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

      傅家宝树 作者:顾苏安谢席

    分卷阅读152

    砸下,被紧封了门的厅堂里一时寂静无声。

    不过两个时辰之后,签了半数的契书被从里递出,换入了管够的热茶。

    喝饱了的商客临走前还给傅挽放了个狠话,“莫想着如今你春风得意,不过半数的契书,向来你也成不了事,只待我们找出对付你的妙计……”

    傅挽笑眯眯地将人送走,好似全然未看见混在商客中的姜家大爷那复杂的眼神,转头就吩咐丫鬟们将递进去的热茶泡得浓浓的。

    又两个时辰,又半数的契书被递了出来,换进去十几个干净的恭桶。

    这时夜幕已然降临,傅家大门之外传来喧嚣之声,傅挽吃罢晚膳,上床安寝前,挥手吩咐那些准备就绪的丫鬟家丁们,大戏可以开场了。

    于是当夜便听见了从傅家大门里传来层出不穷的歌声和唱戏声。

    许是因为出自不同人之口,这些歌声有些有如天籁,有些却好似阎王的狞笑。

    再一个时辰之后,又半数的契书被递了出来。

    傅挽手里的契书,已然过了八成。

    第104章 身怀有孕

    隔日醒来, 这八成五的契书, 就完整地被递到了傅挽手上。

    傅挽捏了下那薄薄的厚度,随意往桌上一甩,瞧着倒是丝毫未将这废了不少心思才得到的契书放在心上,转而问侯在一侧的扶书,“这几日可曾有收到镐城的消息?”

    之前匆匆得知晏迩的消息,傅挽离开镐城时显得有些仓皇了, 之前设下的种种布局还未来得及展开,只能由扶书接手, 等着收到信却被耽搁的扶酒快快过去。

    傅挽原本贴身用的几个丫鬟里, 扶书最是细心妥帖, 故而跟着她打理她身边的细碎小事并管着她这处的书信往来;扶琴因着早年际遇,一来就担了贴身护卫之职,只是如今傅十在外行走得多,傅挽又放心不下, 故而才将她暂借了出去;而扶棋兴趣使然, 早些年跟着晏迩学了一身医术, 日后也就只专精与这一块。

    四个丫鬟里,三个都还能常常见到,只一个与她最像,性子最爽利, 在行商上天赋最强的扶酒, 因着在外打理生意的需要,快一年未曾归家了。

    这次若不是想到镐城那样一个销金窟因着她的“低调”而被无妄错过了, 又着急着在镐城埋下后手好方便图谋营救傅四一事,傅挽也不会着急忙慌地将扶酒调过去。

    只她离去得匆忙,扶酒却又被生意一耽搁,两人竟也未曾在镐城见过面。

    但无论如今镐城局势如何,按理说只要有扶酒在,便不可能如此杳无音信。

    扶书也甚是知晓那小姐妹的性情,当时她匆忙赶来,知晓自个与六爷匆匆错过时,可是拉着她诉了整整三日的懊悔,六爷未曾归家,在书院不好收信时,她也是隔两日便送来一封询问的信件,按理说不该在此刻如此悄无声息的。

    早在傅挽归家初日,扶书便写了封信去,隔几日又去了封隐晦暗示六爷已有身孕的信件,按着扶酒的性子,便是人不莽撞地回来,书信也该早早到了三封了。

    只那些时日傅挽嗜睡,身子瞧着还有些虚,扶书纵是心里疑惑担忧,也不好主动提起,后来又赶上那恼人的谣言,更是无暇分心。

    如今傅挽问起来,她眼里自然就带上了几分掩盖不住的忧虑,“怕是镐城如今有些乱,驿馆送信时耽搁了吧。”

    “驿馆难不成还有胆子耽搁主家的书信了不成?”

    傅挽笑了一声,莫名就觉得有几分烦躁,连将手里的白玉簪敲折在了桌上都没意识到,还是扶书瞧见她手上被割伤的伤口,低呼了声才让她反应过来。

    清理出伤口里的碎玉,又着实让傅挽吃了几分苦头。

    看着自个被包裹成了胖粽子的手指,原先心底的那点子烦躁不减反增,好似在预兆着什么即将到来的坏事。

    心烦意乱,傅挽连耐心都失了三成,也懒得再等,干脆便下了命令,“既镐城中的消息探不出来,便告诉驿馆,任何有关的镐城的消息,也别给他们送进去,就推脱说是守卫深严,送信的信鸽都无辜失了百只,换成原本的银两给他们补上。”

    “还有镐城周遭的商铺,从今日起都暂停供货,只运些无用的胭脂水粉去,若是涉及粮草,便推说,”傅挽略一停顿,立即就想到了最好的替罪羊,“便说之前余持重害得江平六州损失惨重,粮草都已被他搜刮干净了。”

    换成了之前谢宁池雕刻出来的木簪在手里把玩,木头特有的清淡的植物香气终于让傅挽去了几分烦躁,宁下神来,将这几日空闲是琢磨出来的法子一个个吩咐了下去。

    “再让镐城外的一些商家使人假扮成平民百姓,负米面献给辰王的黑云骑,只说感念黑云骑这些年来的护卫之功。”

    “还有白三娘一事,将事情原原本本地传到镐城去,务必让镐城妇孺皆知,之前姚家公子与曹三爷争的女子便是之前宁国公家的那个不孝子的私奔真爱。”

    行军打仗,傅挽自知没有什么地方能帮上谢宁池的,但论到把控人心,尤其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那谢宁池怕是还没她来得熟练。

    诸多小事,看着似乎都是无伤大雅的逸闻,但叠加在一起,足以告诉天下人,何处才是人心所向,何处,才是他们应该支持的。

    只要理清了这些,人心不齐又有内讧的镐城,便不再有坚固的城墙。

    将能做的事情吩咐得差不多,傅挽转头瞥见桌上的那叠契书,也就想到了自己眼下所面对的局面,“扶书,如今春耕过去多久了?”

    跟着傅挽常年往田庄上走,扶书对这些农事倒也不算陌生,略想了想便立时想了起来,也领悟到了傅挽为何会有这一问,飞快地将最近收到的消息都整合在一起,“是,只是因着之前粮食欠缺,粮种不足,如今还有好些地空余着。”

    傅挽“恩”了一声,“去岁粮庄上不是有种麦产量不错,余了好些粮种么,便让粮庄上的人拿去分给周遭的村子,定好每户给多少,余下的便自由他们自己贩卖闲置罢。还有去岁不是有些粮食受了潮发芽,也拿出来,一并贱卖了。”

    “除此之外,”傅挽忽而一笑,露出几分狡黠,“杨州城所有隶属傅家的店铺,明日都以原先的八成价位出售商品,购买至一定的分量,再送他们一张戏票。”

    就在那群最后出府的商客气冲冲地回家准备再商计谋时,傅家的大门大开,涌出的数十个小厮纷纷赶往傅家在杨州城各处的商铺,将东家的最新命令传递下去。

    一个时辰之后,又一队穿着喜庆的小厮拿着锣鼓进了大街小巷,彻底将明日傅家商铺大减价,有买有送的消息传递了出去。

    于是,还不等那些再次聚集在一起的商客们商量

    分卷阅读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