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7

      炮灰奋斗史[清] 作者:玄北

    分卷阅读337

    炮灰奋斗史[清] 作者:玄北

    分卷阅读337

    知爷怕?”这两个胆子也太大了,竟然借下那么大一笔银子,大概根本就不知道一万两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一万两是一个亲王一年的俸禄,这么大一笔银子也敢借!

    最离谱的是安佳氏,那两个不懂事,难道她还不懂事吗?竟然还真的将银子借给他俩了,也不想想他俩才多大,这笔银子要是被他们胡花乱用,回头惹出事来,还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四爷看她一脸无知的模样,那是恨铁不成钢,摆明讲道理将这件事里的严重性说了。

    不管怎么说,借了这么多银子给两个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岁的孩子,这原本就是一个错误。

    敏宁咬着筷子不在意道:“爷,两位皇子既然敢找我来借银子,那说明肯定是有事要做,我不借,回头还不知道他们该打什么歪主意。我借了银子,肯定能知道他们的银子花在什么地方。要是旁人借了,回头出了事,那还不得牵扯到你身上。”

    四爷瞪了她一眼,“别总给自己找借口,爷还能不知道你的性子,肯定想都没多想,就开口把银子借出去了。”

    敏宁忍不住挥了挥筷子,“好了好了,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幸好几个孩子先吃过了,不然听见四爷在这里训她,以后她的脸往哪搁?还有威严吗?

    再说了,银子是她的,她想要借给谁,难道还得得到他的允许不成?

    次日,一家书坊送上来几本书。

    这是教学的样书,敏宁看了,都是数学地理之类的,文学方面的书还未收入完毕,旁的课本倒是先理出了出来。

    敏宁翻开了数学书,一切都比较简单,除了最开始认识数字以外加减符号以外,后面半册书都是十以内的加减法。

    第二册 书还没有编录出来,不过敏宁已经知道了大致内容,肯定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最多加一些加减法的算式。

    这是第一学年的内容,敏宁看了点了点头,果然按照她所说的,这里面出的题目都童稚可爱,多是用水果小鸡小鸭兔子小鹅来表达,孩子可以轻易理解。

    随后又翻出了自然书,初年级嘛,自然书自然也包含一部分地理,新内容都很浅显知识,只是告知孩子什么叫做打雷下雨,打雷下雨会有什么动静,什么叫做春夏秋冬,春夏秋冬都有哪些特征等等,都是很常识的内容。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探索世界的时候,有些常识他们不了解,一直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自然书就告诉他们一些常识,等以后这个科目会加深,了解到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除了大清以外,外面的世界非常广袤。

    最后又翻出格物书,格物书里面有一些小机关,这次在教会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她看了看课文里的内容,第一课就告诉孩子们什么叫做小影成像,以及千里镜是如何做成的?还有一课是教孩子怎么用纸来做不倒翁。

    敏宁随手拿过来一张纸,打算回头命人做放大镜来,等开学的时候每个人发一把。

    让孩子们用放大镜来观察这个世界,或许到时候还可以让夫子来教孩子怎么用放大镜来点火。

    她打算将这些孩子的三观先打碎,然后再重铸。

    不破不立,不然大些的孩子脑子里只会记得之乎者也。

    再看了几遍,检查没什么问题之后,敏宁便派人回了书坊一声,就说这些样书没问题可以发了。

    至于文学方面的书,敏宁原本只想教简单的文字。

    可是后来又考虑到第一届招收的孩子年纪肯定大小不一,年纪小的大概都不会识字,年纪大的已经启蒙,每个人的进程不一样,她便打算一下子将五年的一套课本全都做出来。

    至于其他的课程倒是可以用这第一套来应应急。

    只文学的课本需要再加急,这样一来,敏宁便想到是时候在报纸上登出告示了。

    当然,这些课本都是用来教十岁以下孩子的,拽文那肯定是不行,多少得用白白话文书写,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不知文言文肯定是不行的,毕竟一些折子都得需要文言文书写,要是看不懂,那这个教育就等于是失败的。

    除非朝廷也将折子改成白话文写,想也知道不可能。

    倘若将整个大清的教育都是用白话文来教育,还有可能倒逼着朝廷将文言文改成白话文。

    不过这个根本就是异想天开,不会文言文,连科举的第一关都考不进去。

    光是那些学院肯定第一个否决。

    那数学可都是用文言文书写的,看不懂课题如何解题?

    敏宁便打算将白话文挑选出来组成课外阅读,正规的课程还是用文言文来教。

    那么就需要收稿,先命题,比如说收能够教育孩子孝顺、善良的文章。

    这些敏宁随手都可以编出不少来,不过全都是白话文,这时候的她不由想到她小时候读书学过的课文会不会也是别人随手编的?

    想了想,敏宁又写了一封信给报馆,让报馆开始收一些命题的文稿。

    报馆那边先挑一部分,交出文采出众的在报到她这里来,等她这里把完关之后再送到那几位老夫子那里。

    最后有几位老夫子钦定那些文稿适合用来做课本内容。

    敏宁的一封信立时让报馆那边忙碌起来,张绍阳掌控报馆时日已久,身上的气质也稳重起来。

    不过和往常一样,对于上面的传信他非常重视。

    这一次他亲自处理,这一日的报刊还未定版,这个征稿的信息已经先占据了一大块版面。

    总之,可以说这一个版面非常吸引人眼光打开,无论是谁打开报纸的第一眼就能够看到。

    如今靠着报纸吃饭的文人可不在少数,已经聚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体系。

    除了那已经成为官方口舌的《北京晨报》以外,其他的报纸无一不向着内容多样化发展。

    不仅连载小说,甚至连广告都已经不满足文字,出现了连环画式的广告内容。

    可以说在众多报馆当中,一家若是出现了新花样,最多也就隔上两日这种的花样就被引进到其他报纸上。

    而且随着广告的增加,报纸的张数是越来越多,从原来的五六张已经逐渐扩展到十张以外,可价钱却越来越便宜。

    主要原因是因为报馆的盈利已经转移到广告上面,大多数报纸其实都是亏本盈利,追求的都是影响力,影响力越大,收的广告费自然也越高。

    有段时间,京城的报纸竞争的非常激烈,各种抹黑手段都有,不是今日这家报纸爆料另一家报纸内容不真实,要不就是另一家报复往这一家泼了一身的污水,总之那段时间着实乱了一段时间。就连一向高高在上的《北京晨报》也被拉下了水。

    大概是发现自己洗不清了,《北京晨报》也急了,官府立即出面干涉,

    分卷阅读337

    -

    分卷阅读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