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

      我家娘子比我帅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卷阅读253

    他忙完之后再来跟向南喝酒。

    长青帮的问题就这般无声无息的解决了,向南这才能放开了手脚的做事儿。

    第130章 准备工作

    向南这边, 宣传队招新一直没有进展, 最后向南还是找上了光杆司令兼职宣传队队长恭依教谕。

    “恭依, 不是我不努力,实在是没人愿意来,你给想想办法呗。”

    自从那一日在宗卷室跟恭依教谕说了宣传队上山的事儿, 恭依教谕瞬间爆发出近乎狂热的激情, 几乎每天都要板着脸跑来找向南完善计划书。

    甚至连以后对包括苗族在内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都追问向南给出完善的细节计划书, 并且还要向南一再保证这些政策能够变成现实。

    那时候的恭依教谕简直就是唐僧附体,一开始向南还能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对待, 可到了后来真的真的不是向南不想认真啊,是真的一看到恭依教谕那张棺材脸就忍不住身理加心理性头疼恶心晕眩……

    这种情况下向南也迅速跟恭依教谕熟悉起来,直接老毛病犯了的叫恭依教谕为“恭依”, 恭依教谕死鱼眼盯了向南半晌, 最后决定无视,不过这无视在向南看来就是默认了。

    眼看着新的一年第一个月都要结束了, 向南着急啊,只能主动找上了恭依教谕。

    此时恭依教谕正在埋头写着什么,听见向南一进门就吐露的抱怨不为所动。向南伸头看了看, 是恭依教谕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将汉人的书籍用他们苗族的文字誊写下来, 向南知道恭依教谕比谁都渴望改善苗族的生活。

    向南叹了口气,背着手也没打扰对方,转身踱步在书架旁,最后抽出一本已经译完的苗语书籍。

    “大人这般公然贴公告找人, 自然是不会有人上门。”

    恭依教谕写完一小段,小心的放下小号毛笔,将写好的纸张轻轻的吹了吹,而后放到一边晾晒墨迹。

    向南不明所以的放下手上才翻开的书,皱着眉上前询问,“恭依为何这么说?”

    当初他在大山县可是就靠着这一招凑足了数百人,无论是挖井队还是修路队宣传队,甚至连制药厂和矿场招聘工人都是跑到县衙外公告栏贴通告。

    向南将这些告诉恭依教谕,恭依教谕叹了口气,“大人这些功绩自是叫属下佩服,不过武陟县与大山县最大的不同便是,这里的人生活过得去,且人口成分复杂,在二十多种少数民族中,最主要的也是汉苗矛盾。”

    武陟县也不是一开始就是朝廷的属地,苗人作为原著居民,祖上自然是受到过入侵者的屠杀。

    而后一朝朝一代代,虽然已经过去上百年,可苗人对汉人的抵触已经固化,而汉人因为对苗人的不了解以及一些口口相传的说法,也将苗人传成了茹毛饮血甚至能杀了误入山寨的汉人炖了吃肉的野蛮形象。

    而在苗人长辈的口中,汉人也成了奸诈阴毒的毒蛇,比蛊苗黑庙都还要可怕无数倍。

    这是牢不可破的坚冰,向南现在突然贴告示说要招宣传队的人上山深入苗人的山寨,对于老百姓来说不就是在招那种活不下去只能拿命去换那点月俸的人么?

    武陟县有山有水,气候宜人,再加上人口算不上多,即便是可耕地少,可一年四季即便是靠山靠水也能勉强糊弄肚子,谁愿意真个卖命。

    虽然公告上说了进了宣传队每年有各种福利,可第一个月怕是上一趟山寨就下不来了,这些还有啥意义?

    向南听恭依教谕这么一说,顿时恍然,懊恼的抬手拍了拍脑门,“可不是么,之前我还想着要顾忌百姓民族不同的问题,可等到这茬上却一时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倒是干了一件大蠢事。”

    也是在大山县那边做事太顺风顺水了,向南现在都要怀疑皇上把他扔到这里来是不是就有这么一个意思。

    当初大山县便是太守都能信赖依靠,现在向南到了这边,却是因为天高皇帝远没了能打小报告的金大腿,东云郡太守也是靠不住的。

    到了武陟县甚至还因为长青帮而导致向南一开始的工作都不敢大开大合的搞。

    被恭依教谕一语点破,向南这会儿思维也转过来了,最后将视线盯在了恭依教谕身上,“恭依,这事儿可是大事,你身为苗人可要跟我一起,为将来苗汉共同繁荣做努力。无论是苗族还是汉族甚至白族黎族,无论什么民族,咱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大业人。”

    “出京之前我跟皇上聊过这个事儿,皇上也说,天下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应当一视同仁,不能我们汉人日子越过越好了,你们却还在山上过着一百多年前的那种日子。”

    “现在咱们皇上能有这个心还好,若是以后苗族遇见别的没啥耐心又没这么好心的统治者,怕是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恭依教谕板着脸听了许久,最后眼睛亮晶晶的扔下手上的翻译之事,主动包揽了宣传队队员招揽的事儿。

    “记住啊,人一定要性子好有耐心亲和力够高,另外还要对苗族有认同感,等人找够了咱们还要提前让他们学习苗语。”

    成功将这事儿甩出去的向南美滋滋的背着手回后院找媳妇儿去了,以前在大山县的时候成天忙得比狗都还不如,现在到了武陟县却是挺悠闲的。

    为了更悠闲,向南正在努力将壬县丞训练成万能县丞,普通公务都交给了壬县丞。

    二月二龙抬头,跟北肃郡三月化雪之后才春耕不同,东云郡处于亚热带,有丰沛的降雨以及热量,可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种地。

    今年向南带了土豆来,向南自己自是通过曾经的三当家现在的长春帮帮助雄戚在武陟县郊外买了一座百来亩的中型庄子作为试验田,另外也在县城外购置了十亩地作为露天可参观试验田。

    当然,现在武陟县的乡亲们对向南这一套还很陌生,且这里的人或许是因为长期的民族不融洽,便是普通老百姓都更有警惕性,并没有像大山县老百姓那般热情朴实。

    向南这露天试验田折腾了大半个月种下去一堆在武陟县百姓看来着实古怪的东西,可大家伙也就是暗地里嘀咕,却没有多少人敢上来围观。

    向南也知道这种情况不是一日就能改变的,只踏踏实实的按捺心性慢慢做自己该做的。

    武陟县自然不需要设置温室大棚,这也让向南以前想种的东西想做的实验有了更好的温床。

    这回除了红薯土豆山芋花生,向南还尝试着将这两年周子才和皇上陆陆续续给他找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种子都给划了小块地方单独给种了。

    为了能更好的分辨哪儿是什么,向南还拉着恭依教谕给画了种子的原本模样在纸上,然后让匠人刻在圆滑的石块上,石块就摆放在

    分卷阅读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