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

      凤和鸣 作者:百柏桦

    分卷阅读292

    知怎的竟暖和了许多。”

    姜元羲一下子就听出了其中的不对劲,“你是说往年丹阳县很冷,今年却暖和了起来?”

    徐峰肯定的点头,“是,好几十年了,还没遇到过这么暖和的冷冬呢,不,眼前都不算是冷冬了,就比秋天之时冷了一点,往年寒冬要消耗很多柴禾的,今年几乎都没什么百姓烧柴禾取暖了。”

    徐峰只是感慨今年的寒冬好过了很多,姜元羲心中却有一种不安隐隐跃现,与徐峰分别之后,她极力就找上了姜伯庸。

    “五哥,你的情报网如何了?”

    面对姜元羲的问题,姜伯庸道:“现在几乎北梁的郡城都有你的铺子。”

    这意味着姜伯庸的情报网也几乎铺满了北梁的郡城之地。

    来不及感叹五哥不声不响就帮她增加了这多的产业,也来不及叹服五哥弄了这么大的情报网,她神色肃然的问:“五哥,帮我看看其他各地是不是跟往年相比,暖和了许多。”

    姜伯庸心头一凛,心中再次感慨,五娘这是察觉到不同了?

    姜伯庸一口就应下,“最迟五天就能给你各地的情报。”

    五天过后,拿着姜伯庸给她的各地情报,姜元羲神色略有些难看。

    其他各地也跟丹阳县一样,都比往年暖和了很多,而靠近大晋那边,原本就靠近南方,这个寒冬更是一点都不冷,就跟秋天一个样。

    很多百姓们都在庆幸冬天不寒冷,不用在担心会在寒冬之时冷死人了。

    姜伯庸甚至还给了大晋的情报姜元羲,当她看到大晋全境整个冬天比他们北梁还暖和之时,只来得及感慨一下五哥的手竟然伸进了大晋之外,一股更大的不安浮现在她心头。

    事有反常必有妖,冬天就要有个冬天的样,冬天暖和起来,肯定是有不对劲的地方。

    沉思了许久,依然不得其意,姜元羲捏了捏眉心。

    就在这时,朱学真一脸郑重的来找她,“五娘,你随我去田里看看。”

    朱学真很着急,根本不等姜元羲拒绝,拉起她就走。

    他的脚步很快,带着焦躁,姜元羲的心立即就提了起来,生怕是田里出了事。

    等她来到田里,朱学真指着田地问她:“看到了吗?”

    劈头盖脸这么一问,姜元羲有些怔忪,纵然她帮着朱学真观察过稻谷的生长情况,也摸不着头脑这话是何意。

    好在朱学真也不是真的在考校姜元羲的农事,继续道:“我问过县里的老庄稼了,他们说丹阳县的田地寒冬之时都会结霜的,到了临近过年之时还会下雪,雪花会覆盖田地。

    瑞雪兆丰年,大雪覆盖田地一个寒冬,等来年开春,大雪融化,不仅滋润了田地,还能让地里的泥土休养生息,肥厚许多,开春之后春耕,稻谷会长得更好。

    你看这田地,不要说大雪覆盖了,连结霜都没有,泥土松软的很,若是在其他地方也就罢了,但丹阳县肯定出问题了。”

    朱学真跳下田里,从自己腰间拿起挂着的小锄头,用力一挖,挖了好几下,招呼姜元羲下来看,“五娘,你来看。”

    姜元羲目力极好,站在田埂上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了,饶是她天不怕地不怕,此时也头皮发麻。

    盖因那泥土里密密麻麻的虫卵看得她头一次有些恨自己目力好的,她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朱学真转了个身,又继续挖,然后姜元羲就看到另一个坑里依然密密麻麻的虫卵,一边全身的鸡皮疙瘩不断的冒出来,一边神色也难看了很多。

    “朱先生,这些虫卵莫不是...?”姜元羲很期盼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可惜朱学真打破了她的幻想,“是,这些很有可能就是蝗虫的虫卵。”

    朱学真的神色也难看的很,他是农家矩子,对农事极是娴熟,若是在其他地方兴许他不会特意来田里查看,可丹阳县的田地他很看重,再加上跟老庄稼们闲聊之后,他顿时坐不住了,随便找了一块田挖开,看到最不想看到的事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来找姜元羲。

    姜元羲想的更多,连丹阳县都这样,其他地方呢?

    她还记得大晋那边如今可是比北梁最暖的地方还暖和呢。

    姜元羲抬头望了望天,轻轻吐了一口气,“老天爷不给活路啊。”

    然而天不救人,人要自救。

    一瞬间,姜元羲脑海中就想出了不少法子应对,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五哥坚持要养的鸡。

    “朱先生,若是把鸡放养在田里可有作用?”

    朱学真连连点头,“当然有用,这些虫卵可算是遇上天敌了。”

    姜元羲心下稍宽,她记得小哥财大气粗,足足采买了上万只鸡崽回来,几个月过去了,鸡崽早就长大了,其后更是组织了不少人手专门看着母鸡孵蛋的,一来二去,整个丹阳县少说也有数万只鸡了吧?

    “那就让百姓们都把鸡赶来田里,把这些虫卵都吃了。”

    姜元羲当下就想回去跟徐峰、小哥他们商量此事,临近过年了,顶好还要让百姓们过年不要杀鸡,鸡有大用!

    才转身,朱学真就叫住了她,“五娘,让鸡吃虫卵这事不急,鸡再多,也不可能把虫卵都给吃光的,而且要鸡把虫卵吃了,就得先把地里的泥土挖一遍,无异于就是春耕一遍,这样太过耗费时力了。”

    姜元羲顿时诚恳的请教,“朱先生有何指教?”

    朱学真一字一句,“烧田!丹阳县的百姓们都习惯了秋收之后田里不种东西的,所以现在田里肯定是空的,让人带上柴禾,就在田埂上把柴禾都烧旺了,然后扔田里,把田都给烧一遍,我们选在正午之时来烧,雾气少,就算田里有水汽也没事,多放几根柴禾就好了,等烧了一遍田,挖了田看看虫卵还剩多少,剩的少了,不妨再烧一遍,然后再放鸡进去吃虫卵。”

    这法子好,方才她看了,虫卵就在泥土下两寸地里,她曾经见过胡不归在地里挖了一个坑,把鸡用荷叶包了放进去,然后把坑给填好,上面就开始烧火,等火烧完了,再焖一下,埋在坑里的鸡也熟了。

    生鸡都能成熟鸡,就不信这样烧了,虫卵还能活!

    事不宜迟,姜元羲立时就回县衙找了徐峰、主簿林飞等人来告知此事,得知田里竟然有虫卵,徐峰和林飞等人俱都面色大变,听姜元羲说要烧田,且这法子还是朱学真提议的,徐峰第一个响应。

    姜元羲还出了县衙告示,让捕快头贴在露下,敲锣打鼓让百姓们务必要配合。

    这事一出,百姓们顿时哗然,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大多数人并不怎么相信田里长了虫卵,但更多的老庄稼忧心忡忡。

    捕头已经有经验了,在露下也不走,等了一两个时辰之后,回来的百姓们越发的多,不约而同的面色都带上了焦急,纷

    分卷阅读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