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男神又在偷瞄我 作者:与子承说

    分卷阅读10

    议论纷纷,国学社的惊人之举频频出现。林书宇此前早就听说,每一次集会都会额外邀请一名嘉宾,只是没想到来的竟然会是实验班的班长。他本以为像安泽这种实验班的学霸会参加社团纯属个例。

    而看到丁雨涵,苏年的心里则是另一种想法。此前埋在他心中的种种疑惑瞬时间将他导向了一个错误的答案。苏年神情异样地看着林书宇,小声地嘀咕:“原来你喜欢这款的人啊,难怪对任苏不感兴趣。”

    林书宇对苏年奇异的注视不明所以,他也没心思探个究竟。一周才一次的集会,男神呢男神呢?

    “我认为,姜维的北伐是完全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结果的失败而否定他的行为。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以攻为守,客观上延缓了蜀国的覆灭。诸葛亮生前,就已经面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而姜维的身边更无人可以重用。蜀国之所以可以在诸葛亮死后苟延残喘几十年,完全是姜维不断北伐的功劳。”这边已有一个男生开始发表看法。

    “非也。我必须指出这位同学的错误。诸葛亮去世以后,先后经过蒋琬、费祎掌权,这两位很受诸葛亮的赏识,怎能说蜀中无人才?此外蜀中易守难攻,在魏蜀两国实力相差巨大的情况下,姜维的北伐完全是穷兵黩武。”另一位同学起身反驳。

    林书宇听得似懂非懂。他其实很不明白,讨论这些早已化成灰的英雄是对是错究竟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么多人乐此不疲。像他,绝对不会在意自己死后名声如何,甚至有没有后代也没什么所谓,这样的价值观也是他能够迅速接受自己是个同性恋的原因之一。

    林书宇正这么想着,身边的苏年忽然捣了捣他的胳膊,递了一张小纸条过来。

    林书宇有点疑惑,心想,就坐一块儿呢,有事就说呗,递什么纸条。

    林书宇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几个字,无论字迹还是内容都和苏年平时的风格完全不同:跟你说件事儿。

    林书宇好奇地眨了眨眼,看了一眼苏年,只见他一脸便秘的表情。

    “啥事儿?这么神神秘秘的?”林书宇心里愈发不解了。

    苏年低头开始写字,很快便将第二张纸条递了过来:我喜欢上一个人。憋了这么久,决定现在跟你说。

    嗯?

    等等!这几天,林书宇也觉得苏年怪怪的。千方百计地打听自己对任苏的想法不说,还要探究自己单身的原因。

    现在苏年说,他喜欢上一个人?还憋了这么久?还现在要跟我说?

    !!!

    卧槽!林书宇大惊失色。苏年高一就是自己的同桌,现在更是同桌兼室友,他、他该不会是被自己的英俊帅气逐渐给掰弯了吧!?

    虽然自己魅力高到能够把直男掰弯是一件很好的事,可是他实在不希望把苏年掰弯啊!他可是真心实意把苏年当哥儿们的。

    这就是所谓的“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上我”?

    眼睁睁地瞅着苏年开始低头写第三张纸条。林书宇一边挺直身子,纠结地偷瞄起来。一边嘴里祈祷默念:“不要,不要,不要……”

    “我,喜,欢,你”

    林书宇看到这几个字,登时扭头闭眼。卧槽!就算你喜欢我,也不要说出来啊!你这样,咱俩以后还怎么做好哥儿们?

    苏年戳了戳林书宇的手,把第三张纸条递给了他。

    林书宇无可奈何,心如死灰地接过来,只见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我喜欢你的发小周雨晴。

    ?

    ?????

    林书宇一时懵逼,没反应过来。苏年是说他喜欢的人是周雨晴?

    不会吧,他要是说的是任苏,那还有点可信度。周雨晴?在外人看来应该是一个只会学习的女汉子啊。林书宇自问和她认识了这么多年,也只不过勉强发现了她的一点点内在美而已。

    所以,是用周雨晴打掩护的吧?林书宇两眼一眯,得出了这个结论。

    眼见林书宇脸上接连闪出焦虑、震惊、怀疑的表情,苏年解读出了另一层意思,同样有些着急地说:“哎,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我知道自己配不上她,你也不用这幅样子吧?”

    “……”

    林书宇黑着一张脸,思索道:苏年可是一个连脑回路都是直的直男,就算真弯了,也不会用什么打掩护的计策吧。

    所以打听这个那个是为了确认周雨晴只是自己纯粹的发小?所以自己纯粹是自恋了一回?

    林书宇心情有点复杂。

    “那个……”苏年凑到林书宇跟前,打算开始用说的。这时候一直站在台上的丁雨涵忽然开口道:“希望各位同学可以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即使没有想法,至少也保持专注,给发言的同学足够的尊重。”

    闻言,苏年悻悻地把身子退了回去。林书宇也干脆选择暂时忘记这件尴尬事。

    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集会上,发现这个话题的讨论已经偏移到了另一个方向。

    “姜维的所作所为无疑使得蜀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这种伤害为代价阻碍着中国统一的进程。”一位同学道。

    “话不能这么说,你这看法完全忽略了当时的历史条件。照你的说法,倘若有一天以地球为单位与外星人有所交流,那时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岂不是也要遭受质疑?”马上就有另一位同学站出来轻蔑道。

    眼看着此次讨论已经由讨论逐渐演变成争吵,角落里站起来一个人。

    隔着老远,林书宇立刻认出了那是安泽。

    清冷的男声传入场上所有人的耳朵里:“各位同学,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争议的情况下,作为学生,为什么我们也要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研究、去评析呢?”

    教室里鸦雀无声。似乎没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仔细一想,的确如此。连学术界都没有定论的事情,学生又能讨论出什么结果呢?

    见大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安泽接着说道:“我以为,从我们个人层面上来说,我们在去研究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最重要的,无疑是以古人的风骨来激励自己。”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更愿意去认可姜维。有句话说,‘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能看到希望。’而姜维,在魏蜀两国巨大的实力差距之下,却始终如一的坚定。我很难想象,在蜀后主投降、都城被破之后,他是凭着怎样的信念,作出了‘假意投降,试图凭借一己之力复国’的决定。而这样的坚持与勇气,恰恰就是当代人所缺乏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安泽的话并不长,却和之前分析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

    研究历史人物究竟有什么意义?历史书上给过很多答案。

    分卷阅读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