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

      无题 作者:中元

    分卷阅读31

    是一个独特的人。

    首先,赵如磨的见解从何得来呢?要知道,虽然朝堂上大多是对新政的反对之声。但是南山是新学的重镇,上至讲师,下至学员都是新学的狂热支持者。在这种狂潮之中,保持自己独立的观点已属不意,连卫微也私下里承认自己是受了大伙儿的影响。但是赵如磨是什么态度?他也不反对,就是像看一场注定失败的闹剧一样远远地看着,事后证明他是对的。但是赵如磨那时只有十五岁。史书传记里常常会用到一词“年少聪颖”,那都是当世了不得的人物功成名就之后再写的,都已经功成了再看小时候的事迹,当然怎么看怎么不一样。真正年少聪颖的也不是没有,前朝就有个例子:嘉佑的状元聪明绝顶,在首辅与次辅的你死我活的权力争斗之中保持中立,还能让两个混了几十年的老狐狸同时将他引为心腹,这事一般人能做到吗?但这种人物一般也就三百年出一个。实际上,大部分的少年都是懵懵懂懂,无甚见解。所以虽然赵如磨资质上乘,但是在众多学员中并不出众。他是哪里得来的这样的见解?

    要说清楚这事,首先要说这两人对对方的第一印象。上文说到虽然赵如磨同意和卫微一起住,解了卫微的燃眉之急,但是同住之后卫微发现赵如磨不是个好相处的娃,就和另一群富贵公子打得火热了。至于赵如磨是怎么个不好相处法,也就是他从赵家带来的紧张情绪,性子冷冷的,不爱搭理人,永远站在一边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这一切。对少年感兴趣的东西他不感兴趣,问他一起去听曲不?他不去。一起去听评书不?他不去。只有去书肆的时候才会跟着去挑本书,路上也不与人嬉闹。少年一向敏锐,这种性子说的好听些叫不打扰人,其本质是不关心他人。所以虽然卫微隐约知道赵如磨是个很好的人,但是你不和我玩,谁理你?

    赵如磨对卫微的印象也不怎么样,一开始以为他有子路不忮不求的品质,然后发现是自己想多了。这位少年出身乡绅之家,能进南山是靠佛祖保佑,但是为人太活络,先头还与那几个纨绔井水不犯河水呢,过后就打得火热,这种性子说得好听是过人之处,在赵如磨看来是待人不够真诚。他心里不喜欢,其实更郁闷的他都不搭理我。你想,赵如磨以为卫微不搭理自己,他对对方能有多少好感?

    所以,虽然两人是同舍生,一开始不过是点头之交。后来,新学愈演愈烈,卫微跟着那一班纨绔起哄。赵如磨一旁看着,心里想:为人活络是每人处世方式不同,可以理解。而且出身乡绅之家,求功名之心切,自己若是易位而处,想必也会如此。卫微虽然对人不够真诚,但是对新学这事的支持却是真诚的,可见其人可交。但是新学却是一滩浑水,赵如磨每日看着卫微和一群贵族公子趟浑水,心中不忍,他又是个自幼爱管闲事的,忍不住多嘴说了一句。当然他那种提点人的说法和骂人无异,亏得卫微是个心宽的,不仅没有得罪人,反而多了一个知交,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卫微见赵如磨好心提点,这才知道他为人其实面冷心热。又被他的见解吸引,十分好奇,追着打着问缘由。两人因此熟络起来。

    大概那件事过去几天后,卫微止不住心痒,问:“说起来,你怎么知道新学必败?”

    赵如磨白了白眼,说:“你别乱说,我什么都不知道。”这种席卷全国的大事,要不是被卫微逼急了,赵如磨小小年纪怎么敢评论?而且,两人相识不久,赵如磨行事一向谨慎,他又不知对方看法,怎么会轻易说出自己异于常人的见解?

    卫微追着不放:“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都不知道呀。”他们指另一群官宦学子。

    赵如磨不赞成地反对:“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是不在意。只有你一个人较真,你还看不出来?”

    赵如磨看不惯卫微闷闷不乐的样子,又说:“你都不读书的?”卫微立马反对:“不是,我有读的。”开始列举,“像周易,四书都有读的。”看着赵如磨无奈的表情,反应过来,低声问,“你是你是看书看出来的?你都看什么看出来的?”

    赵如磨也低声说:“像周易里说,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都是这个意思?重要的是看史书,你看秦国商鞅是怎么改的,北魏孝文是怎么改的,难道不能以古见今?”

    卫微完全没听懂,下意识反对:“可是,商鞅是成功了的呀!”赵如磨摆摆手:“自己去看!”

    赵如磨看着卫微默不作声的样子,心里想:从来都没有人关心我是怎么想的,好不容易有个和我说话的人,又被我三言两语惹生气了。于是拉拉卫微的衣袖,问:“你有个姐姐也在南山?”

    卫微不知道他问这个干什么,下意识地点点头,应道:“是呀。”

    赵如磨继续说:“其实新学怎样还有变数,我不敢说。但女学是必败的。”

    卫微瞪大双眼,惊道:“什么!”所谓女学是指张相新政的一项,让适龄女子与男子一般接受教育,学习四书五经,现今只有南山一个试点。而且门槛不限,卫微的姐姐在南山念书主要受惠于女学。卫微是男子,即使不在南山,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参加科举的。但是他姐姐不同,如果女学废止,她想要继续学业,就难如登天了。闺塾也是有的,但毕竟和正式开办的学院不同。这就是赵如磨说女学必败,卫微这么紧张的缘故了。

    赵如磨耐着性子小声说:“所谓人亡政息,张相一倒,女学必败。也可能张相未倒,就扛不住压力要废止女学了。”

    卫微见赵如磨说的含糊,更着急了:“你说什么?”

    赵如磨随口说:“东汉有个皇帝,嗯,我不记得是哪一个皇帝了,姑且就叫他皇帝吧。这个皇帝很年轻就即位了,即位以后想要整治朝纲。东汉的时候土地兼并很严重,所谓土地兼并,就是豪强把平民的土地兼并了,官府收税是按人头,豪强又不要交税,平民反而要负担很重的税负,于是就破产了。于是平民卖身为奴,到豪强家做佃农,躲避了官府的赋役。这样既损失了国库的税银,逼得平头百姓做了奴隶,又做大了豪强的势力。小皇帝在做太子时就知道此事的弊端,于是即位以后立志革除旧弊,颁布了许多诏令保护百姓的土地不被豪强兼并。这些诏书一经发出就被驳了回来,小皇帝还被一个老臣指着鼻子教导,‘需知,你是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是与百姓治天下。’”

    赵如磨说话就和他写文章一样,喜欢起兴。而且喜欢用八竿子打不着的典

    分卷阅读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