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0

      盛世皇商 作者:涓石

    分卷阅读900

    色的。绣娘可以把这些绣花稿挂起来,照着它绣花,哪里深哪里浅,哪里是过度色,一目了然。这些绣花稿就是用这些废颜料画的,效果很不错。后来这样的画就交给鱼儿水儿去画。

    云儿除了利用零碎时间练习基本功也画作品,一个上午就能画出来一张成品。云儿画画的时间里不喜欢有人打扰,她画作品的时候都是煊儿、蕊儿不在她房里的时间。不是怕两个孩子学了去,是怕分了他们的心,一心想看云儿画画,不想练习基本功。

    云儿画画的时候相当专心、相当认真。画画之前先平心静气地把自己脑中的杂念摒弃掉,然后经营位置,用淡色画出大概的轮廓,然后就大胆下笔了。在异域的时候,云儿最喜欢异域一位姓徐的教授那种画风,但是并不照搬,而是把其画风、画法揉和在自己的画法当中。

    有一点模仿,更多的是创新!云儿的基本功太扎实了,画画的时候几乎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羁绊,意到笔到。

    云儿画画速度是疾徐有致。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慢,尽量做到笔笔精到。

    由于意在笔先,所以云儿的画看起来非常生动、吸引人,很有内在的美。并不是把自然界的花卉照搬到纸上,而是把美丽的花卉和自己的感情结合在一起,所以无论是她的牡丹还是秋菊还是水仙、梅花都有感染人的力量,各自有各自的品格。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写意花卉掌握得这么好,不单单是基本功扎实,还有她对这些花卉的喜爱和欣赏,把花卉当成有性格的人来表现,所以云儿的画非常打动人、非常灵动,画面清新、干净、自然,让人看了就舒服。也许,真的有神明在背后支持她吧。

    在美院教授钟蓝蓝的引导下,深刻地理解了写意画的内涵和精髓。选择了小写意的画种,觉得只有这种画才适合自己。虽然她的事情比较忙,也尽量抽时间到府上的园子里去观察、感受、体验真正的花卉们的自然形态,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其中。所以,云儿画的荷花便是水墨淋漓,洒脱奔放;牡丹便是姿容高贵,娇艳欲滴。

    小写意又称半工半写,早期的写意画是由工笔转型的过渡,较为工细,相对来讲笔墨比工笔要放得开。到了后来就逐渐放的更开,形成了不甚求形似,但求神似的大写意,又称泼墨画。

    但是云儿还是喜欢小写意,因为她的功底是工笔画。在异域接触到蓝蓝教的小写意,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画法。她自己觉得非常适合这种画法,蓝蓝也认为是这样。

    云儿的绘画进步得惊人,几乎是一天一个台阶。但是云儿一直没有往大写意上面迈步,更不喜欢大涂大抹。并不是只有大写意才能表现出来神似,甚至是在写意中加一点工笔,更能增加神似的效果。比方说一朵写意荷花上面落了一只工笔画的蜻蜓,给人的感觉就非常生动、细腻。

    云儿的画作都是通过订货售出的,开始是一百两银子一张,慢慢就到了二百两、三百两,越过四百两直接到了五百两。画过一幅《瀑布牡丹》之后,润笔价格就到了八百两,因为瀑布迸溅的水珠直接落到牡丹上面,牡丹上面的水珠把牡丹滋润得水洗一般干净,质感非常强。

    ☆、第五百二十二章 云儿画画二

    在安亲王、简亲王、显亲王三位王爷府上的大殿正中都有一幅云儿画、用画架架起来巨幅牡丹。并非各位王爷偏爱牡丹,而是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亲王的身份就是荣华富贵的最好体现。

    这个事情不可能不被太后知道,因为哪个王府里都有太后的眼线。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张画而已。太后心里有点不舒服:几位王爷的府上都有了人们传说的“绝倒尘埃的绝色牡丹”,她这位太后的宫里倒是没有。可是她也知道,画是几位王爷上门求来的,并不是云儿或者是瑞王爷送人的。一般来说,画家是不随便把自己的画主动送人的,有谄媚、巴结的嫌疑。逢年过节的给长辈送吃的、穿的和玩的,是对长辈的尊敬和孝敬,送画算什么?不能吃不能喝的,万一接受画的人不喜欢,随便给扔了,岂不是白费了人家的功夫?掉了人家的面子?

    太后是不能去索求云儿的画的,她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儿。皇上倒是没有这么些的顾虑,下朝之后来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就说了:“福佑二哥府上的小嫂子居然把牡丹给画活了!改天朕要去二哥的府上去求一幅。”

    “皇上啊,你现在是越来越跳脱了啊,就算是福佑是你的哥哥,你的身份是皇上。”太后的话里不无嘲讽

    “皇上怎么了?就等着人家给送来?您没听说求人墨宝、求人丹青吗?”

    太后开心地大笑起来:“咱们大清国的皇上可真是有个礼贤下士的风度,不简单。你要是把云儿的丹青求来,挂在你的寝宫,鄂贵妃这位大才女可要吃醋哦。”

    “不会吧?乌云珠从来都是贤惠大方的,朕还没有听过她的醋意言辞。”

    “皇上不妨试试?可别把你的爱妃给惹毛了。”

    “这就更不可能了。爱妃和小嫂子有过节吗?没有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

    太后心里冷笑,心说儿子你把你心上人看得太完美了。也不说什么。可是皇上的兴致却给云儿的画勾了起来。大太监吴良辅告诉他,那天下朝,简亲王、安亲王、显亲王三位王爷出宫的时候,在路上因为飞云楼主的牡丹争论得面红耳赤,谁都说自己府上的那一幅是最好的,比玉龙冷饮的那幅还好,一路争吵着出了宫。

    皇上抽了一点时间跑去三位亲王的府上看牡丹,结论是不相上下、各有千秋。他还真不好意思张口去求云儿的丹青,责成显亲王办理此事。显亲王是瑞王爷的亲侄子,也是皇上的亲侄子,长辈给晚辈下命令,敢不遵从?

    没办法,显亲王只好来到瑞王府,硬着头皮和王爷说起这件事。他也豁出去了,反正是给皇上要的,给不给你们自己权衡。

    别说是皇上要的,就是哪位国公爷来要也得给呀。于是皇上也得到了一幅大型牡丹,责成内务府的工匠给装裱,半个月后挂在太后的寝宫里。皇上不是傻子,如果把这幅牡丹真的挂在自己的寝宫,不但鄂贵妃,所有的妃嫔都会醋意大发。

    各位妃嫔是每天都是要来慈宁宫给太后请安的。尤其喜欢琴棋书画的妃嫔,第一眼就看见了巨幅的牡丹图,如果没有严格的皇家规矩就会尖叫了:“这也太漂亮了吧?这是什么人画的?是咱们大清的人吗?大清人居然有这样的牡丹高手?居然把牡丹给画活了!

    只有鄂贵妃不动声色,站在画前仔细观看。她自己就是酷爱丹青的人,心里非常喜欢这幅牡丹,心里不停地赞叹着、揣测着。眼光落在

    分卷阅读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