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

      重生之大艺术家 作者:排骨菌

    分卷阅读127

    着来当主持人嘛。不但能免费听,说不定回去台长还能给我加工资。”然后视线转向摄像机,真诚地说,“台长,看在我这么努力的份上,可不能忘了我日后的门票钱。”

    观众又是一阵哄笑。

    场面话说了一番,导演点头示意主持人,主持人这才慢慢转移话题,到了选手身上。

    “好,那就让我们的评委老师回到评委席。接下来的选手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把椅子还在原地,戚茹第一个坐在了右侧。

    素面朝天,一身朴素的校服,手指甲剪得干干净净,脚上穿着一双最普通的小白鞋,双腿微微张开架着一把二胡。她摸了摸琴头,拨了拨弦,微微闭眼,见导演和评委老师都点了头,右手微微动了。

    极度的低音作为开头,场面似乎很压抑,听的人心头沉闷。

    阳光被乌云遮住,淅沥沥的雨声响起,可才下了一阵又忽然放晴。教室钟埋头学习的学生抬起头来,被难题困住的脸上也忽然有了笑容。他合上了书本,撑着脑袋看窗外,看操场上欢快上体育课的学生,看远方的大学。

    二胡声音放慢,接连的慢弓似乎过了很久,又似乎只是一眨眼。宽阔的考场中,急促的铃声响起,有人交卷,有人匆忙补写。一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考试结束了。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在哭,有人在向楼底下扔书,有人抱着家长大笑。

    人生百态,从这二胡声中窥见一角。

    结尾是一阵轻快的马蹄声,打马远去,归来仍是少年。

    这首曲子很陌生,没人听过。评委席上的四位评委都微微皱起了眉头,做出一副苦恼的模样。要不是知道正式比赛前有一场彩排,戚茹还真以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演奏的是什么。

    台下的观众还在等着评委点评,却见台上左侧又多了一位老大爷。腰间别着一根笛子,一屁股坐下,才把笛子抽|出,手指按上笛孔。

    他放开了一根手指,然后两根,三根,全部松开后又忽然合上,开始一阵急促的花舌。

    江南风味的《姑苏行》似乎被他吹活了。寂静的园林里涌入一丝生气,秀美的风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漫步其间,怡然自得。

    现代化的舞台叫他这么一吹,似乎就变成了江南。缓缓的,慢节奏的生活,抛去了工作上的不顺心,抛去了尔虞我诈,心中只有自由,只有悠然。

    中间部分又忽然欢快起来,长街灯火通明,人流如织,嬉笑打闹声不绝于耳。一连串的叠音似乎完全难不倒老大爷,他吹的欢快,表情全是享受。

    结尾又慢了下来,一切重归于平静。

    两人演奏完都坐在原地,没有离开。身边就坐着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老大爷还能正常发挥,让人佩服。

    戚茹坐在一旁,面上只有淡淡的微笑,心下却佩服这位大爷。她听陆景行吹过姑苏行,两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陆景行在国外长大,江南园林在他心目中的印象比不上高大的教堂,吹出来的感觉自然不一样。

    技术是有了,却不雅,骨子里没有古代名士那种自然。

    而后来了第三位选手。弹琵琶的女老师的服装震惊全场。

    那是唐代的艺伎装。她面上□□略厚,额前有花钿,弯弯的柳叶眉,高耸的发髻,几乎让人以为自己穿越到了盛世大唐。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双素手随意一摆,曲调未成,却有满腔情绪流出。

    原来真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真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旋律忽然急促起来,凄然的怨气似乎化成了实质,让人感受到了绝望。似乎有人在哭,哭泣声却渐行渐远,直至无声。

    没人报幕,场下却无人不知这首曲的名字——琵琶行。

    三位选手都演奏完毕,等待评委的点评。

    观众们忘了鼓掌,待要想起鼓掌时,评委老师开口了。

    戚茹是第一个演奏的,点评自然也从她开始。

    “这首曲子是你自己写的?为什么想到要用原创曲,你对你自己的水平似乎太过自信了。”

    戚茹似乎没想到最先开口的人是渠义,说的话也如此咄咄逼人。但她早就在心中演练过了评委可能会问的问题,胸有成竹,于是答道:“其实不完全算是我的原创,我的师兄和我的师父都有提过细节上的建议。至于是否太过自信,我的答案是,并不。我只是想表达我在学校里体会过的,学长学姐正在体会的,未来的学弟学妹即将体验的校园生活。”

    “这期节目播出的时候,高考应该已经结束。我知道,世事总有不如意的时候,我想以一个学妹的身份来告诉高考的学子,他们很厉害。有勇气参加高考,去面对这样一场过独木桥的考试,就已经很厉害了。有很多人临门一脚,在高考前倒下。你们比他们强。至于考试结果,说重要也不重要。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不是吗?

    虽然很多人不屑于那句——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我是相信的。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相信。”

    长长的一段话,她说的有条有理。脸上带笑,内心却是黯然。

    她原本是打算在决赛上用林启光的曲子,难度高,又能秀技术,而且她也练得很熟。可就在那天,二中有学生被送进了医院。

    是一个高三的女学生。据说是因为高考前的压力太大,突然承受不住,从二楼教室跳了下来。腿倒是没事,右手却骨折了,高考无望。

    戚茹忽然想起,这一年的高考难度似乎挺大。虽然每年高考后都有高考失利者自杀的新闻传出,但这一年格外多。一中这样事故率极低的学校,这一年去世了三人。前世的她哪怕两耳不闻窗外事,都能从老师和同学的脸上感受到那种绝望。

    前世无法,现在,她想要帮一些人,哪怕只有一个。也许这没什么用处,可万一呢?

    渠义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戚茹选这首曲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她是来拿冠军的,她来参加比赛是有目的的。所以在想出了主旋律之后,还请林启光和陆景行帮忙完善。可以说,技术和难度放在二胡曲里,都是有看点的。

    接下来是点评那位老大爷。老大爷本是农民,按理来说骨子里应该没有那种雅致。可偏偏就由他展示出了这种温婉的水乡气质,与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不符。

    “我们祖上也出过大官,出过大商人,苏州我没去过,但太爷爷在临安有一个小园林。我小时候去过,现在归了政府,可那之前却是我家。我读书少,但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少,多少也感受过你们所谓的气质……”

    言谈之间倒是不像个农民了。

    最惊艳的还属弹琵琶的那位。

    她竟然当场背出了一

    分卷阅读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