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我家娘子比我帅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卷阅读211

    地之后他这东西确实好使,然后他们村的里正看见了又细细的上门好一番询问,随后就捣鼓着往县衙那边禀报了。

    向南这般重视这个弯弯扭扭的耕牛犁耙也叫里正吃惊得很,当初他也就是想着大人之前不是号召大家要创那啥嘛。

    词汇他不记得了,反正就是要把旧东西改成更好用的新东西。

    大人为了他们又干这个又干那个的,里正也希望能在大人面前叫他们村出回风头得个好印象,倒是没想到居然真就把大人本人都给请来了。

    向南到了村里先就说明了来意,然后又到老农家看了看那个耙犁,最后又跟老农聊了半天,态度温和,请教老农很多老一辈种地人的经验。

    “像老人家这样有经验又敢于打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人,实在是咱们大山县甚至北肃郡的福气。老人家且放心,这曲辕犁本官且叫人画了图纸往皇上那里送去,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咱们大业朝所有种地的老百姓都能用上这样的耙犁呢!”

    虽然在向南看来这曲辕犁就是杠杆与曲面卸力的原理,可老农他们可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完全靠着自己的经验与平日里的观察尝试做出来的,向南看着老农越发敬佩。

    围观的乡亲们顿时霍然嗡嗡作响,被两个儿子撑着腰杆子坐在向南对面的老农这下子是真的浑身都发软了。

    俩儿子也腿软,不过好歹下意识的还知道将往地下倒的老爹给架住。

    “啥、啥?还要让皇上知道?还要让全天下种地的人都用?”

    老农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向南都担心这老人家会不会吓出啥病直接蹬腿走了。

    好在种了一辈子地了,老农身体健康得令他自己都绝望,你说说这时候晕过去多好啊,假装自己在做美梦,可想晕都晕不过去啊!

    一旁的里正也是吧嗒将手上的烟杆子都摔地上了,要是平时里正可不得心疼坏了,这时候却完全顾不上去捡,甚至还往前跨了一步结结实实的踩到了烟杆子上面也不知道,“大人,这、这真要给皇上禀报?”

    天老爷哎,他真的只是想报答大人顺便再给自己的村子刷一刷存在感,万万没想到这存在感都要刷到皇上面前去啦!

    围观的人震惊之后就是莫名的亢奋,想想看啊,他们这个嘎达村的名字都要叫皇上知道了,甚至以后全国种地的人都要知道他们嘎达村儿的老刘头。

    “说不定还能写进邸报里呢!”

    “嘁,这有什么稀罕的,咱刘爷爷这事儿要真是全国种地的都用上了,那史官手上的笔都要写咱们嘎达村哩。”

    有两个在县城大河书院里上了两年学的后生更懂一些,此时也是与有荣焉的跟街坊四邻说叨这事儿。

    当初他们刚读书的时候学堂里好些个对种地庄稼户各种鄙夷轻视的,还因此对他们俩排挤不搭理,两人也不是那志向高远想要考取啥功名的人,就想着读两年书能写文能识字就去外面找点营生奉养父母娶妻生子。

    现在他们村里的种地老把式狠狠出了一回名,两人嘴上跟大家说着话,心里已经开始打起了腹稿,就等着明儿回了书院要如何炫耀炫耀。

    怎么样,他们村种地种了一辈子的老爷子耕地都耕得名声传到皇上那里去了,以后还要让全大业朝种地的人全都口口相传说起他们村的某某人,这可真是谁也比不上的荣耀了。

    向南又跟老刘头说了会儿话,又鼓励了大家,“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大家伙即便是家里喂鸡种花缝衣裳织布的人,只要平日里多去思考总结琢磨并且勇于尝试,说不定就能做出非同一般的事来。”

    “到时候若是叫大业朝的老百姓都得利了,不说皇上亲自提笔赞赏,便是史官都能记大家一笔,到时候你们可就是名传青史的人了。”

    “想想看几百年后甚至数千年后都有读书人翻着这本史书念叨着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发明了什么改良了什么,为大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到时候跟你们一个姓的人怕是都要上赶着认你们当祖宗啦!”

    一番话说得大家是激动又欢乐,大家脸都笑僵了也不足以表达出自己内心激动高昂的情绪,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大家纷纷鼓起掌来,向南也跟着鼓掌,含笑宣布要给老刘头家的奖励。

    之前大家就看见了,可亲耳听见向南宣布大家伙还是一阵激动。

    老刘头一家得了一头耕牛,另外向南看过他们的房子之后还承诺回去就派人来给他们家修砖瓦大房子,免费的!

    另外就是二十两银子的奖励。

    这个银子是县衙给予的奖励,至于上面郡城以及京城的奖励,肯定是要后面再抵达的。

    这事儿向南肯定是要帮老刘头争取的,这样才能激发大家的创造激情,想想看在自己擅长的一方面做出点成就就能像老刘头一家这样一夜之间飞黄腾达住新房得巨款,还跟衙门的人搭上了关系。

    可以想象以后但凡老刘头有什么事要求到向南那里,向南肯定是要亲自接见并且妥善安排的。

    向南嘉奖了老刘头之后又跟大家闲聊了半下午,傍晚之前离开了嘎达村往县城赶,等到第二天,水月乡嘎达村老刘头曲辕犁事件跟长了翅膀似的迅速传扬开了。

    便是乡长亭长里长三人都因为老刘头而得到了县衙那边正式发函嘉奖鼓励,虽然没啥实质性的奖励,可一来这老刘头的曲辕犁他们还真没有半点功劳,有功劳的顶多就是往上禀报的里长。

    二来能在向南那里挂名,他们也是美滋滋的,以后有好事儿了县衙那边肯定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这不就是货真价实的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么?

    听说老刘头这事儿还要往皇上面前报,乡长亭长纷纷拎着礼物去了老刘头那里说了一阵话,无外乎就是赞扬以及鼓励。

    一开始老刘头一家突然被惊喜砸中,被人这样那样的吹捧,晕乎乎的也生出点膨胀感了,可等到不久之后听说大人研制出了一种新式水车,能让大家陪着着地下水井灌溉地里的庄稼。

    想想自己不过是为了自己种地省点力气折腾出来的犁耙,他们家得了多少好处?再想想大人从去年来了大山县为大家做了多少事,得到的也不过是大家嘴上的敬佩,却没有啥实质性的奖励,这一刻老刘头是羞愧的。

    大人不是大山县的人,却时时刻刻在无偿的为大山县做贡献,而他祖祖辈辈都是大山县的人,这会儿就是做出一点成就居然就膨胀得不行了,想想前段时间自己一家子的想法做法,老刘头回家之后找来了两个儿子儿媳,甚至连几个孙子孙女都叫了回来。

    大家一起关起门来开了个会,老刘头说了很多很多,最后刘家沉默了。

    打开门之后,老刘头带着两个儿子去找了里正,表

    分卷阅读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