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

      皇家媳妇日常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79

    皇家媳妇日常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79

    里,朱高熙自嘲一笑,再道:“头一回上战场,儿子心头有些虚。让母妃见笑了。”

    燕王妃听长子之语,越往后面听时,越是有些愧疚之意。

    燕王妃当然知道,长子去战场上,面对了北面的胡人,虽说是作秀的成份大。可到底战场之上,没什么百分百安全的地方。

    特别是在燕王妃的心底,长子打小身体弱。

    而长子为什么体弱,还是当年的往事……

    忆往昔,唉,燕王妃是一声叹息。

    燕王妃觉得,是苦了高熙这孩子。

    “既然你觉得福娘去合适,那她便去吧。”到底是亲娘,燕王妃哪舍得儿子吃苦头?真能让儿子舒坦些,燕王妃不介意放些水份。

    于是,有燕王妃的帮忙,福娘扮成了夫君朱高熙的亲卫,夫妻双双征北蛮。

    冬。

    北风呼啸。

    草原上的胡人南下,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北面太穷,南面富裕。

    说起来,这造成的原由嘛,就是北面的草原是游牧制度。南面的汉人是农耕制度。

    胡人最怕什么?

    白灾。

    大雪茫茫一片,多少牲口得冻死?

    在北方的大草原上,最不值钱的是人命。为何?无它,太穷尔。

    穷人穷得只剩下一条命了,所以,那自然就是挣扎求活。

    当然,看人看事,最主要还是看立场。

    彼之英雄,我之贼寇。

    立场不同,看法自然不同。

    燕王府的中军,是作为了压镇的后续部队。

    地方自然有郡兵在守卫了疆土。

    一路行来,福娘发现,燕地越往越北,似乎民间就越穷。穷归穷,这些百姓的气质,却是越往北,越是彪悍。

    燕山口。

    太行八径。

    这里是胡人南下的一道关卡。

    在这里,倒下的胡人非常之多。

    大军进了燕山口的堡城后,朱高熙就领着福娘一起从堡城的哨楼上,观看了堡城外北边的情况。

    那里有许多的冰雕,是人形的。

    没一个活人,全是遗留下来的尸体。

    “胡人……”

    福娘说了两字。

    “全是胡人。”

    朱高熙回了四字。

    “你莫在意,左军师是常年跟随在父王身边的老人,他必然有全盘的计划。南下的胡人,讨不好的。”

    福娘安慰了话道。

    说起来,朱高熙前来燕山口的堡城,作为的是一个诱誀。当然,也是作为的一面旗帜。

    至于福娘嘴里的左军师张源,那更是燕王心腹中的心腹。

    这一位左军师在燕王府,能当半个家。

    朱高熙见了这等长辈,是得躬身一礼的。

    “我知。”

    “我就是觉得,一路行来,胡人的恶行太多。心中憎恨。”朱高熙讲道。

    朱高熙会如何此的原由。

    是因为在靠近北方的几处村堡,有被胡人打了草场的。

    胡人,不事耕种。只以南下抢劫为目的。

    这等野蛮的行为,对于勤劳治富的汉人而言,跟蝗虫又有什么区别?

    对于燕地未来的主人,目前的燕王府世子朱高熙而言,那些胡人就是在挖他的肉。是在挑衅了他这个燕王府世子的威严。

    “是,胡人的恶行太多。”

    福娘也承认了这话。

    想一想,那一个城堡里,独独一个将要死了还在嚎哭大骂的老人。

    没了活的男人,没了活的孩子,没了活的妇人。只余一个受伤的老人,在咒骂了胡人。

    那是一个注定会死去的小镇子,那是胡人的恶行。

    那里无数的汉人尸体在控诉了,这个时代里,胡人的罪与孽。

    燕地,是汉人的土地。这一片土地是汉人的传承与繁衍之地。汉人在这一片土地上劳作,汉人在这一片土地上耕耘。

    汉人付出了汉水,汉人依靠劳动来收获。

    结果,秋收的喜悦刚过,胡人来了。

    无数的悲伤,无数的冤死者,他们没了未来,他们变成了尸体,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那美丽的世界呵,被催毁了。

    “他们是文明的毁灭者,他们是凶残的野兽。”福娘对胡人,只有这样的评价,只有无限的憎恶。

    因为,那些不会建设的人,那些造下了恶与孽的人,不配被称为人。

    这一个冬。

    在燕山口的堡城。

    福娘渡过了人生里,最为重要的一段时光。

    在这里,她见识到了,何谓真正的野蛮。

    那是赤果果的,在生死之间,在人性与毁灭之间,文明者与毁灭者的较量。

    在冬月过了。

    腊月来时。

    左军师张源的计划成功了。

    凡是绕过了燕山口,漫入了燕地的胡人,注定是永远留在了燕地的疆土。他们要为自己的罪与孽,付出了应付的代价。

    那就是去死吧。

    唯一死,赎其罪。

    从边塞归来,再回蓟城时。

    已经是腊八节。

    腊月八,喝腊八粥,是一种节庆。

    “你父王来信,来年开春,让咱们去京城。”

    燕王妃对长子长媳,说了燕王的吩咐。

    穿着常服的朱高熙和福娘是对视一眼后,朱高熙问道:“母妃,那燕地这边做何打算?”

    “由左军师代劳。”

    燕王妃简单的回道。

    “儿子明白了。”朱高熙回道:“儿子无异议。京城也是蛮不错的。那地方比蓟城更暖和。说不定,咱们一家人往后就会住那里呢。”

    这话中,朱高熙有一些小试探。

    燕王妃自然听出来,所以,她望着长子是笑了起来,说道:“高熙,你这话在蓟城说说无妨。去了京城后,就得注意些分寸。莫被人抓住把柄,给你父王惹来麻烦。”

    “母妃的话,儿子谨记。往后定然小心。”朱高熙答话道。

    “如此就好。”燕王妃亦是不多讲了其它。在燕王妃看来,长子高熙是个聪明的孩子,会懂得她的叮嘱之意。

    第56章

    宏武十五年, 过去了。

    宏武十六年, 来到了。

    春。

    福娘自然是按着婆母燕王妃的交代, 准备好了南下时,需要的物件。

    那列出来的单子,福娘是审核了三日,才算是一一审核好。

    在二月起程,诸人南下, 往京城而去。

    开春,还带着微凉,风拂过面颊时,有少许的寒气。

    “今年似乎有一场倒春寒。”福娘午时于一家驿站歇脚时, 对夫君朱高熙说道。

    “无妨,越往南,天气会越来越暖和。”朱高熙说了实话, 蛮是安慰人的。

    “倒也是。”福娘表示了同意。

    “五郎,你真的想南下吗?”福娘问道。

    朱高熙吃了两块点心,

    分卷阅读79

    -

    分卷阅读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