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8

      凤和鸣 作者:百柏桦

    分卷阅读418

    自己的错,对不起陛下、对不起朝廷、对不起本王的人,本王就让他再也看不到太阳!”

    在姜伯锦冷酷的送了两个人去了大牢之后,户部上下再不敢玩花样,而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若是落榜了也不用担心,只要能去户部证明自己能打得一手好算盘,再查一下身家清白,都会被户部收入囊中,从小吏做起,熬个几年总会慢慢升官发财。

    若是不仅能打算盘,还会心算的人,更是被户部各官员争抢。

    而通过科举的人,若是被指派到户部,同样也要考验打算盘的本事,若是不会算账,这人就会好声好气的被退了回去,户部不要!

    按照姜伯锦说的:“连算盘都不会打,还想来他们户部,这是瞧不起谁呢?”

    虽然他这话得罪不少仕子,然而姜伯锦就是我行我素,这般反而让户部所有人都是干实事的,姜元羲随时想起来问秋收赋税之事亦或是其他,召户部的人来问,立时就能得到答案,姜元羲对户部大加称赞,户部的人走出去都是昂首挺胸的。

    其他各部的尚书也不甘心被户部比了下去,纷纷跟姜伯锦学,比如曲成文的兵部,若是懂得制作兵器却在科举上落榜的,只要证明了自己,同样也会破格被兵部征召作小吏,能制作出更好的兵器也会慢慢升官。

    又如刑部,考不上科举不怕,把大雍各律法倒背如流的,随便抽取一条都能回答上来,也能进刑部。

    于是就演变成了科举并不是唯一一个进入仕途的办法,只要身上有一技之长,能对的上各部门需要的,也能当官,虽然起步低,但只要勤奋努力,总会慢慢升官。

    这些野路子的出现,让仕子们充满了危机感,再不能死读书,也会学更多的技艺,多一点本事傍身,就比别人多一分胜算。

    这样子的大雍虽然还没有发威,却埋下一颗让人可怕的种子,只等着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之后让敌人颤抖害怕。

    ☆、第439章 四殿

    大雍太初五年正月初十,朝廷开笔,姜元羲坐在龙椅上,淡淡的道:“朕欲修建君王殿、功臣殿、卫国殿、佑善殿。”

    朝廷开笔第一天,朝臣们被姜元羲弄得怔了怔,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三省和六部的头头,却见他们也一副不解的样子,于是就明白这是女帝自己一人定下的旨意。

    “何为君王殿?君王殿,后世有大功绩的皇帝才可以入主君王殿,在此殿立雕像。

    功臣殿,于国于民有大功绩的功臣可以在此殿立雕像。

    卫国殿,专为武将而设,于国有大功者,军功超卓之人可立雕像。

    佑善殿,各地有巨大积善之德之人、于国于民有大贡献之人,一样可以在此殿立雕像。

    此四殿,受万民香火,历代帝皇每年都要带着宗室子弟、百官朝臣祭拜,不忘这些曾经为大雍百姓添砖加瓦之人的功绩。”

    姜元羲才解释完,大殿中就响起了私语声,哪怕是姜伯庸和姜伯锦这些王爷也不例外,眸中都出现了激动之色。

    受万民香火!

    得帝皇亲自祭祀!

    宗室子弟、百官朝臣朝拜!

    这三种待遇,从来都是三皇五帝那样的人物才可以享受的,而现在女帝亲口金言,将设四殿,而他们这些朝臣将有可能入主功臣殿或者卫国殿,享受到跟三皇五帝一样的待遇,他们焉能不激动?

    甚至有些人兴奋激动得全身激灵,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就是姜伯君这种性子淡泊的人眸中也露出了亮眼的神采。

    侍死如奉生,就是普通的老百姓,若是有点积蓄,下葬之时也会陪葬一对金耳环或者金戒指,可见这等风俗如何深入民心,而这其中香火祭拜又格外让人在意,百姓们觉得若是后代子孙没有按时祭祀香火,他们在阴曹地府可能就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就连老百姓都这样想,更遑论这些世家新贵。

    当中甚至还有帝皇祭祀,就这一点,哪能不让这些做臣子的激动呢,自来帝皇祭天祭祖祭三皇五帝,就没听过会祭祀朝臣的,但现在女帝金口玉言,只要是大雍的皇帝,日后就必定要遵循,因为这是祖宗制度!

    不少人头皮发麻,浑身都处于一种颤栗的感觉,兴奋,太兴奋了,激动,太激动了,甚至如胡不归这等武将没忍住在殿中翻了几个筋斗,面上泛红,双拳紧握,狠狠的朝天挥了挥。

    除此之外,能入主四殿的人,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谁不想名留青史,谁不想受万民敬拜,谁不想受后世瞻仰,默默无闻的奉献一生?见鬼去吧!

    姜元羲端坐龙椅之上,满意的看到殿中的群魔乱舞之象,她就知道抛出这个诱饵,没有鱼儿不会上钩的。

    过了好半响,朝臣们才逐渐收敛了自己外露的情绪,个个心中犹如有只猫儿在挠,迫切的想知道到底要何条件才能入主功臣殿或者卫国殿。

    大雍建朝五年,姜元羲轻易不发脾气,在朝堂上也不一定要朝臣们严肃谨慎,某些时候甚至会因为一些决定各部之间起争吵的,吵着吵着还会上演全武打——能站在朝堂上的,不少人都强身健体过,打起架来文官也丝毫不弱于武将。

    于是这样的氛围中,也就养成了当朝臣们有疑问时,会直接询问姜元羲。

    “陛下,不知入主功臣殿或者卫国殿要什么条件?”姜伯庸当先问道。

    刷刷刷——

    上百双眼睛齐齐望向姜元羲,与此同时,不少人心中有一个谱,都觉得跟着女帝打天下的从龙之臣应当人人都有机会入主功臣殿。

    姜元羲倚在龙椅上,微微侧了侧身,左手撑着下颌搭在扶手上,伸出右手的食指,从左往右一一指着殿中的一群人,被她素素纤手点着的人都提起了心,等她指了一圈,而后突然收手,“你们当中,只有五个人能入主功臣殿或者卫国殿的。”

    “哗——”

    再一次,殿中响起了嘈杂声,不少人难以置信,就连姜伯庸等人以为自己十拿九稳的,也怔愣当场。

    “你们再好好回想一下朕方才怎么说的?”姜元羲清冽的声音,就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让这些人从狂热的情绪中逐渐冷静下来。

    朝臣们冷静下来之后,脑海中回想起方才女帝说的话,而后面面相觑。

    于国于民!

    这四个字,女帝提了不止一次。

    如何才算于国于民?大雍王朝建立,才算有了国,所以之前的从龙之功都不算吗?

    朝臣们心中如同被百只猫儿一起挠着一样,不约而同的,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前方的几个人。

    打通了西域十八城、带回了棉花一物的胡不归。

    献出了陌刀之技的曲成文。

    发现了黄金地的霍景山。

    在黄金地勘测出了金矿和银矿的常

    分卷阅读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