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斟满自己的杯子第9章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 作者:金韵蓉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第9章

    肽闷鸨世础蔽颐翘暗亩寄闷鸨世础k炙担骸胺畔拢衷谇肽忝鞘宰拍闷鸨世础蔽颐钦兆隽恕=幼潘炙担骸跋衷诜畔拢肽忝钦娴暮芘Φ氖宰拍闷鸨世础蔽颐呛傻啬米疟省c幌氲秸獯嗡跎卮笊档溃骸胺畔拢艺獯握娴囊忝谴鹩芘Α10芘Φ氖宰拍闷鸨世础蔽颐敲婷嫦嚓铮恢莱四闷鸨世椿鼓茏鍪裁矗孔詈螅磷帕枥鞯难凵袼担骸翱醇寺穑磕阒挥心闷鸨驶虿荒闷鸨收种结果,没有所谓”努力试过“的问题。”呼我们都惊魂未定地跌入椅背,在怦怦的心跳中认真地开始思考:我真的有成功的意图吗从今天开始,我不敢再说我努力试过了

    5。 willingness 意愿

    事情还没结束margaret进一步逼问我们:“扪心自问,你真的有意愿成功吗”意图是意志力的表现,是通过理智的思考而愿意去做。意愿是发自内心,是来自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我们常常叹息事情达不到期望的结果,却没有意识到其实这个让人失望的结果却是我们心底真正想要的。我们害怕成功,因为成功带来的改变是我无法应付的;我们害怕成功,因为要付出的代价如此巨大;我们害怕成功,因为害怕事实证明我只配得失败;我们害怕成功,因为相信我不会如此幸运地拥有成功。因此,我们活在渴望成功的假相里,自以为努力追寻,潜意识里却暗自祈祷它不会发生。

    margaret请我们回答3个问题,并希望我们每3个月重新检视一遍自己的回答。

    1。我有意愿拥有意愿吗

    2。我有意愿为成功创造条件吗

    3。

    意愿还有另一层更深的意义。请先安静地解读这句话:“you ot have what you are not willi”你不会拥有那些你不想不拥有的东西。什么意思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发表自己的认识,最后,在越绕越糊涂的迷雾中,margaret举了个浅显易懂的例子: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几年来试过各种怀孕的方法,都徒劳无功,最后,他们终于决定放弃所有的努力,开始认真而开心的规划只有两人的生活时,却发现她怀孕了

    哇这不是中国先人的智慧,所谓的“无欲则刚”吗是的,当我们确知已付出绝对的努力之后,就必须学会放手,学会仰望,学会坦然承受结果。因为只有在不患得患失的心情下,我们才能真正勇敢地迈出步伐。

    6。 t 承诺

    我对成功的意愿做出100的承诺并且付诸实行了吗生命是张极为现实的支票,如果它没有100的兑现,就表示我没有存入100的承诺。承诺代表了对待生命的严肃态度,margaret请我们当天回家之后检查自己有哪些未完成的事:一直没有回复的eail 织了一半的围巾还没回请的餐叙总之,那些我们已经做出承诺却没有100完成的事。

    如果我们生命中累积了太多的25、50、75,那么生命还给我们的也只是打了折扣的祝福,因此,不要轻易地作承诺,可一旦承诺了就得100的完成它。

    7。 potential 潜力

    在这个阶梯上,margaret开了同学们一个大玩笑。她问我们是否认为自己具有潜力当大家都满腔热血地站起来准备宣誓自己是有潜力的时候,她却得意洋洋地说我们活在梦境中

    是的,在某些字义中,潜力代表能成就事业的潜质,是件好事。但是从另一个心理层面来说,它却代表了还没有成为事实的幻境,而偏偏我们又愿意躲在这个幻境里自我安慰,告诉自己:总有一天如何;如果如何,以我的能力我就能如何;我们愿意相信自己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时机未到,是因为没有富爸爸、好老板、好环境,总有一天我们会成功,只要一切水到渠成。

    不,潜力是空的,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是摆放在碗橱里虚幻的杯子,我们得把它清理出去,好留出空间摆放真实的杯子。因此,活在当下,认清自己“现在”能做什么。设定目标是好的,但目标一旦设定之后,就回到现实吧

    8。 manneris 态度

    在迈向成功的最后一个阶梯,老师请我们回归到人性最深刻的本质: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否因为专注于成功而冷漠麻木我是否只注重自我成长而忽略了他人我是否急于获得而忘记了诚信如果我们真的获得了成就却变成别人颈上的芒刺,那么对于生命,我们还是不及格的。

    21年,美丽改变了什么

    21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仅仅是沧海中之一粟;是亘古宇宙的一粒细沙。

    可是,对于中国女人的成长蜕变,短短的21年,却经历了量变到质变;模仿到创新;跟风到自我主张;今天,中国女人对时尚和美丽所掌握的权力,甚至左右了世界化妆品市场的生态

    这件事,可以从越来越多的顶尖国际奢侈品牌争先恐后地涌进中国看出端倪。

    是的,中国现代女性对美丽的要求起步虽晚,可发展却是健步疾飞。

    21年前,“皮肤保养”这个概念对大多数的中国女性而言,远远不如想方设法给家里买个冰箱、彩电来的重要。如果刨去家庭的必须开销而还有余裕时,女人花钱在自己身上也会以“别人能看得见”为消费时的最高指导原则,因此,买一件稍微像样点儿的大衣当然要比小小一罐保养品来得实惠。当时女人对花钱往自己脸上抹东西这档事儿的看法,可由一个流传至今仍广为沿用的形容词 “臭美”,说明得淋漓尽致。

    “臭美”原来应该是个贬义词,是本来不美的人硬要东施效颦而变得更可笑、更丑、更不美丽的意思。严格讲起来,它和注重自己的外表理应不会扯上任何的关系,可有趣的是,它却变成大家都能认同的说法。事实上,使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注重自己容貌的人,多少可以看出若干心理上的不认同,或者更贴切地说,用它来平衡内心“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补偿心理。

    没错,20多年前,当大多数的人都还只用一块“灯塔牌肥皂”从洗脸到洗身子时,“带着力士牌香皂去洗澡”,是讲究、是臭美;当好不容易盼到了工资,下狠心给自己买罐“万紫千红雪花膏”搽脸油时,是讲究、是臭美;当穿着一身“的确良”衬衫长裤、骑着自行车穿街过巷时,是讲究、是臭美。在那个物资与人心都相对质朴的年代,一支可以用上3、5年、价值8元钱、只在重要场合才舍得祭出的口红,就足以承载女人对美丽的向往与欲求。

    可是,这样的年代并没有持续得太久,当商品经济的号角吹向曾经空白的大地,原来以为装扮是臭美的静谧,有如窒闷了一个冬季的春雷,平地一声地轰然响起。它的力度之大、威力之猛,不仅震惊了全世界,也震慑了原以为波澜不惊的中国女人的心底。

    20 世纪90年代,应该是中国化妆品发展最富有戏剧性的10年,有一份针对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的官方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组颇为吓人的数据:90年代以来,中国化妆品消费市场的年发展速度平均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额,每年也以50以上的增长率迅猛发展,而这些增长主要是靠人均化妆品消费额的提高来推动的。从 1980年的0。2元,到1989年的2元,再发展到1997年的16。5元,直至2006年,人均消费已达到了30元以上。也就是说20余年间化妆品的人均消费足足增长了150倍之多

    你已经看得喘不过气来了且慢,更吓人的数字还在后头。根据另一份行业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在 2006年化妆品的消费总额已经突破人民币770亿元,预计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000亿元左右,而它的成长比例也将超过总体经济成长的比例。

    这些数字听起来或许惊人,也或许有些遥远,但你只要走访一趟各大城市的百货公司或商场的化妆品销售专区,在装修精致、美轮美奂的国产化妆品、进口化妆品销售柜台间停留一小会儿,就可以知道数字所代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有一位远自欧洲被外派到中国来的化妆品公司高层主管,曾经用流利的中文这么形容中国的女性消费者:“她们是我的宝贝儿”

    当然,中国的女性消费者当然是这些外国商人的宝贝儿,而且我们不仅仅是宝贝儿,还是能左右他们生产线规模的大腕儿。二、三十年前,欧美各大国际性化妆品牌鲜有投注人力、物力在“美白产品”的研发上,因为对金发碧眼皮肤苍白的她们来说,美白绝不是市场需求的主力产品。可是当中国女性消费者开始展现傲人的购买实力之后,你再回头看看他们现今的产品线,就知道什么叫做“形势比人强”了

    可是,任何飞跃的脚步都难免有因速度太快而磕碰跌撞的时候,中国女人的美丽进程当然也遭遇了一段晦涩的坎坷岁月。当女人们被化妆品广告中模特儿近乎神话般清亮的眼睛、白皙的肤色、光滑的皮肤震惊,进而发现自己脸上因缺乏保养而积聚的黑斑、皱纹、瘢痕时,心悸之余,常年被忽略的委屈匮乏陡地爆发为一股迅猛的烈焰,这股烈焰,烟熏了女人理性的眼睛,填满了不肖商人的荷包,同时也灼伤了女人脆弱的皮肤和爱美的心灵。

    所幸,中国强劲的市场实力没有让这个晦涩的年代盘踞得太久,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短短的几年间,各种女性时尚杂志书刊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的书报亭中,像阳光和雨露照亮丰富了曾经狭小封闭的视野。从此,中国女人不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在和世界流行“零时差”的媒体喂养下,在购买实力强大的底气撑腰下,有能力识别好东西、消费好东西的中国女人坐在家里也能掌握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的流行脉动,并且不用再出远门也会有国际知名大品牌络绎于途送上家门前来。

    说起国际知名大品牌,但凡有出国旅游或在国外生活经验的朋友都知道,中国进口化妆品的价格总是要比在国外买时贵上好几成。究其原因,除了有不得不列入考量的各种基本支出,如关税、运输费用之外,还有一个厂商“趁虚而入”、投其所好的消费心理在其中,那就是在消费心理学上所说的“炫耀性消费”心理。说得白话一点儿就是面子消费、身份消费,也就是明明知道多花了钱,也宁愿多花了钱,但是买得的是高人一等的尊贵感和虚荣感。根据经济学家对人类消费行为的解释,面对炫耀性消费产品时,价格越高,它的炫耀效用就越高,因此在市场上也就越受欢迎。中国快速崛起、为数众多的新富阶层,正好为这个消费理论作了最完美的诠释。

    如果近日你留意上网查询和保养品相关的信息就一定会发现,有个最in的话题正在发生,那就是保养品的价格已直逼黄金,一瓶30毫升的膏体或液体,很可能在短短的2个月之内,就花掉你一个金手镯的价钱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不但没有吓倒爱美的女生,反而卖到无货可卖的抢手境地。

    今天,中国女性正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有权力的时代,我们能自主地制定消费规则;能决定自己的金钱流向;能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能改变自己后天的容貌。“包装”、“选秀 ”与“美丽”成为生活中的显学,不仅强势主导了媒体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第9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