神来,紧了紧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内愤懑,方道:“罢了,祖母在京自有安排。”咱们还是先将辽人退了再说,早日家去,才能早日见到我的妻,我的儿。

    东京城内。

    过了头四月,江春在家闲不住,还是去了熟药所,每日太阳出了暖和些才出门,饭食茶水点心全由下人伺候着去,外头的东西祖母一律不给沾。

    只病人本就不多,又被杨掌事事先“过滤”了些聒噪的去,剩下一两个性子温和的……被这般小心翼翼着对待,江春这门诊实在出不了了。

    只得乖乖回家养胎。

    至于好友的婚宴,江春却只能提前一日,趁着人少时上门去,给她添添妆,略坐了坐就家来。

    后头高胜男也来过两回,合着留姐儿母女两个,来陪她说了半日话,吃过晚食才家去。

    最近一回,眼见着春姨肚子越发大了,留姐儿个小人儿都晓得安慰她了,拍着她手“语重心长”道:“春姨,你莫怕,弟弟妹妹定会乖乖听话的,你好好将他们生下来,我会教他们听你话的。”

    配上她那言之凿凿点点头的小模样,几个大人全笑了。

    平日在学里读着书还好,学一上,学一放就是一日。现在家里养胎,上午睡到自然醒,连淳哥儿也不敢来吵她。

    醒来先绕着院子运动一圈,用一顿分不清是早食还是午食的饭,再走一圈,看会儿书,又睡觉。

    睡到自然醒,吃一顿营养丰盛的依然分不清中饭还是晚饭的饭,再运动,再看书,再吃,再睡……

    才到年尾,她的肚子已经大得走不动路了!

    当然,对于从未怀过孕的她来说,是“大得走不动路”,对于高氏来说,就是——“春儿怎还不长肉,这都八个月了,肚子还没我六个月的大……不行,还是得补!”

    江春/心内满头大汗:亲娘诶!您当时怀的可是双胞胎啊喂!

    有高氏生双胎的先例在,以王氏为首的众人都笃定了江春也会生双胞胎……这迷之坚信也是让她哭笑不得!

    至于“还是得补”……江春虽然自己身上没长多少肉,但胎儿应该发育挺好的。每次一收到元芳来信,她就拿了信,坐树荫下,伴着唧唧喳喳的鸟叫声,一字一句的读信。

    每当这时候就是小家伙活动最频繁之时,要不是还有脐带牵着它,怕是都恨不得打两个滚了……这般好动又听觉敏锐的孩子,哪里就需要如何补了?

    后来月份大了,江春连娘家也少回了,隔三差五的祖母就使人将高氏与苏外婆请来,陪着她吃吃饭,聊两句闲。

    无人时,她就在家拿了本地理志,从头到尾慢慢的读,在温暖的阳光下,和煦的微风里,小家伙也能跟着安静下来,在轻柔熟悉的嗓音安抚下,轻轻悄悄握着小拳头伸个懒腰……

    第144章 花开

    终于,到了年底,捷报传回东京城。

    辽人大部已被窦元芳与刘家军击退,从山西往东,大宋朝收回了被辽人盘踞了两百年的武州、新州、妫州、儒州、顺州五州,只余檀州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真乃可喜可贺!

    朝中众人士气大振,将窦元芳夸成了战神般的人物,再无人提及他曾被赵阚打成全国通缉的“乱臣贼子”。

    不少后宅妇人不顾年关将至,纷纷往窦府来走动,淮娘也给窦家赏下了不少金银锦罗,就是窦十三未出世的孩子,也得了淮娘一柄玉如意,一把红宝石璎珞项圈……只有邓菊娘知晓,那项圈曾是已逝的大皇子戴过的。

    因着孩子爹的关系,这个还未出生的孩子便得了窦淮娘的喜爱。

    而窦家收到的信上,只道元芳放心不下趁乱逃走的辽人首领耶律宏,又领着人追到檀州地界去了。

    江春这颗心又无法安定下来。若窦元芳能将辽人首领擒获,接下来至少十年都可以得个安宁了,他们可以不再受这离别之苦,上万的边民可以不再受辽人侵扰……为了“大家”的安居乐业,他们这“小家”的团圆只能先缓一缓了。

    江春能说服自己缓一缓,她肚里的孩子却是等不得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她预产期就在这几日了,上辈子看多了各种在马路上公交车上厕所里生孩子的新闻,她哪里也不敢去,只每日按时运动胎教。

    高氏、王氏与苏氏早早的就被祖母请进府来,文哥儿几个小的也跟着来做客,可把淳哥儿乐坏了,正好请的先生放了他的假……几个小儿在府里上蹿下跳,哪里有间闲屋,哪里有个假山洞,都被他们钻完了。

    窦祖母瞧着淳哥儿见了泥土里的地龙也不怕了,自己用手捏住拿去喂猫,惹得伺候的丫头都大睁着眼惊呼,他居然还敢故意拿去她们眼前吓人……觉着全是文

    分卷阅读347

    -

    分卷阅读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