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如年

      微雨燕双飞 作者:草色烟空

    夜如年

    老话说:岁月如梭。日子没了谁都还是一样地过。但就看怎么过,过得怎么样了。

    沈知微合上书,惯然去瞅左面窗下位置。小半个月了,那个空出的位置仍会令他心悸:怎么是空的?下一瞬,脑子方可做出反应:小堂已经不住这了……

    徐雅堂不在的这段时日,沈知微的日子过得很不顺心。虽说他这个人并不挑挑拣拣,做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可顺意合心的东西总归是更讨喜的。

    院子里小连翘的长势不好。尹叔泡的茶要么太浓要么太淡。夜里饿了只能吃那些甜口的糕点。一个人在月下喝酒太孤清。写了首诗词没人一块儿推敲……

    尹叔说,少爷您有什么需要记得嘱咐我。说起来惭愧,我侍奉了您十多年,竟比不上小堂懂您的心意。什么时候问话,什么时候嘴,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时候什么也不用说。那孩子是招人喜欢,是聪明伶俐,可说到底还是因为用了心。否则,再怎么玲珑心思,他也贴不近您的心。

    沈知微知道,尹叔的话没说完。后头的意思是他自己推衍出来的。有些事吩咐了就能做成。还有些事吩咐了也是白搭。各人有各人的用处,有的人就是谁也顶替不了。

    所以,人就是这样,习惯了就容易忘形,就以为那人、那事、那物天生和该如此,总会在那儿等着。要用时一伸手就够到了。等哪天突然捞空了才会惊醒,原来自己是被宠坏了。

    沈知微用指腹抚了抚笔洗的鱼身。比目连枝。徐雅堂的用心良苦在沈知微因缺了他而迷糊混乱的日子里,如拨云见日,愈明愈现。

    再过一个路口就是徐家面馆了。不由自主地,沈知微又拐到这条路上。这是小堂走后的第几次了?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某天晚上呆在书房里,眼又让窗下那个空位给烙到生疼,疼得受不住,就出府去透透气。走着走着就往城北去了。后来,就走成了惯。沈知微每每嘲笑自己这是何苦。但做点什么总比干坐着强。所以,吃了晚饭,县民要是闲着没事出门遛弯,沿着徐家面馆往南走上一百尺,杂货铺王老板家门墙外的角落里,会瞧见一个人形。不过,您要不仔细瞧,还真看不出那竟是咱们玉树临风的沈知县。

    要说徐大娘的手艺真是不错,去年庙会上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庆云县的百姓都知道洪桐有种丸子面,而做得最地道的那家已来了庆云。打那以后,面馆的生意一直红火。即使隔了上百尺的距离,沈知微也可以想见楼里兴旺的人气。

    “沈大人?”一个甜腻的童音突然从身后冒出来,听起来似乎很吃惊。

    沈知微冷不丁给吓了一跳,低头一瞅,是崔琰。稳了稳心神,说:“小琰啊……”

    “您是来吃面的吧?”崔琰不由分说扯了沈知微的手腕往徐家面馆的方向拖拽,“走吧走吧。”

    “哎,不是,我……”沈知微被逮了个正着,只好跟着崔琰走。要不怎么办呢?说他是来偷窥徐雅堂的?皮薄的知县大人可说不出口。

    哼,你这颗呆瓜,光在这杵着顶什么用啊?要不是为了我哥,我才懒得理你。崔琰腹议着,手上就使了狠劲去勒沈知微。沈知微则光顾着对“要是碰见小堂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忐忐忑忑而浑然不觉。各怀心思间,他们已迈入了面馆。

    “哟,沈大人哪,您可好久没来了。走走,去二楼雅座。”李巧芬殷勤地为沈知微开路,崔琰依然不放手,三人就上了二楼。

    说是雅座,其实也就是拿一块屏风,把临街靠窗的桌子围了起来。

    “小琰,你陪沈大人说会话,我给沈大人下面去。”李巧芬说毕又风风火火地下了楼。

    沈知微端着水,喝一口,放下,又喝一口。余光却时不时地往楼梯口飘去。半天不见动静,沈知微终于没忍住,艰涩地开了口:“你哥……在后院看书?”

    您可算是问了呀。崔琰一通挤眉弄眼:“没有啊。我哥去济北了,您不知道?”

    沈知微一惊:“什么时候的事?”

    崔琰眼珠子朝天翻,一手托着下颚,一手掰了指头数:“一、二……三、四……有五天了吧。”

    “他去做什么?”

    “好像是一个叫陈……陈什么来着……啊,陈望曦的,说是上回没有尽兴,让我哥再去好好玩一趟。”崔琰乐滋滋笑着,刚才又黑又白大得吓人的眼睛这下又眯成了一条缝。

    听到“陈”字的时候,沈知微的手就打了个颤。等崔琰报出了全名,杯子就顺理成章地滚下了桌。

    “诶,沈大人,您咋了?”崔琰拿出帕子,替沈知微揩着衣上的水迹。擦了几下,小手突然顿住,仰起脸,带着惊疑的眼神问:“您不会是太想我哥了吧?他就是去玩玩,又不是不回来了。”

    沈知微大窘。他失手打落杯子虽然是“陈望曦”这三个字作的怪,但崔琰无疑也说穿了他的心事。瞬时,手足无措。

    这时李巧芬盛了面上来,暂且化解了沈知微的窘境。

    “沈大人,快趁热吃吧。我给您多加了料呢。”

    “有劳徐大娘了。”沈知微拿起筷子正要吃,看到面碗里红彤彤的辣椒面、瘦的牛片,还有碧绿的香菜、个大圆溜的丸子,记起他吃的第一碗丸子面正是徐雅堂为他做的。一时,眼眶有些发胀。赶忙往嘴里塞进一大口面条,就当是辣子给辣的吧……

    “沈大人,您老家人来了吗?”李巧芬最乐于拉家常,这不,得着空又说上了。

    “老家?”沈知微疑惑地抬起头。

    幸亏崔琰机灵,在桌面下踢了踢沈知微,嘴上说着:“不就是因为您老家来人没地儿住,所以我哥才回家来的嘛。”

    “啊,对。那个……”沈知微这才想起,之前也没问问小堂要如何向他爹娘解释自己突然归家,原来是这么说的啊……不过,小琰刚才那一脚……难不成他知道我和小堂是在撒谎?那真正的原因,他……

    沈知微看着仿佛戴着童真外衣的崔琰,想起他一次又一次对自己心事揣摩的正确,不禁冷汗涔涔。

    “我家亲戚临时又有其他的事,就先不来了。”沈知微扯了个谎,先搪塞过去再说。

    “哦。这样啊。对了沈大人,小堂说,你也认识陈望曦陈公子,还挺熟?”

    李巧芬提及陈望曦的这一刻,沈知微脑中划过一个想法:要不要把望曦说得可怖,好借徐大娘之力把小堂催逼回来?但只是转瞬即逝罢了。沈知微终究做不了昧心诋毁之事。

    “济北知府杨大人的夫人是陈公子的外甥。”沈知微换了一种方式回答。

    “嗯。这个小堂提过。”

    “徐大娘,明年三月小堂便要参加会试,这个时候,他怎么……”沈知微在心里对自己说,小堂好歹也算我的学生,我会作此考虑是常理,是常理……

    “我和他爹也是这么说。”李巧芬颇感无奈地叹口气:“但他说陈公子为他准备了一处幽静的书房,他定会像在家一样用功读书。而且济北有学问的人多,可以向他们多多请教。沈大人,小堂可没有瞧不起您的意思,他……”

    “我明白,徐大娘,您别急。”沈知微温言说道。心内却是忧急。徐大娘说的和小琰说的本就对不上。而恐怕小琰说的才是真相吧……不,不行,不能让小堂和望曦呆在一块儿。

    心下有了决定,沈知微三口并作两口把面吃完,向李巧芬道了谢,急步就要往家赶。崔琰送他到店外,突地牵住他的袖口,不慌不忙地说:“我哥让我告诉您,他说他会听您的话的。”

    “听我的……什么话?”沈知微教导徐雅堂的话多了,他指的是哪一桩?

    “嘿嘿,那我就不知道了。”崔琰慧黠地扯扯嘴角,跑了。

    小琰会不知道?沈知微如今才不会相信这个古灵怪的小孩。但他不说,自己是一点招也使不上。只能回家,只能用崔琰背地里形容的呆瓜法子做些或许一无所用的事。

    夜如年在线阅读

    夜如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