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附庸风雅录(年下) 作者:阿堵

    分卷阅读249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必须比你已经完成的更精细,更确凿。高科技作伪,是最近半个世纪的事。如果考证出详尽可靠的流转过程,再加上技术检测报告,互相支撑,在真伪上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只不过,这里会牵涉到一个问题。”

    洪大少虚心求教:“什么问题?”

    “流转过程的考证,取决于上一任收藏者肯不肯接受访问,愿不愿公开与他们有关的信息。”

    洪大少闻言一拍胸脯:“原来是这个。没事,给他们点好处,肯定就同意了。为了钱东西都卖了,无关痛痒的信息更加能卖。”

    方思慎点头:“希望是这样。不过即使确定了年代,也只能证明物品的古老程度,并不能证明它的独特价值。这几件青铜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铭文,所以第三步,是对铭文进行考证。如果……”

    笑了:“那时候你第一次问老师,我纯粹放胆瞎猜,其实心里没把它们当真品。没想到老师会点头让你买下来,这样的话……”舔舔嘴唇,眼神热切起来,“如果真的跟古九溪国有关,那可是填补空白的新发现。”

    洪鑫垚大喜:“真的?填补空白?”

    方思慎情绪明显高涨,但还是不肯说大话:“嗯,也许不是,毕竟以前没发现同类佐证,无法轻易下结论。无论如何,新发现是肯定的。”

    洪鑫垚双手轻击:“嘿!赚了!”

    忽然又变得严肃:“哥,我跟洋鬼子的协议里有保密条款。就算公开研究展览,也决不能透露物主信息。我会跟他讲清楚,所有的研究,暗里你做主,明面上还他们牵头。你千万别不小心说出去。”

    方思慎点头:“嗯,我知道。”

    洪大少眨巴眨巴眼睛,卖乖讨赏:“哥,我所有的秘密,都只有你知道。我给你找来这么好的东西,喏,发点儿奖呗?”

    第一一〇章

    普瑞斯大学东方研究院博物馆,以创立者卫君仁捐献的藏品为主,另有历届校友的捐赠,以及基金会陆续买入的一些精品。规模不算大,但极具特色,很有几件好东西。比如当年卫君仁担任政府高参时第一夫人送给他的,从前清皇宫里流出来的瓷器和玉器;以及他自己花钱搜罗到手的几套宋版书,因为夏国内部战火浩劫,如今都成了孤本。

    方思慎顾不上参观,先跟卫德礼去看那六件青铜器。

    博物馆全部恒温恒湿,库房里一排排密封的钢化玻璃柜,可遥控自动升降,非常现代化。六件青铜器搁在单独一列柜子里,看到实物,才发现比照片上的感觉尺寸要稍小一些,但精巧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卫德礼已经看过多次,仍然情不自禁地赞叹:“你看,锈迹非常少,即使有,也都是无害的绿漆古,使它们看起来更加美丽。”

    洪鑫垚问:“绿漆古是什么?”

    方思慎端详着那些蓝绿色的斑驳印迹,丝毫没有影响铭文的清晰程度,反而愈加呈现出一种神秘高古的华美姿态来。答道:“是青铜器受土壤腐蚀形成的绿色锈斑,大概以碳酸盐、氧化锡为主。”

    向卫德礼道:“如果是真品,能保存得这么好,确实不容易。”

    卫德礼帮着洪鑫垚调查藏品流转过程,对内情很熟悉:“哈罗德家的祖父比我的祖父去夏国的时间还早,他家里人说他曾经做过南方一个军阀的洋枪队长。那个军阀的名字叫做卢祖荫。我查了很多资料,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方思慎连夜阅读已有的调查结果,这些都已经知晓。卢祖荫在大夏近代史上并不是很有名,比起那些权倾一方的大军阀头子差得远。但昨晚方思慎搜索一番,发现他仗着地势之便,盘踞越楚之间的山区长达二十年。在那个年代的军阀中,算得相当长命了。而他活跃的区域,正是古九溪国所在地。

    边看边道:“我可以想办法联系国内的近代史军阀研究专家,多查一查卢祖荫和他的洋枪队长的资料。”

    卫德礼点头:“这些东西肯定属于某个墓葬,要是能找到线索,推测出古墓的具体位置可能在哪儿,就太好了。”

    三个人都心知肚明,古董很可能是小军阀伙同洋枪队长从大夏老祖宗的坟墓里盗出来的。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卫德礼说到这,疑惑道:“我查了这个卢祖荫生活的地区,在你们的古代应该非常偏僻,不像有上古墓葬的样子。”

    有资格以此等品质的青铜器陪葬,怎么着也得是王公贵族之流。而拥有高质量陪葬品的的贵族陵墓,又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地域文明为背景。

    方思慎轻轻摇头,对卫德礼的话表示否认:“不一定。晋楚大战的时候,为避战乱,曾经有一些楚人逃往越国,最后定居在楚越交界处九溪山脉中。这些人当中,有贵族,也有工匠,他们建立了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国家,史称九溪国,一度颇为繁荣发达,接纳了许多从楚越两国过去避祸的人。但不知什么原因,很快就灭亡了。某些史料中隐约可见零星记载,只是由于没什么确凿证据留下来,史学界基本把它们当作神话传说。”

    卫德礼从来没听过关于古九溪国的说法,大为惊喜:“方!居然有这回事!你怎么才告诉我!”激动得直搓手,“噢,天哪,我们发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国家!”

    方思慎很知道他这股听风就是雨的劲头,淡淡道:“现在还言之过早。没有充分的考证,无法下结论。”

    洪鑫垚看卫德礼那副抓耳挠腮的样子,撇嘴。心说看我媳妇儿,多有学问,多淡定。

    转头却问:“既然有线索,大概位置肯定是能推测出来的吧?找到地头,直接挖一挖怎么样?”

    方思慎摇头:“我昨晚查了下,那里属于山洪易发区,共和以后挖防空洞,曾经引发过大规模崩塌性泥石流。如果地下真的有墓葬,而这么多年没人发现,很可能遭遇了二次掩埋。现在想找,好比大海捞针,恐怕无从下手。说不定,要等下一次劈山开路地震之类,机缘巧合之下,方可重见天日。”

    此种历史机缘,千百年一遇。方思慎说过便算,歪歪脑袋,绕到后边看青铜器另一面,仿佛自言自语:“刚才说九溪国很快就灭亡,也许,跟他们地址没选好有关系。此一时彼一时,安居乐业建立国家不是好地方,安营扎寨当土匪却不错,所以卢祖荫能撑二十年。”

    如此一来,想从实地考古入手,是完全没可能了。两个听众心都凉了半截。

    洪大少看看那人浑不在意的样子,心里叹气。唉,太有学问,淡定过头,也不好。而且从昨天晚上开始,他就被迫预见到,接下来宝贵的相聚时光,只怕要大打折扣了……

    这一番看得仔细,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依旧在学院快餐厅吃午饭,方

    分卷阅读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