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转运六零末 作者:暗墨沉香

    分卷阅读73

    接抱儿子走人。

    原来,周庆喜把刚刚路上发生的事给赵春兰说了。

    周庆喜说完还抱怨:“幸亏把小五送给了二婶,不然养大就是个业障!”

    周庆喜恼完周娇,还继续埋汰:“我给你说,这闺女被二婶惯得真不懂事。我好心提点她两句,让她不要跟男同志走得太近,她竟然不搭理我,直接掉脸走人。”

    赵春兰:“你管那么多闲事干嘛?闺女都送给人家了,就归二婶管。我看你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接着,赵春兰转了话音:“不过,这娇娇也是,你好心说她两句,她就应该好好听着,以后注意点。你还不是为了她好!”

    周红听了忍不住说:“娇娇跟那个男知青是偶然碰到的吧,爸冷不丁说那种话,她当然不高兴了。”

    虽然周娇是送出去的妹妹,但周红一直关心这个妹妹。在周红心里,某方面还是偏向周娇这边。

    其实有时周红很不理解父母的想法,家里不是没能力养小妹,干嘛把五妹送人?就算他们想要儿子,也用不着把亲闺女送人啊?

    况且他们家条件不算差,又不是养不活小妹。

    周红对爸妈送走小妹的事一直心存芥蒂。尤其是她有了孩子后,更不理解他们的做法。

    叫她就不舍得,就算生的是闺女,那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哪能说送就送?就算大人累死累活,也要把自家孩子拉扯大。

    “还不是梨花那闺女说,小五跟那个男知青说话热络。你是没看见,那个男知青带着小五一直骑在前面,我死活都追不上。他俩要是没事,咋不等我一起走?”周庆喜不满地反驳。

    周庆喜习惯叫周娇为小五。一看在他心里,周娇就不太重要,才会用数字代替名字。

    周红想说:就算真有啥,你也管不着!

    周红知道,小妹一直对爸妈有心结,哪里会听爸妈的话。爸爸当着梨花的面这样说小妹,一点都没给小妹留面子。叫她遇到这种情况,她也会恼。

    “你爸还不是为她好。你说也是,她一个姑娘家,跟男的走那么近干嘛?”赵春兰显然是把丈夫的话听进去,站在丈夫这边。

    周红最烦这点了,爸妈听风就是雨,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做错,就开始说教。

    “妈,娇娇是二奶奶养大的,人家肯定不愿意听你俩的,以后你俩还是别多操闲心了。”周红忍不住说。

    “也是,就算她惹出乱子,也牵连不到咱家,以后不管她!”赵春兰抱着儿子,满足地说:“还是我儿子省心,长大自己能有本事领个媳妇回来就好了,那样根本不用我费心再给他张罗媳妇……”

    周红一听她妈这样说,忍不住移开眼。她对爸妈不满,是因为爸妈根本不拿小妹当回事。就算偶尔想起来管管,也不过是一时兴起。

    去年赵春兰不是难产,幸亏得周娇的提醒,才住院生的孩子吗?

    事后,周红略微给赵春兰这当妈的提了提。其实,她是好心,想让小妹在她妈心中增加点分量,以后能对小妹好点。

    可是,显然她妈依旧没有把小妹太当回事。

    这会周红见亲妈对小妹的态度依旧不冷不热,周红不由冷了心肠。

    现在爸妈只看重儿子,也许以后她们几个外嫁闺女就得靠边站了,在娘家都没有一点地位。

    想到这,周红说:“妈,天不早了,我带孩子回去了。”

    赵春兰根本没有挽留闺女和外甥吃饭,直接说:“早点走吧,省得天黑了,还得再送你们。”

    周红想想以前的待遇,再看看现在,一对比,就看出了差别。

    她生气地抱起儿子,扭头就出了娘家门。

    周庆喜从茅房出来后,一看大闺女走了,就问:“小红走了吗,怎么没留她们吃饭再走?”

    周庆喜是个男人,心大些,吃吃喝喝这小小事不放在心上。

    赵春兰是当家女人,比较会算计,“小红婆家又不远,回家吃饭有啥,吃婆家也是应该的。现在不比以前了,有好吃的都得给蛋蛋留着。当我没看到她脸色不好,嫌我没拿出麦乳精给她孩子喝。我就是小气,这么精贵的麦乳精,不想便宜外甥,怎么了?我有了儿子,自然是先顾着儿子这头。”

    原来,赵春兰心里不是没数,她早把一切看到眼里。

    “那也得让她娘俩吃了饭再走。”周庆喜觉得闺女回来连顿饭都混不上,人家知道了面子上不好看。

    闺女总归是自己的孩子,养了多年,周庆喜没那么狠心,说不管就一点不管。不像他对胡寡妇,他这边彻底断了联系,不再把钱往外扔,准备有钱给儿子买好东西,或攒下都留给儿子。

    “她不高兴,我还不高兴伺候她娘俩呢。回婆家吃去吧,那里才是她们该呆的地。”

    周红落下东西,忘了给儿子拿小木枪,又返回来,正好听到她妈这样说话,气得她木枪都没要,直接回了婆家。

    周红还一时赌气,再也不回娘家了!

    赵春兰跟周庆喜正在说话,没注意门外的动静。因为农村人都穿布底鞋,走在土路上,只要不是太重的脚步声,一般很难听到动静。

    赵春兰嘱咐周庆喜:“以后你少管小五的闲事。还有,别把今天的事往外说,省得传出闲话。”

    她怕扯出事来,对周娇名声不好。

    毕竟农村人重视女孩的名声。尤其是闺女出嫁结婚前,婆家通常会到村里打听闺女的名声。

    也许赵春兰是想起大闺女的话,知道周娇做的那个梦救了她,她才会这样嘱咐。

    不过,赵春兰没把功劳都往周娇身上推,而是觉得她自己会盘算,才下决心去医院生孩子,这才救了自己一名。所以,赵春兰是把大部分功劳按到自己身上。

    “我一个大老爷们,能跟谁扯这种闲事。要不是看她是咱们生的,我才懒得管。”周庆喜撇撇嘴说。

    夫妻俩闲聊几句,就把这事放下了。

    周娇回到家后,苏云秀已经下工,她笑着问:“娇娇,今天怎么回来早,是不是学校放学早?”

    上周,孙女回来时天不早了。这次好像比往常早点。

    “不是,我跟梨花回来时,遇到那谁和知青点的谢大哥,他俩一人骑一辆车子,把我和梨花捎回来的。”

    那谁就是指周庆喜。

    苏云秀不傻,一听就听出来。

    作为抱养周娇的奶奶,她不反对周娇亲近周家姐妹;可是见到周娇不亲近亲爹亲妈,她心里还是忍不住有点高兴。

    这说明周娇跟她亲,生恩不及养恩重,看来老话没说错。

    苏云秀问:“那是知青点的小谢送你回来的?”

    “嗯。”周娇应了声,上前抱住奶奶的胳膊,拉着她往屋里去。

    “这孩子不错,你大爷爷还经常夸奖他

    分卷阅读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