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

      老身聊发少年狂 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

    分卷阅读43

    ,那就无疑是在命妇们之中引起了七级地震。

    随意出入后宫!这等于是送了一条通天之路啊!若是邱老太君家有女孩子,老太太经常带着入宫,难保未来信国公府里不会多一个娘娘什么的出来!

    她家现在是没有女孩,可是方氏肚皮里难道不会再爬几个出来吗?信国公府今年可是已经脱孝了!

    方氏战战兢兢地看着自己的婆婆。她生怕婆婆突然说出一句“这东西我要了干啥”或者“入宫太麻烦了还是算了吧。”

    从她一贯的作风以及最近越来越古怪的脾气来看,说不定真的会这样做。

    天知道她多想得到那个牌子的是她!

    还好顾卿不傻,看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她,就连方氏也是一副热切的表情,她就大大方方地接过了皇后送上来的小牌子,将它塞到了袖子里。

    看见邱老太君随随便便就接过了木牌,像是揣手绢或者香囊那样把宫牌揣进袖子里,很多家教严格的妇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她应该双手捧过头接过木牌,然后跪下谢恩才是!听说这邱老妇人是出了名的怪人,看起来真的是一点也没错!

    方氏已经吓得“咕咚”一下直接跪在了地上,膝盖撞击地砖的声音让顾卿听着都肉疼。

    “家母身子骨不好,膝盖经常不听使唤,臣妾方氏替信国公府谢过娘娘的恩典!若家母冒犯了娘娘,臣妾愿受责罚。”

    方氏重重地磕下头去,深埋不起。

    顾卿这才知道自己又做错了。她考虑是不是也该跪下去给皇后磕个头?可是一来内心就不愿意跪来跪去,二来方氏说了自己膝盖不听使唤,她刚说自己膝盖不听使唤,她就下跪了,这不是说方氏在骗人吗?

    方氏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信国公府的脸面现在还不能丢掉,至少不能丢在她顾卿手里,否则那也太对不起死去的邱老太君了。

    呃……她是不是无意间已经把脸丢完了?

    看着尴尬立在那里的顾卿,深知邱老太君为人的皇后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当年邱老太君对太后,也都是一副平辈论交的样子。

    她又弯身扶起了地上的方氏。唔,好像遇见这府上的人,一直都在不停的扶来扶去呢。

    “我刚刚说年高德劭的老太君、患病之人和孕妇都无需多礼,贵府的老太君当然也不在此列。你的孝心我看见了,为婆婆甘冒‘失仪’的罪责,理应嘉奖,怎么能责罚呢?来人啊,赐信国公夫人并蒂如意一对!”

    刚被扶起来的方氏又扑通一下落地,再次叩首谢恩。“膝盖中箭”的顾卿只得应景地弯了弯腰。

    得,今儿的命妇宴会成她们家和皇后上演“君臣相得”的场子了。

    顾卿看着方氏受宠若惊的从地上爬起来,不禁为张摇光的手段叹服。至少所有命妇都是以各种羡慕的眼神对着她们婆媳俩,而方氏的眼里全然是对皇后宽厚的庆幸和敬佩。

    原来她们成了皇后刷“好感度”的对象。战锤之米登兰的雄狮王

    直到宴会结束,她们一行人的车驾在宫门外等李茂出来的那半个时辰里,都一直不停的有各府女眷前来拜会。期间方氏也收了无数其他人家的帖子,有邀约的,也有要去信国公府上拜会的。

    总之,方氏总算有了自己是“国公夫人”的底气。

    张摇光自然不是无缘无故对信国公府宽厚的,更不是随随便便的送出了“出入平安”的腰牌。

    事实上,这种“出入平安的”腰牌她是没有的,整个宫里,只有皇帝和太后有。而她“出入平安”的宫牌,是圣上在大宴前三天给的。

    看样子陛下是下决心要扶起信国公府了。

    也是,信国公府向来无依无靠,上一代就是靠着一心为君的“孤臣”老国公而一直傲立在京城贵胄之中,这一代李蒙虽死,但李茂也不是那种扶不起的阿斗,陛下只是要一个肯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之人,这人必须有分量,无党无群。

    这李茂身后一无势大的外戚,再过两年,身为大理寺卿的丈人也要致仕了;二无世族豪绅亲戚的牵绊,只能一心为君。

    陛下信的,是像老国公那样的人。或者说,陛下信的是“孤立无援”的信国公府。京里像信国公府这样只依靠圣恩立足的人家是少之又少,更重要的是,军中到现在还在私底下偷偷祭拜着老国公和李蒙的灵位,李家军的威势依旧不减。

    若世族真要有什么变故……

    这些年世族之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前朝和后宫都受了影响。她虽出身大族,但父族早亡,母亲是现任晋国公丧夫投奔的嫡亲妹妹,原就不能算是嫡亲的血脉。

    况且他和陛下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他应该早就知道她无意搀和到世族和王权那些斗争里去,她只想一心伺候好他。甚至在她的劝说下,连晋国公府这么多年来也收敛了许多。

    可是陛下还是不能完全信任她。只要她姓张,只要她出身世族,她就永远打上了“世家”的烙印。外戚势力过大,让她的皇儿年近十岁都没有封为太子。

    她要重新考虑考虑伴读的问题了。李锐不行的话,不是还有李铭吗?

    要说大楚这位皇帝陛下为什么要给老太君这枚腰牌,除了皇后猜想的那些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担心旧友李蒙的儿子会有什么闪失。

    李蒙是为了他的父皇而死,总不能让他死后连个继承香火的人都没有吧?

    信国公府离开朝堂这么多年,需要再次证明自己府里的地位,他观察了李茂一阵,觉得是可用之人,至少在“谨言慎行”这点上,他和李老国公很像。只是楚睿是一心想要扶起信国公府,他们府里自己先不能出现什么问题。而且绝不能出现让御史弹劾的事情。

    楚睿会让李老夫人常进宫也是整个原因。一来向群臣显示了自己对信国公府的重视;二来老太太性子直,什么话都有话直说,藏不住事,这样信国公府里行事不免就会慎重再慎重。三是楚睿从探子那里得报,说信国公府里的李锐被老太太接到了身边亲自抚养,他有些怀疑方氏和李茂的手脚不干净。

    那孩子原本是天之骄子,嫡嫡亲的长孙,现在却成了尴尬的长孙少爷,一个府里倒冒出两个嫡孙来。虽听说国公夫妻将这孩子视如己出,就连外人也挑不出错来,可是楚家和李家相交多年,早知道邱老太

    分卷阅读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