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

      炮灰奋斗史[清] 作者:玄北

    分卷阅读105

    炮灰奋斗史[清] 作者:玄北

    分卷阅读105

    的四子,这折子一看就不像是老四的风格,里面带着股掩都掩盖不住的商人气息,不要想,他就知道是谁出的主意,看来老四还挺信任他那个格格。

    不过这法子,皇帝也不得不拍案叫绝,国库里确实缺银子,这主意一出,即省了一笔银子,又赢得天下文人的心,可谓是一箭双雕!

    皇帝将折子递还给旁边的太监,“给文华殿大学士送去。”然后对张英说,“张爱卿,你也来看看老四的折子。”

    张英从太监手里接过折子后,哆嗦着手掏出眼镜,才打开看。

    大概是年纪大了,看折子都慢了许多,皇帝花了几分钟就看完了,张英足足看了有十分钟。

    看完之后,他感叹一声,“老了老了,竟然没想出这么个好主意,真是有负皇上圣恩。四皇子聪慧过人,这个主意大善!”

    皇帝笑道:“张爱卿是朕的股肱之臣,就不要自谦了。老四不过是有些急才,容不得你这么夸奖。”

    随即又道:“那这件事就按老四折子上所说,着翰林院、太子、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皇八子,一同主持审书一事,招民间大儒一同参与终审,传命天下,可民间自行修书,修书需通过朝廷审核定稿后才可出版。”皇帝一口气将几个有爵位的儿子都塞了进去。

    太子和其他皇子一同跪下接旨,才知道老四在折子里究竟说了什么,搞了半天,一块大馅饼,变成了人人有份。

    三皇子有些恍惚,明明自己提出来的事,为何最后这么多人掺合进来?随后又想到报纸一事,当即不再犹豫,回去后就要将这件事办妥,可不能再让其他人抢了先。

    下朝后,四爷原本也要跟着其他人散去的,不过还有一件事得私下禀报给汗阿玛,所以又转了道去了旁边的澹宁居。

    不承想太子也在,四爷跟皇帝和太子请安。

    太子笑着问他,“四弟,找汗阿玛是有何事?”

    四爷这才回答:“回太子的话,弟弟是为了牛痘一事而来。”

    正在品茶的皇帝,端着杯子开口:“牛痘?牛痘怎么了?”

    四爷当即道:“昨日儿子的大阿哥种痘,请来了叶太医。儿子从叶太医口中得知,种牛痘一事出现了僵局,城外的百姓惧牛痘如虎,盖因有传闻说种上牛痘会长出牛角。”

    “无稽之谈!”皇帝哼了一声,才问向一旁的太子,“胤礽,你有什么办法解除百姓所忌?”

    见皇帝在考较太子,四爷自觉退到一旁。

    “汗阿玛,而且儿子觉得此事可因势导之。”

    皇帝不置可否,示意他继续。

    “百姓恐惧的不过是对未知之事不了解,可命各地属官下到地方跟百姓讲解。或以身作则种痘,令百姓解除忧惧。”

    见皇帝并未有什么表示,太子心里忐忑又继续道:“也可将种痘之人数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

    皇帝点了点头,“太子这想法很好,不过回去后再好好想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言两语将太子打发后,皇帝再看向四子。

    “说吧,你提起这事,可是已经有了好的解决办法?”

    四爷忙恭敬道:“回汗阿玛的话,儿子手下有门人给儿子提了建议。”

    说着再次掏出一本折子呈给了皇帝。

    皇帝翻开看看,随即嘴角露出笑意,“看来你对于这个‘门人’挺信任的,想必之前的折子,也没少给你出主意。”

    两件事都跟报纸有关,看得出来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报纸毕竟是新鲜事物,没几个人想到通过它达到目的,这就是思维的惯性,如同太子一样,压根就没有想到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上面着手。若是没有这份折子,皇帝大概会同意太子的办法。

    之所以让太子先离开,就是皇帝已经料到四子肯定有了解决办法,避免太子丢了脸面,才会让他先行避开。

    四爷面上有些狼狈,“回汗阿玛的话,之前折子确实不是出自儿子之手。”

    皇帝却豪不在意道:“你的门人提的意见,自然是归你,朕还挺高兴你能知人善用,用才不拘一格。世不患无才,而患无用之之道。谋人取才,用人取德,不计身份取才,这一点你做的很好。”

    “儿子多谢汗阿玛教导。”

    皇帝将折子放在桌子上,“行了,这是朕会命人去办。”散播天花的谣言,本是一项扰乱民心的重罪,这事四爷不能做,所以才交给皇帝。

    这一日,张绍阳接收到一份投稿,查看之后直接过了审核。

    没错,他就是这样夹带私货,开这家报馆的目的,也就是上面要有个对外引导舆论的窗口。

    平日里任由报馆自行运作,上面要是有任务下来,还是得优先报道出来。

    “冯翔,麻烦过来一下。”张绍阳打开门,朝着外面喊了一声。

    不只是冯翔,还有其他编辑作者都在院子里随意走动,但要是细看的话,就可以发现他们走动时在时不时的表现自己。

    这件事还得从报馆被分隔成两半说起,自打分隔成两半后,另一半报馆就被规划《颜报》的地盘。

    虽然名义上还是属于一家报馆,但实际上另有出口。

    最先还没什么,可后来那位叫长惠的《颜报》总编,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群女子,每一位都有独特的气质,长相不说端庄秀丽那也是小家碧玉,能看得出来都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出入都有马车接送,完全不给外人接触的机会。

    而这群女子也不需要跑新闻,自己就能将报纸的稿子写出来,每到午后就是这些人喝茶吃点心的时间。花园里一群莺莺燕燕,自然吸引隔壁一群蠢蠢欲动的单身汉,所以每到此时,只要是有心之人就会走到院子里,毫不客气的施展自己的男性魅力。

    冯翔虽然不愿意回乡成亲,但不代表不会春心萌动,自然也会到院子里绕上几圈,有意无意的展现自己。

    《日报》大概只有张绍阳和张廷璐无动于衷,一来两者都已经有家室,二来两人都知道对面那些女子的身份不平凡,自然能做到不乱于心。

    冯翔被喊,隔壁传来几声嗤笑声,他耳面一红遮住半边脸进了编辑室。

    “张兄,你找我有何事?”

    “这个稿子你看一下?”张绍阳将手中的稿子推给他。

    冯翔这才收拾好情绪,默读了一遍,“这是一篇讲述种牛痘过程的文章,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

    张绍阳却说:“这是明天要报道的。”

    牛痘京城的人基本上已经接受了,冯翔对这件事都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不知道牛痘有什么好报道的。

    “张兄,这个没什么新闻价值吧?”

    “新闻价值”这个词也是原先在《北京晨报》学会的,一个报道总要有价

    分卷阅读105

    -

    分卷阅读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