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

      流光转 作者:风动荼蘼架

    分卷阅读127

    要带宣惠离开此处。

    王聿见盯着自己的人少了一个,暗自送了口气,终于鼓起勇气从怀中掏出来一个黑檀木匣,放在桌上,推给宣惠。

    “这是……呃,这是我给公主贺寿的礼物,还望……还望公主要不,额,不要嫌弃鄙薄。”王聿强装镇定,心却跳得一塌糊涂。若是宣惠当面拒绝了,他真怕自己会羞愤之下跳进秦淮河。

    宣惠并没有去拿那个匣子,她只是微微地笑道:“多谢王将军一番美意,只是这样送过来,我却没办法上礼单呢。不如等我及笄当日将军再带到东园吧!”

    王聿见她推辞,心中十分难受,他下意识地说道:“正日子的时候,母亲和妹妹自会带着家里的贺礼过去,这个,这个是我自己的……”

    宣惠见他执意要送,也不愿拂了他的面子,就点点头让沅湘拿上。她又回头对王聿笑道:“多谢将军的贺礼,实在是有心了。”

    王聿见她收下了,又高兴起来。见宣惠没有要打开看看的意思,他又沮丧起来,迟疑地问道:“公主,不,不想看看是什么吗?”

    宣惠莞尔一笑,对沅湘道:“打开匣子让我瞧瞧。”

    沅湘打开,宣惠见里头是一支簪子,便取出来拿在手里把玩。

    这是一支通体晶莹润泽的芙蓉玉打成的簪子,上面是蝶恋花的花样。一只用金丝细细密密地编成的蝴蝶落在芙蓉玉雕刻出来的山茶花上,栩栩如生又精致可爱。

    宣惠笑道:“我竟不知王将军这样会挑首饰呢!蝶恋花通常是牡丹芍药玉兰这些,山茶花倒是少见得很呢!”

    她向王聿盈盈一笑,谢道:“无功不受禄,这贺礼我可受得有些惭愧。不过我很喜欢,王将军有心了。”

    王聿见她说喜欢,心里十分高兴。他看见她笑靥如花,又听她说“蝶恋花”三字,正正映衬了他那点隐秘的心事,不由得痴了。

    采薇回来说:“店家也没有雨伞可用,不过这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我看这会儿外面已经停了,要不咱们出去看看吧?”

    沅湘巴不得宣惠赶紧离了王聿,便撺掇着宣惠起身。

    王聿有些遗憾,却也没什么借口挽留,只好把自己的伞递给采薇,说道:“六月天最是多变,公主还是带把伞防着些的好。”末了又叮嘱一句:“公主回家后记得差人将伞送还……”

    宣惠笑着点点头,说道:“王将军如此珍视这把伞,宣惠必不敢忘。告辞了,王将军且留步。”

    “我不是珍视这伞……”只是伞,也是散,不想让你我这点薄薄的缘分散了……

    一路上,沅湘怀里揣着这个匣子,觉得有些烫得慌。看着宣惠乐呵呵地在秦淮河边逛着,她欲言又止。可想想王聿送这簪子时那通红的耳朵,沅湘便有些忍不住:“公主,这簪子……”

    宣惠转头笑道:“怎么啦,你嫌沉?那就让采薇拿会儿。”

    采薇揶揄道:“我还拿着伞呢!一个簪子再沉能有多沉?沅湘姐姐也真是的,平常也没见你这么会躲懒呀!”

    沅湘啐道:“小丫头你说什么呢!”她对宣惠正色道:“奴婢是觉得,王将军送这个簪子,这个,着实有些,嗯,出人意表。论理,他不用也不该送贺礼过来。您说他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意思?”

    采薇道:“你是说他这不是贺礼?是想托公主办事?”

    沅湘嗔道:“就你话多,天天打岔,还让不让人正经说两句话了?”

    宣惠看了看这两个丫头,沅湘沉稳细心,采薇活泼机敏,心中十分满意。她笑道:“他既然没明说送这份礼是什么意思,咱们也不好乱猜。只上了册子收起来,别胡乱丢了就是了。我也没预备要戴它,不合适。”

    ------------

    第一百四十章 回家

    沅湘这才放心下来。王聿长得漂亮,人又亲切和善,论本事也不输给裴敏中。原本她着实担心王聿是因为利益才刻意接近宣惠,怕宣惠年纪小,着了他的道儿。现在看到,宣惠自己心里是个极有分寸的,倒是她杞人忧天了。

    几人逛得尽兴,才慢慢往回走。刚进东园仪门,旁边一直守着的一个小丫头上前禀报:“公主,王妃吩咐说等您回来的时候,请您去平乐堂一趟,有事相商。”

    宣惠点了点头,一迳往正房去了。

    刚进正房的宴息室,宣惠就看到杨云舒手里拿着一张拜帖在发呆。她心下了然,这个必然就是王聿说的要送来的那张了。

    宣惠上前向杨云舒行了礼,就坐在了她身旁。

    杨云舒这才回过神来,表情极不自然地把拜帖递给了宣惠,并说道:“这是武昌府王家送来的,说是柳夫人和王家两位小姐都要来给你过生辰。”

    宣惠扫了两眼帖子,就随手放下了。她问杨云舒:“嫂嫂是如何打算的?”

    杨云舒苦笑道:“人家也是一番好意,上门来做客,我能如何?以礼相待便是了。人家想来看看,我也不能拦着啊……”

    宣惠笑道:“正是这话。嫂嫂是先太后钦点的,先帝亲自下旨册封的安王妃,谁还能把你比下去不成?她想来看看,咱们也想看看她呢!好歹瞧瞧是个什么样的品貌,也好为日后打算。”

    杨云舒见小姑子这样支持自己,心里大感安慰,遂笑道:“算了,不说她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这里倒还有一桩高兴事,绍兴嵇山书院黄山长的夫人答允了来给你正宾,到时候给你插笄。”

    宣惠讶然道:“嫂嫂不给我插笄么?”

    杨云舒笑道:“论理,做正宾的该是你的亲姻尊长,你我是同辈人,我也没比你年长几岁,怎比得上黄夫人德高望重?原本国公府那边太夫人、姜夫人都合适,只是那边的情形你也知道。若是请太夫人来给你插笄,那咱们可真是伸过脸去叫别人打了。”

    “至于姜夫人么,裴世子一离家,她就连门也不敢出了。咱们去请她,倒是平白给她惹麻烦了。黄夫人娘家是镇江方氏,实实在在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能请得动她来,连王爷的面上也有光呢!”

    宣惠点了点头,又问道:“徐州的樱姁姐姐可说了她要来?”

    杨云舒应了一声,笑眯眯地说道:“说了,她到时跟她母亲一道过来。信上说自咱们走后就十分想念,还说要在金陵多盘桓些日子再回去。”

    宣惠十分高兴:“那可是好得很!”

    “也真是奇怪,你才见了她不过数面,就这等投缘,可是有点不像你。”

    宣惠笑了笑,心想这是前世今生的缘分啊。

    一转眼就到了六月中,再过两日就是宣惠的及笄礼了。多数客人都已经到了金陵城,各自遣了家人来东园认门,问明正日子的时辰。杨云舒那里一片忙乱,不停地打发人出去

    分卷阅读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