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0

      农家内掌柜 作者:秋味

    分卷阅读700

    不错。”华珺瑜笑眯眯地道,“不用对着那些叽叽喳喳地小孩子。”

    “你们好了,我却要离京。”萧靖恒颇为遗憾道。

    “你的单位也不错啊?去南边的经济特区,中国经济最达的地方,市外经委工作。”华珺瑶掰着手指说道,“你看你,全国各地都走过了,了解风土民情,会英语,也会粤语,还是人家点名要的,很有前途哟!”

    “又跟着小婶学习不少商业理论知识,可以一展所长嘛!这个工作正适合你。”萧邵恒重重地点头道,最重要的是远离京城,分配到外地,他是十二万分的满意。虽然要分别,不过现在交通方便。

    “既然大家都有不错的工作,我们庆祝一下好吗?也算是为靖恒送行。”甘良生提议道。

    当然是群起响应,华鹤年自然不让的做东去他的酒楼吃饭。

    华珺瑶他们一帮子浩浩荡荡的杀向‘聚仙搂’,华珺瑶看着人声鼎沸的大厅道,“大哥,您这里可真是客似云来。”

    还不到吃饭的时间就已经坐的七七八八了。

    包厢内,华鹤年大手一挥,让服务员上招牌菜。

    华鹤年看着大家乐道,“现在大家的日子好了,荷包鼓了,都喜欢在外面搓一顿。”

    “这生意自然就好了。”何秀娥笑着又道,“你大哥打算开第二间分店。”

    “是吗?那太好了。”华珺瑶高兴道,“可是工作分配好了,这酒楼写在大哥名下就不好了吧!”

    “我也在想该怎么办?”华鹤年也为此烦恼道,“实在不行的话,让爹挂个名好了。”

    “这也是没办法之中的办法。”华珺瑶也无奈道。

    “这样两边扯着,一根蜡烛两头烧,你们行不行啊!”夏静姝担心道。

    “酒楼倒是不怕,公社介绍的采买信的过,大厨工资高,年底还有红包,另外我打算还给他分红,是自己人就不怕了。”华鹤年不紧不慢地说道,“经理也是同样待遇。”

    “损失一些利润,能换来,他们安心工作的也是好的。”何秀娥附和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华卫东说道。

    “暂时先这么着吧!”华鹤年无奈道。

    说话当中饭菜很快端了上来,大家边吃边聊。

    “像华老弟这样挣钱真是替你们累。”甘良生唏嘘道。

    “没办法,生意这么火,关了太舍不得了。”华鹤年给承进他们夹菜。

    “要是有坐着也能挣钱的办法就好了。”何秀娥打趣道。

    “有啊!”夏静姝插话道。

    “什么?”

    刷……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夏静姝,如饿狼似的眼冒绿光。

    “喂!我说你们也不缺钱?至于这样吗?”夏静姝眉眼含笑道。

    “谁跟钱有仇啊!”华珺瑜兴致勃勃地说道。

    “姑姑!”萧靖恒催促道。

    “听党的话,跟党走,买国库券。”夏静姝缓缓地说道,“这个比存银行的利息高,风险也小。”

    华珺瑶有些诧异地看着夏静姝,看来这解放思想了,这头脑一个个灵活多变了。

    国库券是指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因国库券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风险最小的信用工具。

    中国库券的期限最短的为一年,而西方国家国库券品种较多,一般可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期四种,其面额起点各国不一。

    国库券是各国中央政府为弥补财政或国库资金的不足而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最早问世于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

    随后各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行了国库券。由于国库券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保障,信誉高,流通性强,收益率也较高,因此在西方金融业比较达的国家,国库券是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也是各国中央银行介入资本市场公开操作业务的重要手段,在证券交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而在国库券行初期,尤其是现在,绝大部分干部群众对国库券没有什么认识。

    中国行国库券的历史不长,只有5o多年的历史。五十年代国家行了最早的国家债券“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单位定名为“分”,第一期公债总额为1亿分,于1月5日开始行,公债年息5厘。第二期因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停止行。公债票面分为:一分、十分、一百分、五百分四种。五十年代公债的行拉开了中国行国库券的序幕。早期公债的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支援解放战争,迅统一全国,以利于安定民生,恢复和展经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重要金融措施。此后中央财政部于五十年代中末期又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然而到了五十年代末期国家的经济秩序由于“大*跃*进”、“浮*夸*风”被打乱,国债被迫暂停。

    改革开放之后,八一年开始,国家恢复了国库券的行。但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禁锢了大家的思想,很多人对国库券和最初行的股票一样,认识不清,潜意思里,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绝大部分人对国库券可以说是闻所未闻,所以国库券的行都是采用摊牌的形式。主要有国家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企业职工认购,甚至直接从工资里扣款。

    说白了,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部分人还对这种方式很有意见,压根就不知道国库券能够流通,只是收在那里。购买国库券数额不大的个人,几乎都忘记有那么回事了,甚至到期的国库券也想不起来去兑现。

    “啊?这才能挣多少钱?”见惯了大场面的华珺瑶有些看不上,这蝇头小利。

    “以现金收购,和票面价值相等或略高。可以轻松的收到的。”夏静姝说道。

    华珺瑜掰着指头算道,“比如面值十元的国库券,付给持有者十元或十一元左右,我们再去银行兑现,赚取利息价差。通常五年期的国库券,年利率百分之四,十元国库券五年到期,连本带息可以兑现十二元。”摇摇头道,“太少了,还要等五年,有这时间我还不如投资些别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华鹤年看着她道,“投资有赚有赔,这个可是稳赚不赔。”顿了一下又道,“再说了帐不可细算,听起来差价不打,但算比例,却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纯利润。一千元本金,很快就能赚到一两百元。而且不到期的话,面值十元的国库券,你只出九元或者八元,等到期之后,去银行兑现,就能赚到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

    “这么一说,很划算的。”何秀娥点头附和道。

    “咱兜里荷包鼓鼓的,可以将国库券在手里留存一两年的时间,等到期兑现。真是坐在家里就把钱给挣了。”华公社认同地

    分卷阅读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