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十二年,故人戏 作者:墨宝非墨

    分卷阅读131

    都需要一一讨论。”

    可看她泪眼模糊,他不敢往下说了,轻声检讨说:“是三哥耽误了你,好好一个女孩子,嫁给我,再改嫁也麻烦。”

    “傅侗文……”她瞪着他。

    傅侗文到她耳边说:“不闹了。去,叫人进来。”

    理智上,沈奚知道这是必要的,毕竟他资产构成复杂,也只有他能合理安排。

    可情感上,换谁都无法承受。

    周礼巡进病房后,沈奚主动为他们掩了门,独自坐在走廊的长椅上,放空自己。她想稍后再进病房,自己能掌控好情绪,不要再哭了……

    “傅太太。”傅侗文在这家医院的主诊医生站到她面前,身旁跟着一个会英文的护士。

    沈奚慌忙站起。

    主诊医生在说话,她很急,怕是和他病情有关,盯着负责翻译的护士。

    “医生问你,是否还记得他给你推荐的教授?”

    “我……记得,”沈奚鼻音很重,回答护士,“但我没成功,连时间也约不到。”

    主诊医生认真听护士翻译。

    不安弥漫着,沈奚不觉屏息,等医生的答复。

    医生点头,让护士继续翻译自己的话。

    护士语速很快,把医生的意思再次用英文传达给她:“这是个好消息,傅太太,全法最好的几个心脏学医生致电我们,想要为你的丈夫进行会诊。”

    骤不及防,像有人拉开了黑暗里的帘幕。

    她被光刺得睁不开眼,只想哭。有泪水,不停掉下来,完全止不住……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更周六

    第71章 第六十九章 青山依旧在(3)

    是陈蔺观,一定是陈蔺观。

    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低,华人、华侨也都如此。

    在异国他乡,他们想在法国联系好一点的心脏学医生都困难。只有师从业内泰斗,备受瞩目的陈蔺观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些,也只有站在学术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暂时挣脱被歧视的枷锁,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哪怕是谭庆项,再回到英国,一没成绩,二没人脉,也无法做到这种程度……

    所以沈奚能看出这位医生的意外和惊喜。

    如同她自己的心情一般。

    当晚,四位医生先后到了这间医院。

    陈蔺观没有出现。

    沈奚等着医生们会诊结束,送他们离开病房时,其中一位美籍医生停住脚步,对她笑着用英文说:“傅太太,我是陈蔺观的朋友。”

    她点头,和对方握手。

    “听说你在中国,也是一位很有威望的外科医生?”

    “没有这样的说法,”她谦虚说,“中国的西医学还在起步阶段。”

    他笑:“稍后我们会开一个内部会议,还要看你先生的检查报告,大约三个小时后,我会亲自告诉您我们的讨论结果。”

    “好,谢谢你。”

    “还有……”对方沉吟,“明天是和平会议结束的日子,尽量不要和病人讨论这个。”

    “我明白。”她说。

    说是三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她已经坐不住。

    她暗示谭庆项陪在病房里,借口出去透气,来到了心脏科室的楼层。

    站在这里,她头次回想起了自己在纽约时的心境,她曾迷上过心脏……身后,穿着深色西装,摘下礼帽的男人走近,停下:“上世纪有人说,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谁敢这么做,那一定会身败名裂——”

    沈奚听出男人是谁,不禁笑了:“可已经有人开始成功,坚冰已经破除,我们会找到那条通往心脏的航路。”

    这是他们读书时,纽约的教授在讲堂上对心脏外科学的展望,那位教授是沈奚和陈蔺观对于心脏学的启蒙人。

    陈蔺观凝视着她。

    他是一个只看重自己感受的人,很少有朋友,因为他无法容忍自己分心在私人社交上,他对心脏学的疯狂,只有昔日的沈奚能理解。她是他的知己,情谊深厚,更胜手足。

    可他昔日也是个小公子,后来因为父亲在生意场上败给了傅侗文,家境落破后,他就成了个穷小子……虽然对沈奚的情义,战胜了对傅侗文的怨,但人是情感动物,他哪怕动用了所有的力量,邀请了所有的同行来到这里,还是意难平。

    “能不能再给我个理由,让我救他救得舒服一点?你可能不知道,我父亲生意失败后,家里过得很辛苦,我母亲每每提到他的名字都是当仇人的,”他无奈一笑,深觉自己不孝,“每封家书的末尾,都要我牢记他。”

    “你要……家国一些的,还是私人一些的?”

    “私人一点的,和你有关,因为我是为你救的。”陈蔺观转着手里的帽子。

    “他救过我的命,当时我们家被满门抄斩,若没有他,我早就死在十一岁了。”

    陈蔺观愣了会儿。

    他拍拍沈奚的右肩,绕过她,进到开会的房间里。

    陈蔺观的加入,使会议延长了足足两小时。

    日落西斜时,陈蔺观坐到她身旁:“我说,你听着。他的情况不太好,我们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保守的药物治疗,但实话说,他有钱,能买到的所有西药都是最好的,在这方面我们没有特效药。还有一个方案是手术,但这个方案危险很大,你也清楚心脏外科学的现状。”

    “你的建议是什么?”

    “我的建议是手术,他有极大的恶化危险。我很明白地告诉你,在现阶段无人能救心肌梗死之人,真到那时,谁来都无力回天。”

    她恍惚觉得这番对话似曾相识。

    她看他。

    陈蔺观说:“我已经给你找了临床经验最丰富的医生,对于这个手术,在法国,甚至在欧洲,除了我们没人能做。”

    他说完,又补充道:“我的教授无法上手术台,倘若手术,会是我主刀。”

    倘若是寻常病人,陈蔺观不会做出这个建议。

    在心脏上动手术,迄今为止他遇到的病人里,凡是有清醒意识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拒绝。就因为她是沈奚,他才有了这个建议。

    “当然,如果是保守治疗,我也会尽力。”

    她终于记起,为什么会有熟悉感。

    当初小五爷是否接受截肢手术,她也对傅侗文有过类似建议,连措辞方式也惊人的相似。陈蔺观说得对,她了解外科学,也了解心脏外科学。她想到自己在手术室用木工锯锯断小五的腿……当时无惧,可现在,她怕了。

    傅侗文做同意手术的决定,用了两分钟。

    她在陈蔺观说完后,静坐了十分钟,还是无法拿定主意。她在内心为自己辩解,不是生死攸关的地步,她无法拥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你让我想一想。”她轻声说。

    傅侗文看她晚饭时食不下咽,主动承诺,这三个月都不会和任何人通电报,不会看报纸,更不会见大使馆的人。

    他也在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情。遗嘱是写好了,但他不想死,失败多了,人反而会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总觉得就是下一步,就在明天

    分卷阅读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