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流光转 作者:风动荼蘼架

    分卷阅读7

    的是她们知书达理,在子孙的教养上往往不会出什么大的偏差。

    女学里坐了端敏与和靖两个,还有元和帝七弟淳王的女儿成颐郡主,以及今日来女学教书的杜羡贤杜学士。见宣惠跟在元和帝的后面进来,和靖和成颐郡主眼中闪过羡慕之色,端敏暗暗叹气,轻轻抚了抚和靖的肩膀,带着妹妹们给元和帝行礼。

    元和帝看着眼前的三个女儿,端敏稳重有礼,气度高华,和靖温柔和顺,丽而不俗,小女儿宣惠俏丽可人,眉宇间有一段英气,又有一段灵气,正是春花秋月,各有千秋,心中十分高兴。当下,元和帝向杜学士交待几句,便去了早朝。

    今日,杜学士讲的是前朝诗人洪乐天关于前朝太祖长女平阳公主的长赋,借机谈起女人在朝堂上的作为与影响:“妇人干政,历朝历代有之。有如吕后武后一流,祸乱朝纲,残害宗庙,也有如平阳公主者,以己之力,协助父兄平定天下。端的要看这女子是否明事理晓大义……”

    平阳公主宣惠公主,前世的她早已听说许多,这位杜羡贤学士在国朝历史中也是大名鼎鼎。当年国难,京城、皇宫皆被贼子攻破,国朝倾亡。而殉国之人却寥寥无几,这杜学士便是其中之一。后人皆道元和年间朝纲紊乱,党争不断,人心离散,国破乃是气数已尽,否则为何连跟随元和帝殉国之人都无有几个。

    宣惠却不以为然,舍命殉国固然是忠,却是愚忠。当时战乱的只是黄河以北,西北与京畿地区,长江以南的各省虽有趁乱起异心者,多数人心中还是奉大周正朔。若非如此,三皇子梁瓒也不能够在短短三年之内就将贼子击败。若果然忠心于大周,就该坚守本心,投奔宗室,以恢复宗庙社稷为任。

    “……故而我大周并不禁止女子读书,尤其鼓励皇室之女读书,这个中情由,你们定要思之慎之!”

    终于结束了,宣惠现在有些明白为什么贤妃说自己的这位祖姑不喜欢来崇文馆读书了。她留下沅湘和采薇收拾东西,自己一迳跑到假山边向另外一栋小楼张望,才突然想起自己不认得哪个是三哥!

    正在此时,三位十五六岁上下的少年向她走了过来。

    为首的那位穿宝蓝色纻丝圆领袍,胸前和两肩饰有蟠龙,脸庞与端敏公主隐隐有些相似。

    他左边的少年脸庞白皙,身材颀长,穿一身青色圆领襕衫,气度翩翩,温润如玉,神采飞扬却又内敛其中,让人见之忘神。

    右边的少年身量最高,十分挺拔,眼睛深邃,削鼻薄唇,周身英气勃勃,似是戏中的将军,刺客列传中的英雄。

    宣惠有些愣神,这时三人已走到她面前,彼此见礼后,为首的少年道:“三妹妹可是大好了?前几日听说有些凶险,让人很是牵挂。”

    宣惠断定这人就是三哥,笑道:“劳三哥记挂!我都好了!杜学士刚讲完我就跑出来了,正找你呢!”

    梁瓒笑道:“少来!别是又找我给你买哪个胡同里的稀奇古怪的吃食,上次给你买了栗子,你吃了就病了,害的长姐一直骂我,直到你好了才算完!而且,这次我也答应不了你了,我来是向长姐你们辞行的,父皇派我去辽东酬军颁赏,明日就启程。”

    宣惠疑惑道:“不是说让二哥去吗?父皇又让你去?”

    梁瓒道:“我也不知,昨儿快掌灯的时候父皇派人说的。虽然仓促,不过父皇答应我带了元翰和裴九一同去。裴九在辽东军中历练过三年,事事都是熟悉的。”

    看来这两位就是薛元翰和裴九了,那位翩翩公子当是薛表哥了,另一位让人觉得冷飕飕的应当就是裴九。裴九,裴九爷,等等!裴敏中?!宣惠差点要惊得蹦起来,怎么把他给忘了?!

    ------------

    第八章 世子

    裴敏中,成国公世子,家族世代镇守金陵。裴氏先祖裴奉祀是大周太祖的结义兄弟,两人相识于微。周太祖有帝术,裴奉祀有将才,功成名就后又娶了太祖的妹妹为妻。太祖对其倚重信任,将江南富庶之地交给他镇守。

    裴敏中在家族中行九,人称裴九爷,是现任成国公长子。从小跟随父亲在军中历练,十一岁时被送往辽东军营,三年后来到京城,陪伴皇子读书。

    虽是满门富贵,却是一家离散。成国公常年在军中,剿匪、协防倭寇,也曾上阵杀敌。先帝晚年,湖广地区有袄教教众叛乱,一时两湖地区烽烟四起。成国公率军驰援湖广都司,协助湖广都指挥使王金堂,用了两年的时间平息了叛乱。裴敏中母亲和幼妹居于金陵,长年不得见。

    前世的宣惠后半辈子都与裴敏中纠葛在一起。两人年少时由元和帝赐婚,还未成亲就已国破。一直到梁瓒重新夺回京城,建立后周朝,两人才在梁瓒的主持下成婚。

    裴敏中有大将之材,是梁瓒复国的左膀右臂,后人把这两位与太祖和裴奉祀相提并论,是为又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宣惠与裴敏中的感情,史书并没有着墨。可二人的传记里却透露出许多蛛丝马迹。二人仅育有一子,名唤裴挚。此子七岁时,裴敏中上表请求回老家为国继续镇守金陵。梁瓒允准,而宣惠却带着儿子留在京城,并没有像太祖的妹妹那样随裴奉祀到了金陵。

    一直到儿子长大,宣惠都没有去过金陵。却不想裴挚卷入立储争斗中,高宗即位后就将其圈禁在京城,裴敏中请求进京请罪也没有被允准。随后,高宗又将人到晚年的姑姑送到金陵,与裴敏中共度晚年。不久,宣惠长公主就去世了。裴敏中因没有其他子嗣,高宗选定裴氏族中一子弟,为裴敏中和宣惠继嗣。

    一生跌宕起伏的两个人,竟就这样黯然地离开。看着眼前这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宣惠心中有些唏嘘,现在的他大概无法料想,几十年后他会那样孤独地死去吧。

    宣惠又联想到自己,未来的她也会如此吗?那个叫裴挚的孩子还会出世吗?

    挚,执手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年的裴敏中是爱过宣惠的吧。

    裴敏中原本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感觉宣惠的目光一直在自己身上,不由看了她一眼。白皙的脸庞,细长的峨眉,小巧的鼻子,红红的嘴唇。那一双眼睛依旧灵动,只是比以前瘦了。听说她脾气跟以前完全两样了,他还有些不信。刚刚这一番话说下来,确实少了许多跋扈之气,更增添了几分和顺与娇憨。

    前段日子,西平侯太夫人,父亲的姑姑向父亲提议,让他求娶宣惠公主。父亲尚未回复,宫里便闹出了宣惠与李静媛争抢薛元翰而落水的事情,当时自己长长地松了口气。不过,如果是眼前的这个女孩子,那似乎也不错?只是,她的眼神中为什么会有怜悯?

    “……实在非常抱歉,

    分卷阅读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