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我家娘子比我帅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卷阅读73

    比格,暗暗希望自己能尽快找到一位名师,在及冠之时能有名师取字,嗯一定要取个一听就特拉风的那种字。

    拜师这事儿若不是苗大人说起,向南根本就没想到,毕竟一开始他的志向就那么短浅,不过即便是苗大人提了向南也没觉得自己能拜个啥名师,毕竟他觉得自己资质不行,家境出生也在那里摆着。

    家境出身不能约束一个人的终身成就,可是在刚起步的时候它却能约束一个人的人脉资源。

    向南暂且还没想那么多,顶多到时候找不到师傅就死乞白赖的缠着苗大人当他师傅呗,苗大人那满肚子学问已经是向南仰望的程度了。

    肘子兄扒拉这墙边热情的打了招呼,向南自然是高兴的回了个早上好,“昨晚是行之兄那边点了驱蚊的熏香么?味道挺好闻不说,驱蚊还挺厉害的,倒是叫我占了个光一夜好眠。”

    向南说自己一夜好眠,周子才揉了揉眼见看了看,果然向南起色很好,看着还很清爽,顿时纳罕道,“阿南怎的这般有精神?这号房忒的狭窄了,比之我房间里放恭桶的角落还要窄,我现在浑身上下都酸痛得很。”

    于是向南十分热情的建议周子才赶紧趁着现在大家都还没醒,去出恭的时候去那水缸边洗洗脸收拾一下自己。

    周子才觉得自己一晚上没洗澡,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得很,虽然只能洗个脸,可也总比没得洗更强,于是也不打瞌睡了,赶紧谢了向南,自己一溜烟的钻出了号房跑去领牌出恭去了。

    一直没啥响动的左边过了片刻也悉悉索索的有了动静,向南闲来无事好奇的伸头去看,正瞅见那小少年撅着屁股钻木板。

    小少年蹲在地上抬眼就对上了向南满是好奇的双眼,顿时脸上一热,又瞪了一眼向南这才钻出来站起身一派正经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而后抬脚想要走,突然想起了什么,小少年扭头朝向南哼了一声,“昨晚驱蚊的熏香我也有烧。”

    然后少年就又哼了一声扭头双手往腰后一背抬头挺胸的走了,既然他昨晚也烧了驱蚊的熏香,那现在他听了向南的话也去洗个脸就不算是占便宜了吧?

    听到小少年说话向南才想明白为何这哼哼少年昨天明明想说话下一秒又闭了嘴,因为对方正处于变嗓期,一口公鸭嗓一出腔就完全破坏了他努力想要营造出来的形象。

    向南很不厚道的笑了,然后觉得这假装正经小大人的哼哼少年还挺可爱的。

    想法一转变,向南就觉得左边这号房里的小少年也挺逗的,比如说每回他跟周子才嘀嘀咕咕说着话的时候左边那墙边必定会露出小半个黑黝黝的头顶。

    向南抬手戳了戳周子文,两人故意停了说话声一致看向左边,估计是发现向南他们突然不说话了有点奇怪,正竖着耳朵听墙角的少年忍不住露出眼睛瞅了瞅,于是正好对上两双满是戏谑的眼睛里。

    虽是戏谑,可还是能看出这是善意的笑,被抓了个正着,少年愣了愣,然后白嫩的脸上顿时一红,这回是哼都不好意思哼一声了,直接缩了脖子消失在墙后。

    能让向南跟周子才说话的时间其实也不多,四点多的时候向南醒来,等周子才跟左边少年出恭回来,考场里其他号房的人也陆陆续续的醒来了。

    过了一会儿还有一刻钟就到五点的时候又来了一队巡逻的衙役提醒大家做准备,向南伸着脖子看了看,这队人里没有昨日那名衙役大哥,想来今天是换班了。

    想想也是,要是今天还要上班,那也忒不人道了吧,一个郡城还不至于这么缺人。

    一刻钟之后时间到了,昨日那位考官又带着巡逻小队身边跟了个敲小锣的小吏溜溜达达又来考场走了一回。

    周子才说这个考官是今年补录主考官之一,别看长相不起眼,其实是翰林院里出来的,牛着呢。

    不过那脾气不行,估计这回下来负责岁试又是被“下放”的。

    经周子才这么一说,向南再看见这位小胡子大叔顿时就觉得那头顶都有个散发着墨香的光环。

    入翰林被称为“点翰林”,可那真是光宗耀祖的事,比之考了状元都还要叫人羡慕,毕竟状元每一次科举都会有,能入翰林的人却不是每三年都能有。

    周子才知道这么多向南也没想到别的,单纯就是去在这位小胡子主考官巡视的时候抓紧时间仰视了一回这个时代文人楷模,然后等着考卷发下来,向南就乖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抓紧时间审题。

    先前苗大人跟他分析的邸报时事的时候就说过了,去岁江南洪涝北方干旱,导致粮食欠收,虽然向南所在的类似于现代四川的吴越郡没受多大影响,可对于大业朝来说还是受损严重的。

    毕竟江南产水稻粮食,北方产棉花等物,都是两个重要的农业区域,受此自然灾害的影响,一直到今年大业内部经济发展都呈现一种无精打采的颓势。

    苗大人觉得去年才发生了这件事,今年三月院试的时候很多人押题觉得策问会跟这个有关,结果猜错了,那么很可能七月补考的时候会用这个。

    倒是不曾想还真叫苗大人给猜中了,可见苗大人做官十来年一直没有落下分析历年考卷还是有点收获的,却是叫向南捡了个大便宜。

    今天一天的时间里除了一篇关于旱涝灾害为主题的策问以外,还有一篇杂文需要写,这就是俗称的大作文小作文。

    杂文没有限制,自己选个主题自由发挥即可,一般人都会选择一篇能够尽显本身才华的一方面来写杂文。

    向南想了想没想出啥,总不能写一篇动力方面的理论与实验过程上去吧?所以向南十分宽心的暂且将杂文搁置在一边,拿了草稿纸先罗列了一些自己要写的要点。

    这就跟高中地理考试一样,提起旱涝自然灾害,首先就要抓住几个给分点,然后再补充说明拓展一下。

    不过好歹这几个月读书背书还是有了那么点进步,向南好歹知道要尽量让自己的遣词能更有内涵高雅一点,不要全篇小白文。

    事实上堵不如疏什么的,这种事古代治水的人早就知道了,像是大工程的改道分支之类的,至于定期清理河堤淤沙,这个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了。

    向南挑挑拣拣,最后选出一些能用的,又思索着这个世界比较有名的跟治水有关的历史事件,到时候写上去分析一番点出优缺点列出补全之策……

    大致性写了一篇白文底稿,向南又转而开始考虑其旱灾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在古代真的是十分难以解决的,毕竟现代还有人工降雨南水北调之类的,古代要修一条横跨南北的运河,那工程量真的是难以想象的。

    最后向南想来想去竟是只有往地下水层打主意。

    当然,这个只能

    分卷阅读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