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

      大唐诗圣 作者:北徙君

    分卷阅读30

    ,因此车上只有四个人乘坐,车夫也不要了——杜蘅是驴子成精,天生就会和这些家畜进行交流,只需要他和那头牛用神思沟通,牛就自动按照路线走了起来。

    杜蘅坐在车头,一边赶牛一边念念有词:“牛啊牛,多亏你拉我们一程,不然我也要下去和你一起拉人了。”

    高适奇道:“他这话什么意思?子美你什么时候招了这么一个灵秀的小书童?”

    杜甫便将杜蘅的来历简单说了一遍,听得高适啧啧称奇:“天下竟然有这些奇怪之事,看来我也要跟着诗仙走,这样沿途经历不知道要有趣多少。”

    毕胜这个时候从乐器里化作一道若有似无的紫烟飞了出来,绕着杜蘅转了一圈,然后变成巴掌大的半透明紫色小人坐在牛背上,摇头晃脑道:“奇怪,我看你并不像驴子修炼成的啊?”

    杜蘅笑道:“哪里不像了?”

    毕胜板着手指头说:“外貌不像,气度不像,连行为做派也不像。”

    这个时候卿平也变成一个青色小人飞了出来,直接停在杜蘅的袖子上。

    “剑兄,你就不觉得杜蘅不像驴子吗?”毕胜犹自问道。

    杜蘅摇了摇头,暗地里想,他是人穿越成驴子,又不是天生的专业做驴,当然没得几分神似形似了。

    卿平对于杜蘅原型究竟哪里不像驴子没什么兴趣,他淡然道:“管他是什么,杜蘅不就是杜蘅吗?”

    听到这句话,杜蘅心里一暖,连忙朝着卿平小人,脸上绽放出一个动人的笑容。

    “切。”毕胜转头看向远方,“歪腻得很,看着眼烦。”

    作者有话要说:  网页版居然刷不开了什么情况

    用app更新好不习惯

    ☆、凤凰台 六

    芒砀山是平原千里沃土上的奇峰突起的一座大山,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是一处风水宝地,除了汉代的诸位梁王都葬于山中之外,推翻秦朝统治的起义军领袖便埋葬于此,更是相传当初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地方。

    由于临近黄河,芒砀山周围水系丰富,砀水、获水、谷水、睢水、泡水交错纵横,山脚下环绕着薛湖、沛泽、孟渚泽、沙泽等各个大小不一的湖泊沼泽。

    在这些水域盛产一种可以用来制作砚台的文石,当杜蘅赶着牛车经过一处文石塘的时候,正好看到一队采石工拉着纤绳压着塘边小路走去。

    那艘船上装着沉甸甸的文石,吃水线已经到了船舷边缘,而拉船的人衣衫褴褛,尽管快到冬天了,他们还穿得很单薄,有些人只着草鞋,还有些干脆打赤脚。

    塘里的水因为长期采石,石粉混入水中,变得非常浑浊,不能饮用,那些人虽然拖得满头大汗,却连一口水也没有。

    杜甫透过车窗看到这番景象,心中悲悯,就拿了水袋从车上跳下来,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前:“这位老伯,我看你们走得很累了,为何不停下来喝一口水?”

    老伯摇了摇头说:“拖船是苦营生,都已经那般重了,身边便没有带水,这塘里的水不能喝。”

    杜甫连忙将水袋的木塞拔下来,递给老伯:“我这里还有一些水,多少喝点吧。”

    老伯便也不再推辞,结果水袋喝了几口,润泽干裂的嘴唇,递还给杜甫道:“谢谢好心的小郎君。”

    杜蘅摸了摸牛背,示意它不快不慢地沿着路走,自己则下车,学着杜甫给那些采石工送水,李白和高适也下车照样做了。

    一时间这队人里大部分都润了喉咙,因此也开始健谈起来,他们一边拉着船一边问:“几位看打扮是读书人吧?来芒砀山访古来了?”

    老伯也说:“你们要去哪里,我可以给你们指路。”

    杜甫偷偷问毕胜:“我们去哪里?”

    毕胜嫌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一道紫光飞入一旁的芦苇荡里,很快变成一个摇着折扇的翩翩贵公子走了出来。

    “这位老伯,我们准备去山上紫气岩。”毕胜说道。

    “这你们就问对人了。”老伯得意道,“这山上有好几处被错认成紫气岩,但真正当初汉高祖藏匿有天子紫气升腾的那块,却是要我这样从小在山里长大的才知道究竟在哪里。”

    辞别了采石工,高适又带着大家寻到一处山下农户,将牛车寄在那里,一行人便开始步行上山。

    行到半山腰的时候,俯瞰山脚下苍茫大地,有无数和刚才那队采石工一样的人,各自拉着沉重的船只,朝目的地艰难地走去。

    因为是秋冬旱水期,有些地方的水都已经干涸了,河床□□在外面,采石工需要在泥地上拖拉船,更是喘气如牛,饶是大冬天也汗如雨下。

    杜蘅看到李白站立在山崖边,望着这一幕,久久不愿离开,一直在杜蘅心目中飘飘欲仙的诗仙,此时也被这世间的苦难所感染。

    “吴牛喘目时,拖船一何苦……”李白沉吟道。

    杜蘅表情肃然,内心激动,这不就是李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作《丁都护歌》吗?原来是他游览芒砀山的时候写下的千古诗篇。

    “水浊不可饮,壶将半成土。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群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许是感受到诗歌里沉重的情感,一时间众人都静静立着,只有风呼啸着穿行。

    紫气岩传说中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后,曾经一度藏身于此,秦始皇时就有“东南有天子气”的说法,刘邦藏在这里的时候,吕后经常能找到他的藏身之所,为此刘邦非常不服气,问道:“奇怪了为什么每次都能把我找出来?”

    吕后对答:“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就说刘邦居住的地方上空总有云气聚集,这种紫色的云气便是所说的天子气了,后来刘邦藏匿处因此得名紫气岩。

    到了唐代,紫气岩周围是一些疏于耕种的野田,田里禾黍和杂草混长,时常有鸟雀飞下来啄,而刘邦当时藏身的洞穴早已难觅踪迹,只看到好几块光秃秃、孤零零的岩石矗立在田间。

    “这里看起来如此荒凉,哪还有什么天子气。”杜蘅不禁感叹道。

    卿平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这里原来是一处龙眼之地,但山脚下一直开采石料,早已破坏了此地的天子之气。”

    “原来如此,卿平真是见多识广。”杜蘅赞叹之后又随口说道,“也没有看到凤凰,只看到麻雀几只。”

    毕胜就不乐意了:“难道我还能骗你不成,我的确是在这里见到的凤凰,而且你看看这里人烟罕至,禾黍却依然长得不错,显然是受到了神鸟的灵气滋润。”

    杜甫点头道:“《淮南子》里写道,凤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风雨不兴,川谷不澹,草木不摇。”

    分卷阅读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