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4

      盛世皇商 作者:涓石

    分卷阅读464

    。东贵随便拿了一把塑料杆的新拖布,塑料桶就在柜台外面,小店的地板都是木制的,上面刷了漆皮。他把拖布头放进桶里,浸透,然后拧到半干,就在店里的地面擦了起来,只是弯了弯腰,几下子就擦干净一大片。

    老者看出门道了,夸赞说:“这个家什好嘿,不用跪在地上擦。我家二丫头擦一遍地就累得通身是汗,这个可省劲儿多了。纳兰掌柜,你不介意的话,可否让老朽试一试?”

    “可以呀,您老觉得方才地板上的灰都沾到拖布头上了,就把拖布头放到桶里,这么上下涮几遍,然后拧干,继续擦。”

    “老朽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省力气的家什,好使、好使,一点都不费劲,这下子我的二闺女可不用每天跪倒爬起的擦地了。多少钱一把?”

    “五十文。”

    “来一把。这个给老朽用了老朽就拿这个吧。”

    “您别价,带着水也不好拿,这个归在下用了,给您一把新的,好拿。”

    “多谢多谢。请教纳兰掌柜,这个拖布把儿是什么材料的?”

    “东家的人说是塑料的,比木头的要轻快。还有啊,您看这个拖布头,上面有两个钮儿,等拖布的这些布条用得不能再用的时候,您可以拧松了这个钮儿,把废布条拿下来换上新的接着用,不是等于不花钱得了一个新拖布吗?”

    “好好好!没想到您这店里真有好玩意儿啊。这是五十文,您收好。这种拖布以后还会有吗?”

    “这个说不好,在下是给东家代卖货物,他有货送来,在下就给代卖,没有呢,在下就卖以前当货郎的那些货物,两不耽误。”

    “你这后生会做生意,人也仁义,不怕麻烦,还给老朽演示了一番,多谢了啊,回见回见。”

    爱看热闹爱扎堆是很多无业游民的习惯。方才看了拖布表演才知道纳兰小店里的货物真的不是大清本地产的,就开始上心了。一位大胡子的中年大叔,挤到柜台前问东贵:“请问掌柜的,那个挺新鲜的几块板儿是做什么用的?”

    “这是塑料折叠凳。如果不用可以这样拎在手里,想坐下这么一拉就成了一个小凳子。老年人出门散步带着就很方便,累了随时坐下休息,歇过来拎着就走,一点都不沉。”

    “这个多少钱呢?”

    “这个是八十文,因为整个都是塑料的。”

    “什么是塑料啊?”

    “东家的人说过,好像是从树里提炼的一种什么,太详细的就不知道了。这个小凳一般的人都可以坐,就是太胖的人坐上去可能会坐坏了。”

    “我家女人坐着洗衣服可以吧?”

    “那没问题。”

    “我买两个,这是一百六十文,您数好了。除了这个绿的,还想要个蓝的,可行?”

    “好说好说。”

    “我也来一个,这个凳子好看的紧,又方便。”

    拖布和塑料凳都是东贵的货郎担不好挑的东西,看样子小店是开对了。人都有跟风的毛病,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拖布就卖了六七把,小凳也被买走四五个了。

    王爷要在端午节之前卖出一批应节商品看看大清的平民百姓消费能力。所以没有再做更详尽的准备,送来纳兰百货店的商品除了应节的香囊、荷包、纸葫芦、小笤帚、五彩线等还有桃木斧子、玻璃挂坠、手串、佛珠、钥匙链、塑料发卡、缝衣针、塑料镜子、梳子、衣服挂、裤子夹、塑料刷、肥皂盒、小团的锦纶线、玻璃杯、袜子、丝袜、丝巾、棒棒糖、水果糖、搪胶动物玩具、湿巾、指甲钳、指甲油、泡沫洗碗块、手帕、护手霜、还有玻璃酒盅、拖布、塑料水桶、塑料板凳、塑料漱口杯、桌布、坐垫、窗纱、雨伞、茶叶罐、圆凳、洗衣板、蚊香、空气清新剂、水果刀、钱包、澡巾、澡花、调料盒、垃圾筐、拉链、花露水、痱子粉、牙签、棉签等多种小商品,比东贵的货郎担品种要丰富很多。

    田亮和纳兰给东贵找的店铺门面不是很大,就是为了让他有个适应的过程,从货郎担到店铺经营,还得逐渐适应,因为不是一个经营理念。地点就在南外府的南大门那条街上,不是特别繁华,来往的人也不少。这里离东直门不是很远,每天都有进城卖菜、卖蛋、卖肉和其它农产品的农民路过这里,客流量还是不少的。从府上送货到纳兰百货店,从南外府穿过去,近便不少。王爷准备以后如果纳兰东贵的生意做大了,就把南外府的临街大墙都变成店铺,不光卖百货,也卖食品、饮料、文具、纸张和布匹。手上的布匹太多了,一定要给陈瑞谦的玉龙布庄分流减压。最好能把布匹送到外地销售一些。

    ☆、第二百七十三章 小店开业二

    忽然一声女人的尖叫,把纳兰东贵给吓了很大的一跳,以为这女人的钱包给人偷了。赶忙过来看,原来是这个女人发现了烧卖包。

    “二婶呀您快过来看看,人家的荷包是怎么做的?里面的花瓣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荷包的脖子上还有两朵粉红的小花跟真的似的,咱们大清还没有这样的荷包呢。小二哥有劳你给拿下来看看可好?”

    纳兰东贵很想笑,一个荷包也值得一惊一乍的。

    亲兵展灵给这位女士把烧麦包拿了一个放在柜台上。谁想到被称为“二婶”的中年女人也叫了起来。她是看见了玻璃柜台里摆的异域头饰了。异域的人叫头饰,价格奇低,都是比较低档的地摊货,多半是塑料材质的,也有不锈钢的、合金的。但是造型相当漂亮,上面还镶了光彩夺目的水钻。异域的女人很少有戴首饰的,几乎没有谁戴着长链的耳坠悠荡悠荡地去上班或者做事。但是大清的女人不同,特别是有钱人家、官宦人家的女人几乎全部都是依赖男人生存。这样就得用自己的年轻、美貌或者其它长处笼络住男人,别让自己失宠。所以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达不到美若天仙也得光彩照人。

    被称为二婶的女人起码也有三十四五岁的样子了,但是她第一眼看到柜台里的头饰就给牢牢地吸引了。里面摆放的头饰没有一件是大清出产的金银、珍珠、翡翠、珐琅、珊瑚等贵重的首饰,可是也是漂亮的无以复加的新样头饰。比方说粉、黄相间的水晶玻璃蝴蝶簪。中间是黄白色亮片攒成的一个圆心,然后是桃花色淡粉塑料彩珠形成的蝴蝶两翼。整体看就是珍珠簪子,做工相当精致,漂亮极了。就是新娘戴着上轿也不会显得寒酸。另外还有银葱珠蕾丝发夹,滴釉耳钉、串珠头花、水钻插梳、一字夹、玉髓吊坠、儿童发夹、凤凰水钻发簪、插针、步摇发钗、插梳、儿童假发辫……二婶的眼睛瞪得老大老大的一个一个看过去,身边的“侄女”说什么她都听不见了。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首饰!完全是大清没有的样式、

    分卷阅读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