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0

      皇家宠媳 作者:彩田

    分卷阅读340

    ,并有穿着水绿色比甲的宫女引导闺秀们进入座位,一丝不乱。

    这些细节都是陆清岚想出来的主意。

    大周的闺秀们见伺候的宫女们穿着红、黄、青、蓝、绿各种不同颜色的衣裳,各司其职,井井有条,二十四位闺秀做好之后,先是有穿着蓝色比甲的宫女上前,递上来一块雪白的帕子,让她们擦了擦手,紧接着红色比甲的宫女上前,给她们倒上茶水,黄色比甲的宫女们端上来瓜果点心。

    闺秀们发现她们每一个人喝到的茶叶竟然全都不一样,有的是龙井、有的是毛尖、有的是六安……每个人面前的瓜果点心品种也不一样,都是平日里她们喜欢吃的喝的,十分贴心。单是打探这二十四位闺秀每一个人的口味就是一项大工程,何况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细枝末节,这份心思也真叫人惊叹了。

    周国的闺秀们难免窃窃私语。

    “三公主想得太周到了。”

    “不愧是皇室贵胄,行事就是有法度有套路。”

    ……

    一时间众人看向三公主的目光都不同了。

    三公主和陆清岚相视一笑,总算之前的忙碌没有白费。

    三公主在东侧第一排的书案坐好了,对大周的闺秀们道:“众位贵客且请稍等,父皇和母后他们很快便到了,本宫已使人去请他们了。”

    五凤楼的地方很大,除了闺秀的座位,上首还设了十几个座位,帝后要亲自参加百花宴会,还有宫中的高位妃嫔,以及各位皇子、大周的皇子并乐炎等人都要到此来观礼。

    除此之外,每年都要请几位才艺高绝、品格高尚、人所共仰的夫人担任评委,这里头有几个座位就是给他们预留的了。

    众人自然都说无事。过了不过片刻,就听见外头有太监的声音:“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连忙起身,就见嘉和帝、钱皇后为首,走进来一大群人。

    两国的闺秀们一起跪倒在地上,齐声道:“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皇上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帝温声道:“不必拘礼了,平身吧。”

    众人这才起身,往帝后身后一看,忍不住有些微微骚动,就看见一票的美男子。从大皇子开始,二、四、五、六、七、八、九、十,除了精神有问题的三皇子和未曾长大成人的十一皇子,大齐的皇子今天都到齐了。

    此外,叶元信、乐炎也到了,还有镇北王府世子戴复光、燕国大王子蒋信鸿,这些个顶个都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美女多了养眼,美男多了一样很养眼,连陆清岚这样经历丰富的都多看了几眼,她便觉得有一道目光黏在她的身上不肯离去,她微微侧头一看,竟是萧少珏。

    这男人今天穿了一件极风骚的宝蓝色直裰,虽然神色冰冷,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却仍然帅得令人不敢直视,收获了闺秀们最多的目光。——当然都是些眼角的余光。

    他的目光落在陆清岚身上时,登时柔和了几分。看到她小脸红扑扑的,就知道她的月事大概是过去了。这几天她来了月事,他也跟着无精打采的,也不是哪里疼,就是整个人隐隐约约觉得不得劲,那种感觉真是令人抓狂。

    见这小姑娘胆子不小,在一票帅哥的脸上一一看过去,他不由心里泛酸,狠狠瞪了她几眼。

    陆清岚今天穿了一件玫瑰红绣百蝶穿花妆花夏衫,杏黄底色绣玉兰花挑线裙子,头上梳着一个别致的祥云髻,云鬓里插着羊脂白玉兰花簪,她很少这样盛装打扮,看上去当真是面若芙蓉,眼赛桃花,大殿中那么多名门闺秀,和她一比,顿时全都失去了颜色。

    不要说那些年轻男子,就连嘉和帝这样的老人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萧少珏一方面觉得还是自家的小姑娘最好看,有一种与有荣焉的虚荣感,一方面又十分反感男子们用各种各样的目光去看她,巴不得立刻把她娶回王府去金屋藏娇,免得再被旁人瞧去了。

    陆清岚和他目光一对,见他狠狠瞪了她几眼,不由微微垂眸,觉得这人莫名其妙。

    帝后升了宝座,嘉和帝说了一句“都坐吧”,众人这才纷纷落座。

    皇帝说了一段开场白,然后示意皇后说话,钱皇后冲着皇帝微微点头致意,然后道:“刚才陛下的话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本宫再多说两句,今日的闺秀们交流才艺,并不是比试,而是为了两国互取短长,这也是齐周两国的老传统了,所以结果并不重要,各位闺秀们,不论你是大齐人,还是大周人,在这次百花宴会上但凡有所感悟,就是收获,至于谁输谁赢,并不重要,所以大家不必太过于看中。”

    皇后虽然嘴上所得说输赢不重要,可是在场的每一位闺秀谁不想做魁主呢。

    皇后说完场面话,话锋一转又道:“为了表示显示公平,三公主特意请来三位德高望重的评判。”她伸手指着坐于上首最末端的三位妇人。

    这三人年纪最小的也有四十来岁年纪了。长得都不算很漂亮,但是身上都有一种温婉娴雅的气质,令人一见之下就生出些许尊敬来。

    皇后介绍道:“这第一位是我大齐的梁夫人,梁夫人的先生便是我大齐鼎鼎大名的大儒梁怡让。梁夫人与梁先生师出同门,其才学就连梁怡让先生也赞不绝口。所以咱们请了梁夫人做这个评判,大家当无异议吧?”

    梁怡让大名鼎鼎,不但在大齐声名显赫,就是在大周也有极多的粉丝,这梁夫人也是极为有名的才女,他们的品德天下人所共仰。况且到了他们那个身份,是不会也不屑于在这种场合昧着良心偏帮本国人的。

    众人自然不会对这个裁判人选有什么异议。

    第二个裁判人选,则是周国人,姓段,人们叫她段女先生。她父亲也是周国的大儒,她却终身未嫁,曾经做过周太子的老师,周太子对她的才学推崇备至,因此此女虽未入仕,但是在周国享有极高的声誉,她做评委,也没有能提出什么不同的看法。

    第三个裁判,则来自于大梁,人们尊称她为赵女先生,在大梁也是极为出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这样这三个评委大齐和大周各占一个,另一个来自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国大梁,况且三人都是名满天下的才女,所以这关于评委的安排两国闺秀都觉得还算公允。

    皇后挨个介绍了三位评委,闺秀们一一行礼之后,皇后道:“那么就请梁夫人给大家说一下今天的规则吧。”

    梁夫人缓缓道:“今日的比赛还是如往年一般,按照琴、棋、书、画、诗、数、舞设七擂,由两国轮流推选一名闺秀作为擂主,若另一方能够攻擂成功,则擂主易位,最后守擂成功的一名闺秀,咱们会授予她魁主的称号。”

    这都是老规矩了,自然

    分卷阅读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