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2

      盛世皇商 作者:涓石

    分卷阅读1212

    都没有玩过这么有意思的游戏,一问是瑞王爷的陈福晋从异域带回来的,一个个的高兴的跟孩子似的,没有一个不得奖的,就是没有摸中鼻子的,发奖牌的嬷嬷也会徇私给一个。这些人把面子看得非常重。

    下一个节目是套竹圈。一个人发给五个小号花绷子那么大的竹圈,可以任意投向十步远的奖品,随便你套哪个,套中了那个奖品就是你的了。看似很简单,使劲大了竹圈就飞到奖品后边去了,劲头小了自然是套不上。等手里的竹圈适应了,竹圈也用没了。

    佟妃的五个竹圈套中两个,但是发奖牌的嬷嬷舞弊了一次多给她一个。这些嬷嬷都是奉了两位福晋的命令故意多给的。

    佟妃的跳棋水平远不如儿子三皇子。跳棋可以下两盘,她一盘都没赢。嬷嬷舞弊了两个奖牌,所领奖品都是小巧物件,很可爱的小东西。佟妃领到了一个非常精巧是手袋、一个漂亮的玻璃小猫。喜欢的不得了,嬷嬷给了一个方便袋装了起来,由贴身宫女墨儿给拎着。

    下一个游戏项目是射搋子。搋,与“揣”同音,就一个带着半尺长的小圆棍,一端有一个圆形的、平面的橡胶片,射准了就会像吸盘一样吸附在一块立起来的板子上。要象射箭一样把搋子当箭射出去,不要求射中圆心,吸附在板子上就算命中,吸附一个给一个奖牌。丫鬟姑娘用托盘奉上十个小搋子,每位娘娘都有十次机会。

    各位娘娘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从来没见过的小玩意儿,闭上一只眼睛,瞄准,拉开弓弦像射箭一样把搋子射向木板。真不知道瑞王府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

    得到奖品的妃嫔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和其他妃嫔交流着谁的奖品好看。跟皇上在一起的几位亲王千岁看到了这个场地,都来射搋子。嬷嬷也不好说这是女人玩的东西。好在是妃嫔们都游戏过了,赶紧回避。

    平时射箭不错的人,也不一定把搋子粘到木板上,要看角度对不对,正对木板才能粘住,偏离一点就掉下来,跟力气大小关系不大。这些亲王千岁和国公爷的兴致勃勃,都说瑞王爷会玩。王爷说:“这是陈福晋学回来的,跟本王无关。”

    接下来的是灯谜。

    猜谜可是个考验智商的游戏,一直没有出场的鄂贵妃出现了。她是不屑玩那些小孩子的玩意儿,要玩就来点高水准的。

    府上出的这些灯谜都是来自异域的灯谜书上,有一猜就中的,有稍稍难一点的,也有不怎么好猜的。多半都是用的白话文,让人感觉很浅显。这些灯谜都是挂在一根尼龙绳上的,是楷书书写的宽三寸,长一尺的纸条,字的大小也很适中、醒目。宫里的这些妃嫔多半是识字的,应该能看懂。

    第一组谜语,用成语回答谜底。谜面:一、白脸奸雄;二、日月生晕;三、三寸金莲横着量;四,天涯若比邻;五、“站住!”六、《道德篇》、《杜工部诗集》完稿;七、《老子八十一章》、八、《离骚》诗稿当属谁;九、《三国志》;十、《石钟山记》;十一《孙子》;《香山词谱》上下集;十二、阿婆不嫁女,怎得孙儿抱;十三、哎呀,颜料丢了;十四、挨了耳光没吭声;十五、矮了七分;十六、矮人国开仗;十七、爱护花木,勿栓牲口;十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十九、暖风吹得游人醉;二十、安得广厦千万间。

    这些谜语看似平常,没有读过书的恐怕是有点难度。二十个谜面要有二十个谜底,必须是成语。妃嫔们大多数都有点抓瞎。只见鄂妃一脸的自信,到了秉笔太监跟前,问道:“可有纸笔?”

    “有,请贵妃娘娘坐下写答案。”鄂妃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拿起笔,直接写出谜底:

    一、实不相瞒;二、阴一套阳一套;三、微不足道;四、说长道短;五、令行禁止;六、一本正经;七、杀吉甫就;八、文以载道;九、物归原主;十、自鸣得意。

    二十个成语被董鄂妃猜到十个,她是按顺序猜的,意思是说要留一半给别人,不好自己都给猜了。哇,一下子就拿走了十个奖品。

    “还有别的灯谜吗?”鄂妃觉得很有成就感,也还兴犹未尽。

    煊儿笑嘻嘻地走过来,把一打子字纸递给鄂妃看。

    “煊王爷,这是什么?”

    “这个是异域那边的脑筋急转弯,您就当灯谜猜一猜,好吗?”

    “好、好啊,本宫最爱猜谜语了。”鄂妃的确很聪明,对于和诗词歌赋有关的灯谜很快就能猜到,但是对于异域的脑筋急转弯,思路就和异域的人相差很远了。煊儿选出来的脑筋急转弯都是很简单、大清人能猜中的,但是他们的观念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也不同。第一个“灯谜”是:

    “冬瓜、黄瓜、西瓜、南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

    “这个……是啊,什么瓜不能吃?除了东、西、南、北四种瓜,其它的也都能吃的,比方说苦瓜、瓠瓜、甜瓜……哪有不能吃的瓜呢?”

    煊儿才不说破,说了鄂妃就会恼了自己,因为答案是傻瓜。

    第二个灯谜是: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冰变成水吗?

    鄂妃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尊贵人儿,只知道冬天里外面滴水成冰,谁会知道快速地把冰再变成水,除非是把冰放进屋里,可是人家的谜面是最快的速度,冰放在屋子里也是要慢慢化掉的。这个“灯谜”答不上来。

    “盆里有六个馒头,六个孩子每人分到一个,盆里还剩一个,为什么?”

    鄂贵妃答不上来的“灯谜”还真不少。别的妃嫔见皇上宠溺的人都答不上来,自己答不出来就很正常了。可是鄂贵妃觉得自己要是答不上来那就太没面子了。就搜肠刮肚地想啊想,这不奇怪吗?六个馒头六个孩子各分一个就没了,怎么还会剩下呢?不是鄂妃不聪明,是她的思维老是跳不出正常思维,脑筋急转弯就是让你跳出这个窠臼,就没想到第六个孩子连盆都端走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不必花力气打的东西是什么?”

    鄂妃又纠结了,猜不出来。平时大脑反应相当快,写首诗都没这么费劲。不必花费力气打的是弹棉花?不对,弹棉花不能叫打棉花。还得是要打,还不必花费力气,头疼。只好摇头认输。其实所说的“打”并不一定用什么工具,具体打什么实物,打呵欠、打喷嚏,都叫打。

    “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在做什么?”

    这个灯谜的难度更高了!既然大家都能做,为什么两个人就不能一起做?到底是在做什么事儿呢?鄂贵妃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这么笨!别人怎么笨都是情理中的事,皇上宠溺自己不就是因为自己聪明吗?这么笨了以后……

    分卷阅读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