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

      我家娘子比我帅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卷阅读244

    听话办事,若是有不懂的也别自己拿主意自作聪明,只管来问大人就好了。

    壬县丞哪怕是始终要讨好向南,此时也不由自主放松了不少,脸上的笑都显得更恳切了,对向南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连员外乃是武陟县最大的地主,家里良田数百亩,佣给农户种却是租子低得很,一般地主都是收五成,连员外却只收三成,每年青黄不接之时还会在县城门口外搭了棚子给人施粥……”

    “县城里粮食铺子也就十几家,做买卖也十分实诚,约莫十年前咱们这里闹了一回洪涝,几乎可以说是颗粒无收,连员外一家无偿捐献了许多粮食帮助县衙救济老百姓,还免了一年的地租,那一年不少人都在家里为连员外立了长生牌坊,为连员外早晚不辍上香祈福。”

    向南恍然,满是感慨道,“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大善人,实乃咱们武陟县之福。这连员外家里可有什么亲眷?”

    壬县丞显然对于向南这样的感慨很是高兴,甚至有一种自己这地儿有连员外这等难得一见的大善人而带着点骄傲自豪。

    “连员外娶有一妻两妾,五个闺女两个儿子,一个乃正妻所生的大公子,如今已十九,去年才娶的妻,目前还没有孕育子嗣。另外一个就是二姨娘所生的七公子,今年三月才过了十岁生辰,除了一个已经定亲待嫁的六小姐,其他的小姐都已经嫁人。”

    “连员外还有一位兄弟连二老爷,平日里帮连员外查查账收收租子之类的,两人老母亲几年前就去世了,不过连员外念及兄弟立不住门户,并没有分家。”

    “连二老爷后院就比较乱了,正妻去年被活活气死,现在还没续弦,另有十三房小妾,可惜也不知是何缘由,连二老爷如今也有四十多了,只比连员外小三岁,却膝下空虚没有一个子嗣……”

    向南当做八卦消息的听着,也没表现出别的。

    壬县丞看着时间也不算早了,八卦完连员外家的事儿,壬县丞提议自己带路领着向南他们去街上转转,慢悠悠走过去,一会儿到了太白楼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向南倒是没啥要故意迟到给人摆谱的意思,十分随和的点头应了壬县丞的话,这倒是又叫壬县丞高兴了一阵,觉得这是大人接收到他的示好,目前对他印象不错。

    只要不出意外,看来他也能顺利钻入大人麾下,沾点光得些好处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第126章 长青帮

    虽然已经是下午了, 且今日也不是大集小集, 可街上人还是不少, 有与壬县丞相熟的人在路上遇见了自是上来打了招呼。

    甚至还有掌柜的瞧见了从店里笑盈盈的迎出来跟壬县丞打招呼,壬县丞顺便就将向南给介绍了一番,对方自是又跟向南寒暄了几句。

    没想到壬县丞虽然人长得刻薄, 马长脸方下巴小眼睛大鼻子薄嘴唇的, 可看起来平日里还挺好交友的。

    虽然因着向南的身份此时显得有些拘谨客套, 可向南还是能看出来,这些上来打招呼的人跟壬县丞平日里私交也不错。

    而壬县丞转头跟向南介绍的时候也半点没有添加别的坏话, 都是说的这些人如何大方义气如何诚实勤劳。

    一时间向南倒觉得自己第一眼见到壬县丞就给他贴的标签有失偏颇了,说不定壬县丞本身特有的圆滑谄媚气质只是外表呢,就跟行之兄一笑就特猥琐是一个道理。

    当然, 向南此时也就是随便一想, 每个人都有多面性,不能说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只能说他对于你来说是好还是坏,对向南来说,就是可用与不可用。

    武陟县共有七八条街, 主街正是县衙所在的矛头街, 县衙在北端, 半环形往西为县城城门口,矛头街南边儿斜三角处则为武陟县最大的书院武德书院。

    另外学堂有十来家,不过都是比较小规模的可以说是家庭式的学堂。

    整体来说,武陟县街道呈井字形, 中间穿插数条街道,县衙在井字左头,书院在井字右尾,富人区在井字前口,贫民区在井字后口,也算是泾渭分明了。

    值得一提的是,县城里几乎没有定居落户的少数民族。

    这就叫向南有些头疼了,毕竟皇上的意思就是希望他能来这边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不过今日是他才过来的第一天,向南也暂且不算着急。

    随着壬县丞一路听一路看,有过来跟壬县丞打招呼并且想要跟他搭话的人,向南也态度宽和的笑着跟人随口聊几句。

    这些都是他治下百姓,既然已经接了任命文书做了武陟县县令,他向南就是这些人的父母官了,自当是要对这些百姓负责,不说要搞什么经济建设,至少要为他们担起一片天。

    说是逛逛其实也就是慢慢走来,绕了一条街往书院那边走了走,太白楼在井字口下,位于书院附近,也算是附庸风雅,临江而立,是一栋三层建筑。

    壬县丞他们请向南,自然是在三楼的天字间,虽然向南去的时候也才是傍晚,天边太阳刚刚落了一半到山下。

    不过等向南上楼的时候做东的几人都已经到了,应该是壬县丞之前就已经派人通知了其他人。

    房间里的朶文书李账房闻衙头见了向南自是恭敬的跟向南行了礼,等这三人起身之后,连员外这才笑呵呵的单独跟向南躬身行礼,“大人肯赏光,草民这太白楼可就真有了几分太白之气了,若是大人不介意,一会儿可否请大人为草民这太白楼题诗一首以作纪念?”

    这话说得向南顿时十分公私不分的对连员外稍稍有点拉低印象分啦,题诗什么的真的挺难为人的,这让向南想起了几年前自己被作诗支配的恐惧感。

    向南也不硬着头皮撑面子,十分光棍的摆摆手笑道,“连员外这个请求本官今日还真没办法答应,实不相瞒本官最不擅长的就是吟诗作对,当年科考也是承蒙皇上恩典,这才得以入了恩科进士,等同进士出身。”

    这话一说,房间里安静了半秒,一直吊着眼尾的闻衙头还意外的撩着眼皮子多看了向南一眼。

    好在大家确定向南确实对这番话没有任何别的深意,壬县丞打着哈哈说起自己当年科考时的囧事来打破了这种尴尬,连员外也摸着肚子呵呵的笑,“在草民看来,能读书科考的读书人就已经足够让人羡慕啦。”

    连员外是商户,若不是他因为修桥铺路做善事破例被某一任还算有良心的县令给提成了员外,此时见到向南这个县令,哪怕他就是太白楼的老板,今儿他也是要双膝跪地额头触地的给向南行跪拜礼,那是一种在所有人面前低人一等的象征。

    所以连员外说这个话也完全没有问题,还顺带捧了在场除了闻衙头以外的所有读书人。

    分卷阅读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