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记得当时初见面(上)

      岁岁娇 作者:龙宫

    番外:记得当时初见面(上)

    作者有话要说:</br>《滴滴金》第二卷,欢迎收藏。

    <fo;这是通往第一卷的时光隧道 </font><input&on value=滴滴金 ondow.open(”/onebook.php?novelid=636426”)><hr size=1 />  都说春寒料峭,北地尤甚。河南虽比不得京城,但平原坦荡,更加凛冽几分。

    已是连了好几年的干旱,城里灾民一年比一年多,多是奔了城中几处舍粥的所在。那粥棚原是城中富户自愿开设,可也架不住灾民日益增多,白粥也从起初的浓稠转为现在清可照人。县衙也是设了粥棚的,不过是在春夏时分当季新麦未熟时支应着,实在当不得正经。

    偃师城一间破烂茅屋中,横七竖八躺着约有十几个小小孩童,靠近门的地下,则睡着两三个略大一些的少年。茅屋极小,很是破败,屋顶处处漏光,勉强可算有个木板当门,大一些的孩子们睡在门边和窗下,这样如果有人企图在他们睡着的时候占据茅屋,他们也不至于输得太快。被称作小凌的少年迷迷糊糊的想。

    “小凌哥。”有人低声喊他。

    他身子没动,只“嗯”了一声。

    那人悉悉索索挪过来,“丽娘姐不能再留下了。”

    他又“嗯”了一声。

    “我们……我们可打不过老周他们一伙。”

    “打不过,总有别的办法的。”

    “丽娘也不吃亏……”那人一句还没说完,脸上忽地挨了一巴掌,顿时愣住了。

    小凌又踢他一脚,喝道:“滚远点!”

    那人不敢再说,远远去墙角胡乱睡下。

    月光从屋顶漏下,稀稀疏疏的印在孩子们的脸上,光怪陆离。几个小孩子迷糊醒来,动了动,又继续睡了。

    有压抑着的哽咽声,小凌不耐烦的道:“别哭了,睡觉!”

    止不住的心烦意乱。

    一群孩童想要在成群结队的成年人中讨得一口剩饭,本来就是极不容易的,粥棚不过两三座,去的晚了就连清汤都不剩下,可孩子们哪里经得起饿,只好想尽办法去找吃食。酒馆饭庄的大堂是进不去的,就是有残羹剩肴也都被卖掉运去乡下喂猪。若是运气好的话,晚上倒是能从酒馆饭庄的后门口弄到一点剩饭——若不是寒冬,泔水是不过夜的,怕酸味难闻,影响生意。

    每天都有孩子死去,每天也都有新的孩子加入,只有尽可能吃得多、比别人强壮,才更有可能活下去。

    但是作为势力和实力最微弱的流浪儿的群体,是最容易葬身在茫茫人海中的。

    小凌再怎么孔武有力,也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寻常人家这么大的孩子,还是懵懵懂懂惹事闯祸的时候,小凌却已经成为照顾十多个孩子的大哥了。

    他忙碌了一天,收入若干铜钱,让孩子们每个人都至少吃了一餐,为新加入的孩子捡了一身衣服,丽娘赶在天黑前将衣服的破绽处缝补好,给了那孩子。

    此时那孩子被迫从原本的铺位上离开——小凌踢了那人一脚,那人便选择入伙时间最短的孩子欺负。那孩子年纪不过五、六岁,十分安静,被吵醒了也没说话,只从角落爬了出来,慢慢爬到小凌脚边,躺下。小凌皱眉,本想叫他离远些,却又什么都没说,自个儿也很快入睡。

    天蒙蒙亮,小凌便醒了。接着睡在他身边的丽娘也醒了,翻身起来,挨个拍醒孩子们,轻声道:“起床了,起床了。”

    孩子们揉着眼睛迷迷瞪瞪的醒来,你推我挤的去上厕所。门外挖了一个坑,孩子们挨个儿便溺过,一个大一些的孩子就用半块破木板措了些浮土填了坑,四、五个小孩子便嘻嘻哈哈的又蹦又跳踩实了。

    小凌见他们弄的差不多,便推开门板出来,“丽娘,你今天带着小七,跟我一起。”大小孩子们皆沉默不语,只看着小凌。

    “老二带小叶子你们六个,去城东;老三、老四带小顺儿几个去城南;其他的都跟着我。”

    老二、老四都是微微一怔,看了看小凌。老三便是昨晚同小凌说话那人,他也斜眼看看小凌,方对老四说:“走了,去晚了又没得吃的。”

    平素都是小凌跟老二一道。他们两个年纪大些,力气也大,能抢多些食物,今日却叫老二自己出去。丽娘往日是带着最小的几个孩子沿街讨要的,今天却跟了小凌,有机灵的就觉着有些不对劲。

    丽娘大约十来岁年纪,瘦伶伶的,因了常年吃不饱,面黄肌瘦的,剪短了头发,穿着男人衣服,实在很难看得出居然是个妙龄少女。小七便是昨天新加入的孩子,紧紧挨着丽娘站着,一双漆黑眸子十分灵动。

    孩子们被带领着分头而去,茅屋中只留下五个人。

    “今天去哪里?”小凌问。

    丽娘看他一眼,“今天要带四娘去瞧大夫。”

    小凌皱眉:“又要瞧大夫!实在瞧不起了!”

    丽娘笑吟吟朝他伸出手。嘟囔归嘟囔,小凌仍是拿出一只破旧荷包,小心翼翼数了二十个铜钱给她。小七冷眼瞧着,那只荷包倒也致,只是颇旧了,边角都磨得发毛。

    四娘是个四、五岁的女孩儿,下颌已是瘦得尖尖的,小脸上一层红晕。小凌背了她走了几条街,寻了一家医馆进去。小厮一看是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便拿了笤帚来赶人,“去去去!哪里来的野孩子!”

    小凌放下四娘,抬头看那小厮。他个子不高,块头也不大,只是眼中有一种凶悍之气,小厮被他看得一愣,正要说什么,却听小七说道:“我们有钱,我们是来请大夫看病的。”

    他人虽小,声音可不小,童音清亮,医馆内那些原本愁眉苦脸的病家倒被他那股子神气逗乐了,纷纷道:“原来是个有钱的小少爷。来来来,我们让先生先瞧瞧小少爷。”

    小七面无表情,拱手道:“各位大叔、大哥,我家妹妹病了几天了,小子不敢请各位让让,只请这位小哥不要门缝里看人,把我们兄弟赶出去就好了。”

    他表情严肃,说话斯文,众人又是一阵笑,大夫也不禁多看了他们几眼。那小厮给个小孩童一句话说得羞红了脸,狠狠的瞪了小七一眼,倒是给他们拿了一木筹,叫他们排队等着。

    小凌稀奇,道:“小七好像念过书啊。”

    小七摇摇头:“没有。我都不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怎么会记得念没念过书?”

    “那你怎么知道自己叫小七?”

    “别人都这么叫我。”

    等了约有半个多时辰,排到了号。丽娘抱了四娘过去,大夫号了脉,翻看眼底和舌苔,道:“染了风寒,本来不打紧的,只是拖了几天,倒要好好服几贴药才是。”随手开了药方,“先开三贴吃吃瞧,若是吃完了见好,就不用吃了。”这是体贴他们怕没有多少钱吃药。

    小厮接了药方去抓药,丽娘要付诊金,大夫一挥手,“罢了,诊金就不收了,药呢,倒是不能不收钱的。”

    丽娘喜出望外,躬身谢了大夫。

    小厮包好了药,往柜上一丢,“拿好了,小少爷。”将“小少爷”三个字咬得重重的。小七没理会他,自己拖了一只小凳踏上去,才够得着药包。

    一行人又回到茅屋。小凌打发另两个孩子去寻了瓦罐煎药,小七没事做,蹲在地上拿了草棍划来划去。丽娘重新铺了稻草,放四娘躺下,随即出去瞧着煎药。

    四娘烧得迷迷糊糊,细细的道:“喝水……”

    小七听见,放下草棍,起身出去端了一瓢水进来,喂四娘喝了。

    小凌忽地道:“做不惯的话,就不要做了。”

    小七也不搭理,又回去蹲着。

    过了一会儿,小七忽然问:“你认识老周吗?”

    茅屋外飘进来一阵药香,一个孩子进来道:“药就快好了。”却见小七与小凌都严肃的皱眉,互相看着。

    小凌道:“你出去,叫丽娘进来。”

    少时丽娘进了来,道:“什么事?”

    “小七有几句话说,你也听听。”

    “丽娘姐,老周要你过去他那里,你自己想去吗?”小七年纪太小,这样的话从他口中说出来,好笑之极。

    丽娘起先一笑,但见小凌与小七态度都极认真,也不由得一凛,“……怎么这么问?”有些别扭。

    “你若是想去,自然有想去的道理;若是不想去,那也有不去的计较。”

    “你知道……你知道老周要我过去做什么吗?”

    “他当然知道。”小凌道。

    丽娘低下头:“我当然不想去……只是……”盯着小凌:“我要是不过去,老周就会打死你和老二他们几个。”

    小七道:“你别管他们,就说要是没有这桩,你愿不愿意?”

    “那也是不愿的,老周……他是个老头子了!”丽娘嘟着嘴。

    小七一笑:“你才十三岁,老周是禽兽了点。不过你不愿意,我们,”瞥一眼小凌,“我们总不能送你进火坑。”

    丽娘方觉诧异,不住的看小七。

    小凌低声道:“小七,你瞧着可不像是个普通的孩子。”

    “小凌哥,你想的太多啦。”小七微微笑着。

    老周其实不算老,二十来岁不到三十岁的样子,留一脸胡须,左颊有道刀疤,显得颇为豪狰狞。他来偃师有年余了,手下纠集了一群流民,形式介于无家可归的灾民与当地流氓团伙之间。穷人也分三六九等的,如果说小凌他们属于最低层的第九等,那老周大概就属于四、五等之流。

    并不见得处境好在哪里。

    可也有足够武力威胁更加幼小更加无助的孩子们。

    小七十分瞧不起这种人。

    小凌不过是有几分力气,聚拢了这些孩子们,实际上除了在温饱线上稍微挣扎的更有效一点,并没有更多的实际作用了。小七瞧上的,就是这种弱小的群体。小凌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带着这些孩子们,有多么难为。他本来就不算什么有头脑的人,依仗的不过是拳头够猛,以及一股不怕死的凶狠劲头,结果老二老三几个大点的孩子也渐渐学的泼皮起来。

    所以虽然年纪小,倒是一般没什么人动他们,毕竟难为一群孩子说到哪里都不大好听。

    大灾之年,失去父母亲人庇佑的孩子多了去了,大多数被卖掉,或者过早的死去,人人都有悲惨遭遇,小凌从来不问寻求他的保护的孩子们都有什么不幸,他只要求他们听话。小七见过那些将健康孩子折断手足扔在街上乞讨的所谓“丐帮”,也见过那些拐骗绑架的歹人,他一个小孩子,纵有千般古灵怪,也只能先保住命要紧。

    老周在本地基不够,伤天害理的事情做不了,充其量也就是欺凌比他们更不如的那些老幼妇孺,早早占了粥棚靠前位子,偶尔接一些重力气活来做,还要被当地土著排挤。也并不惬意。

    丽娘年方十三岁,因了常年营养不良,所谓少女妩媚那是几乎看不出来的,也不知道老周瞧上她什么了,说起来老周手下并不缺女人,失去依靠的女人,本没法考虑贞洁问题,只求活命。

    晚上,小凌带了老二和小七去见老周。

    老周住在一间稍微像样点的房子里,门口懒洋洋站了几个闲汉,见几个半大孩子走近,纷纷坐直了身子。

    一个人便笑道:“瞧瞧,这是谁来了呀。”

    小凌有模似样的一拱手:“我来见周大哥。”

    那人往他身后一瞧,“怎的不见丽娘?”

    小凌瞥他一眼,并不答话。

    少时老周出来,小七站在小凌身后,细细打量他一番。老周个子不高,面色黯沉,一双眼睛铜铃似的,配合一脸胡须和脸上刀疤,很有些凶狠模样。

    小七不由得就一撇嘴:这样的莽汉,怪不得半死不活的赖在这小小偃师城中。

    小凌也不废话,直接说道:“周大哥,小弟这次来,是有些事情想与大哥商量。”

    老周眯起眼睛看他。“怎的?”

    “小弟想问问周大哥,是否就想这么在偃师混下去?”

    “你什么意思?”

    “要是大哥没什么追求,那小弟我也不敢打扰大哥。”小凌冷笑:“但若是小弟要求大哥带着发财,不知道大哥怎么想呢?”

    旁边一人立时拍桌子:“你小子怎么说话呢?”挥拳就要打将过来。

    老二立即跳了起来,拉开架势。

    老周喝道:“滚!没见哥跟人说话呢么?”一瞪眼,那人讪讪,收了拳脚。

    “这年景不好,大家都不容易。”老周想了想,“哥家里的地是丢了,可也再不想回去种地。这城里的活计你也不是不知道,本地人都找不到活做,更何况我们这些没有底的泥腿子?”

    “小弟倒是有个主意,不说什么好的,至少能让大家每天有馒头吃。只是……”

    老周道:“你我兄弟,有什么不好说的?”

    “大哥也知道,小弟带了这些孩子们,每天吃不饱穿不暖,大哥这里的哥哥们,也是过的不大顺心,小弟只想求哥哥们照应。”

    老周瞧了他许久,才道:“我知道你是不愿意丽娘过来我这边,可是,你倒是有什么好主意,能养活你我手下这几十个人呢?”

    小凌一推小七,“你来说给周大哥听。”

    小凌带了老二、小七回了茅屋,丽娘已经点上蜡烛,微黄烛光映在孩子们脸上,小凌对丽娘道:“还有什么吃的?我饿坏了。”

    老三扑哧一声笑了,“怎么老周没招待小凌哥吃饭吗?”

    老二给他个爆栗:“你蠢啊!人家就是叫你吃,你敢吃吗?”

    小凌不理他们,只问小七:“你怎么知道,老周就一定会愿意听你的?”

    “当一个大哥不容,能够当这些身无长才又满身光棍气的庄户闲汉的带头大哥更不容易,当然,老周也不算太聪明能干的,不然本不用搭理我们。也可以说,我也就是看中他不怎么聪明。”

    小凌哼了一声,“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之所以会到我这里来,多半也是看上我‘不怎么聪明’吧?”

    小七抿嘴笑。其实无他,利用的就是人类求生存的本能。类似的手段很多人都在用,不过是利用人类怜悯弱者的心理,可是一样的事情,换种方法来做,效果就不大一样了呢。

    丽娘端了一盘子玉米面儿的摊饼出来,又拿上来一只瓦罐,里面清汤寡水的,居然飘出一阵诱人香味。

    老三吞着口水道:“丽娘太偏心了,不知哪里淘换出个**子儿,做得好香的**蛋汤啊;”

    丽娘叉着腰,“小凌哥他们几个今天多辛苦,以后我们就有钱啦,你一天想吃几个**子儿都有,还惦记这个!”

    老三着急道:“小凌哥,小七这小子的主意,果然是有用的?”

    老二点点头,“还真是看不出来,小七这么点点大,脑瓜儿活得很,老周这样的,居然也被他说的心痒痒的。”

    “那也是小凌哥和二哥你们能干厉害,老周才能答应的。”小七忙拍马屁。

    丽娘喜笑颜开,用个干净小碗给小七盛了碗蛋花汤,“知道你爱干净,专门给你找了只新碗。”

    小凌不禁心里有点酸溜溜:这小子的待遇似乎也太好了点……不过若不是他,他可想不出什么办法能够保住丽娘呢,说起来,这小子人小鬼大,小小年纪,头脑却好得不得了,就算是别有用心的混进来,可也管不了那么许多,好歹他那些主意,都是好的。

    次日,小凌、老二、老三等几个大孩子,便分头带了年幼的孩子,随了老周他们,往施粥的棚子去了。

    官府的粥棚与几个大户的粥棚都是近午才开始施粥,老周便带了几个闲汉,领了小凌与六、七个小孩子先排着队。

    小七也同小凌一道。

    这放粥也有讲究,一天两次或是一次,去的晚了,便连米汤也领不到,小凌平日总是因个矮力小,勉强能抢到几碗最底下的清汤。

    老周也并不好在哪里,吃白食这也是个技术活,若拳头不是最硬,总不会次次都能拔得头筹。这日,人们竟见他身后跟着几个小孩子,不由连连看他。

    老周却是做出一副护雏样子,一时喝着不让别的大孩子欺负小七等,一时又叮咛小凌少时定要让孩子们抢到粥。

    孩子们手里都捧着一个破瓷碗,一脸兴奋。只有小七怀里抱着一个陶制的小瓦罐,表情平静。

    老周也不禁诧异,对小凌道:“这个孩子倒是有些古怪。”

    小凌懒洋洋倚在墙,并不答话。

    老周就有些讪讪的。

    一会儿,见等候的穷汉越发多了,老周忙喊闲汉围成一圈,将小孩子护在中间。众人见他这个阵势,均觉诧异。那富户管事的管家便喝道:“都给我先排好了队!”拿手指着老周道:“你,排在前面。”

    老周见果然有效,不禁得意,忙上前拱手:“小人多谢管家老爷。”

    管家白他一眼,捏了鼻子道:“我家老夫人见你带着这许多孩子,问你可还有其他孩子?叫你以后尽管带他们过来。咱们家只要放粥一日,就少不得你们的。”喊了家丁将其他汉子们都给拦着。

    老周连声道谢,忙把小孩子们推到前面去。一旁便有人喊道:“小人家里也有几个孩子饿得快要死了,管家老爷行行好,给小人一口粥吧!”

    管家一脸不屑,并不理会。

    不多时,小厮们抬出粥桶来,果然先给孩子们盛了粥,方命家丁散去,众人顿时一哄而上,险些打翻了粥桶。

    小凌带了孩子们回家,路上低声问:“你怎么知道必定能成?”

    小七道:“胡家老夫人,每日施粥前,必定要遣人在一旁察看,数着人头来放米熬粥,每日只散半个时辰,晚了便没有了。又是个念佛的,左右都是做功德,施舍给孩子,一来可以少放几升米,二来也给自己多积了功德,岂不是一举两得?”

    小凌见他说话斯文,不由疑惑,想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流落街头。

    小七又道:“咱们明儿再多找几个孩子一齐去,不出三日,胡家老夫人必定要差丫头来问话。”

    小凌凝神看他片刻,“便照你的意思。”

    ——未完——

    番外:记得当时初见面(上)在线阅读

    番外:记得当时初见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