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

      混在红楼梦 作者:南梁北冠

    分卷阅读55

    都免不了没落的命运,何况我们家呢!”

    他双手环胸,嘴角紧紧的抿成一条直线,泄露出一点内心的烦躁焦虑。放在刚来的时候,薛蟠还未必能理解他话里的深层涵义,可他已经不是初来乍到的时候了。现在他多少懂了一些这个时代的规则,明言的与暗中的。他还不是明知薛蝌未必可靠,却还要写信给他联络感情?

    他想了想,又出去叫人拿了纸笔进来。这是都中享誉盛名的酒楼,时有文人雅士出入,当然备有上好的文房四宝。他一声吩咐下去,不过一时就有伙计殷勤地送了进来。薛蟠命小厮们打赏了他一把钱,拒了小厮们磨墨的要求,关了包厢门,自己磨了墨,在那纸上写起来。

    他的字平平,结构松散,比例也不太对,但写得很快,蘸饱了墨的笔尖在纸上刷刷的一划而过,不一会儿就写了一大篇。贾环顺手给他磨着墨,心里琢磨着,看这字迹,明显是新手自学出来的,那薛蟠据说自来是个不学无术的人物,若只是为了扮演他,大可不必这样做。看来这一位是个上进的。上进才好,上进的人才有可交的地方,若是只知道仗着薛家的财势混吃等死,那可就真是自取灭亡了。

    过了好一会儿,薛蟠才放下笔,拿起一张纸来给他:“书里有一节是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屋子里睡午觉,梦游太虚幻境。哦,你不知道太虚幻境吧?太虚幻境就是宝玉和黛玉前世生活过的地方,那时候贾宝玉是神瑛侍者,林妹妹是绛珠仙子,有个叫警幻仙子的是那里的主人。宝玉梦游太虚境时,演了套曲子叫《红楼梦》,后来又在薄命司看了记录金陵十二钗一生命运的簿册。这就是曲子词和判词。我想用不着我说,你应该也能知道谁是谁吧。”

    贾环屏息接过,往纸上一看,略过辞藻华美的曲子词,直接看那十二首判词,只见起头就是两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待看到“玉带林中挂”时,也不由心里一跳,再往下看,也有明白的,也有不得明白的,于是便又往上翻那曲子词,两相印证,果然明白大半,一时只管怔怔的,血都有些凉了。

    突然,他又急切的抬起头,张口想要问些什么,薛蟠却似早已料到一般,又把另一张纸也推给他,用下巴点了点,说:“喏,这就是红楼的剧情。不过也别报太大希望,一本书,再怎么详尽,终究只能写出一面,况且还没写完,这只是前八十回的剧情,后面四十回是高鹗的续稿,没什么参考价值,我就不写了。”

    贾环道了声谢,也从头扫了一遍,见其上果然多是些风花雪月之事,遂将两张纸折起来密密收了,又诚心道了声谢。

    两人又打发人重整杯盘,薛蟠又问他日后的打算,贾环便向他说了,薛蟠也说了自己的愿望。两个一行说一行吃酒,直吃到日暮西山,吃得醉醺醺的,方散了。薛蟠站在台矶子上,还要张罗着叫小厮去送贾环。贾环更不推辞。这时候乱着呢,他虽然有成人的大脑,却没有成人的身体。富贵人家娇生惯养的小公子,可是那些黑心的拐子最喜欢下手的对象。

    那被指派过来的小厮恰是先前用计赚了贾环出来的那一个。许是怕贾环想起来报复,殷勤地跑去叫了辆马车,把贾环搀上去,又喝着车夫走慢着些儿,别颠簸了。

    贾环靠在车壁上,难受的闭上了眼睛,意识渐渐的清醒过来。他对薛蟠真的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亲热吗?当然不是。薛蟠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直爽吗?未必。他虽行事不拘一格,却不是个鲁莽的人。从那年去探宝钗时他惹出的那桩事来看,他或许张扬,却绝不是不知变通。啧,既然他和所谓原著里的“贾环”有那么大的不同,想必他老早就知道自己不是正常的情况了。可他就是忍了那么久,根本没透出一点儿口风来。从今天他那些小厮的表现来看,他想必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时代人上人的生活,打定主意要做个对下人严苛些的大家公子了……

    既然这样,那他来找自己挑明身份的意图就大有深意了。贾环昏昏的想着,不管狐狸怎么狡猾,只要想吃肉,总是要露出尖牙来。有鉴于此,他实在不必过早的忧心忡忡。如往常无数次一样,他自己拿定了主意。

    尽管车夫尽量将车子赶得平缓,□□府离此本就不远,不过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后门。贾环还要取出些钱来打赏那小厮,那小厮早结了帐,一溜烟的跑了,头都不敢回。

    角门处有几个小子在顽,赌瓜子儿,见贾环一身酒气的回来,都哄的一拥而上,扶了他送进二门。贾环谢了他们,不敢就这样去见父母,便慢慢往自己房里来。可喜没遇着什么人。

    远远的就见黛玉站在他房门口,蕊书探身和她说话。说不几句,黛玉折身要走。他忙喊了一句:“姐姐留步。”一面忙过去了。

    黛玉掩鼻道:“哪里弄了这一身的酒气?还不去换了呢?”贾环闻了闻身上,果然酒气甚重,便笑道:“是了,你受不了这个味儿,且离我远些儿罢。请姐姐前头坐,蕊书去熏些百合香,我去里头换衣裳。”

    一时洗漱后换了家常衣裳出来,与黛玉坐着说话儿:“姐姐找我什么事?便是有什么要紧的话儿,打发个人来叫我过去就是了,何苦又自己顶着大寒风巴巴儿的走来。”

    黛玉且不答话,只端详他的脸色,道:“奇哉怪也,不过是出去了一趟,精神怎么好了这许多?是遇着什么好事了?”

    贾环笑起来,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子,不过经年重负一朝稍释,确是值得人高兴几天的。不过也就只是这几天而已,次数一多起来,也就不那么管用了。

    黛玉见他不答,便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得很的荷包,递与他道:“听说舅舅已定了主意,叫你下场去。这一去又少不得几个月,我没什么可送你的,只有这个是我的一点心意。别的姊妹或诗或画,也由得她们去。”

    贾环把那做工精致的荷包拿在手里看,只见是靛青的底子,上绣着文采鸳鸯,配色多而不乱,整体呈现出一种素雅的感觉,圆形将一切都圈起来,显得井然有序。黛玉又说道:“在外求学不比家里,既是正经读书了,总不好再一团孩子气。我想着,你房里的丫头虽多,未必能想到这个,因此给你做了。你不嫌我多事才好。”

    贾环连声道:“不嫌弃,不嫌弃,我哪里能嫌弃姐姐呢!我正想着交代她们,准备些沉着的颜色,好预备着交亲访友的。”

    这时黛玉的丫头紫鹃走过来说:“别总是顾着和哥儿说话。老太太那里摆饭了,叫人来叫姑娘呢。”黛玉遂告辞去了。

    次日上午,又有那张友士如约登门,为黛玉看诊。一屋子的丫头婆子们忙忙的搬屏风,设纱帐,教黛玉在屏风后坐了,只等

    分卷阅读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