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戏子奋斗日常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126

    人不配为京城百姓,纷纷叫嚣要把这样的人撵出去的。

    这样的大势之下,谁还敢当缩头乌龟!

    而与此同时,也开始有人质疑起来。

    为何百姓们都出来了,那些当官的在作甚?

    不可否认,什么时候都少不了愤青,什么时候官与民都是对立的状态。普通民众对‘官’一字敬之怕之,可同时也听说过不少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贪墨的事迹,甚至因为在皇城根下,这里的官多勋贵多,免不了有些老百姓被强权欺压。平时是不敢说,这种众志成城的时候,还有什么不敢说的呢?

    起先只是私下里议论,议论的多了,这声浪就越来越大。搁在以前,怎么也要找个由头将这群妖言惑众的百姓给抓进大牢,好好惩治一番,可这会儿众王公大臣们个个都在装死,能冒出来吗?冒出来,人们会怎么说?惠帝会怎么说?再说激起了民愤,到时候谁能下得来台?

    要知道民意可是大如天!

    终于大家都坐不住了,急得抓耳挠腮,肝火直冒。

    先骂‘秦生’,再骂祁煊,喷出来的唾沫都能攒够一碗用来解渴了,可什么作用都不起,没见那些自诩正义的学子们都出来聚众□□了吗?

    这些个读书人最是讨厌,什么时候都少不了他们四处搅合,也是瞅准了这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时候,许多跳脱的都跳了出来。

    各种写时文抨击当政者,还有的做些个酸诗出来恶心人的。这些人在骂人的时候都忘了,曾经他们也是读书人。

    续一些学子们跳出来后,有些御史们也坐不住了。

    他们是做什么的?就是监察朝廷及诸侯官吏,用白话点讲,就是专门弹劾百官的,盯紧了他们抓小辫子,靠怼人来博取名声的。

    会当御史,且做出点儿名声的,几乎没几个怕得罪人。个个都是滚刀肉,这么好留名青史的机会,谁也不会放过。

    于是,御史们也跳出来了。

    当然他们在朝堂上讲话,还是比较讲究方式的,就是提了提京中这几日的实况,以及两处受灾之地是如何如何的惨况,还有这两地该如何妥善解决,朝廷是不是应该派人下去赈灾了。

    坐在上头的惠帝自然做无事状,见有人上奏,他也就装模作样地点几个官员名字出来问问他们怎么办。

    怎么办?

    这些人面面相觑一番,能怎么办,赈灾啊。

    可钱呢?

    老百姓们都捐钱了,他们哪里跑得掉,于是一个二个先装模作样地叫了一番穷,然后这个三千两,那个五千两,在朝堂上就这么凑了起来。

    大势如此,有钱的没钱的都得意思意思。

    这么凑来凑去就凑够了十多万两,再加上那些普通老百姓们捐赠的,已经有二十多万两了。

    钱不多,但也足够先去两地赈灾了,至于后续事情,后续再说。

    可派谁去赈灾,又陷入了僵局。

    与之前不同,这会儿都跳出来举荐自己的门人或者同一派系的,谁都知道赈灾这是大买卖,做的好了,今年一年都不用愁花销了。当然太子一系和二皇子一系也都没消停,这可是大功绩,此时不抢,更待何时?就算自己抢不到,也不能让死对头抢到啊。

    坐在上头的惠帝冷笑,冷笑看下面那群人狗咬狗。

    等咬得差不多了,他才说安郡王这次劳心劳力,为民解忧,且他年纪也到了,是该放出去历练一二了,所以这赈灾之人就定为安郡王。

    下面一众人错愕,能混到这里来的可没几个是傻的,对于惠帝如何忌惮镇北王,自然了然在心。对于惠帝派谁去,他们都不诧异,唯独这安郡王——

    就算安郡王被陛下养得和镇北王不亲,跟陛下亲,那毕竟是别人的种啊,怎么倒还用上了?

    自然有人反对的,可惠帝一句话就把人堵回去了。如今有这样的局势,可都是安郡王的功劳,不管他是错打错着还是什么。难道你一大把年纪,还想摘人桃子不成?

    当然原话肯定不是这么说,但其中的寒碜之意谁都能听明白。

    事情定下后,收到消息的太子和二皇子脸都气歪了。

    倒是二皇子心里比太子稍微舒坦了些,不是太子的人就行,最起码他跟祁煊那小子关系还算不错。

    至于是真不错,还是假不错,那就只有天才知道了。

    不过自作多情的二皇子可能觉得自己挺有面子的,祁煊临行之前还专门派人过来暗示过了,大抵的意思就是想借着祁煊的手,把太子在那两地放着的人都给弄掉。

    当然,这是后话。

    *

    祁煊并不意外是这种局面。

    打从秦明月开口,若说刚开始他下意识的念头是这个可以做,总不能让这个女人瞧低了自己。可很快他,就意识到这里头的机会来。

    困守在这四方城里,他一直想找到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却没想到一直寻寻觅觅,柳暗花明,竟在这里找到了机会。

    所以惠帝一下令,祁煊也没多做矫情态,就接下令来。

    这次出去的名头是巡抚,代天巡狩,镇抚一方。赈灾是大头,另外还要查查河道总督衙门那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谁都不信胡成邦是畏罪自杀的,但关键得有证据。还有朝廷派发过去的银子哪儿去了?如果派过去的银子都用到修防上头,今年会涝成这样?!

    不过这事惠帝并没有放在明面上讲,而是隐晦地和祁煊提了一提,惠帝这次也是受足了窝囊气,打算好好惩治一番这些张扬跋扈的大官们。

    祁煊就要走了,秦明月转天就收到了这个消息。

    是祁煊亲自来说的。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

    祁煊一身二品大红色官袍,面前绣着锦鸡的补子。

    这是巡抚的官袍,巡抚算是文官,所以穿的是文官的官袍。

    他来势匆忙,也是时间赶得太紧。

    前脚受了令,后脚就要出发。两地灾区等不得,还等着他押运着赈灾的银子前去救命。且这些银子还要在半路上换成各种各样的赈灾物资。

    这还是秦明月第一次见他穿成这样,少了几分放荡不羁,多了几分沉稳,似乎人一下子就正经起来。本就是肩宽腰细的好身材,这么一身越发显得伟岸。

    莫名其妙,秦明月竟觉得有些不敢直视。

    “爷马上就得走了,抽空来跟你说一声。其他事你不要担心,现在京城没人敢在这节骨眼里动你。等过了这一阵,爷也该回来了,大概要去几个月吧,时间长短不好说,还得看差事办得怎么样。”

    秦明月没料到他会在这种时候来找她,还说出这样的话,心里有些局促,低低的哦了一声。

    见她这样,祁煊心中纵有千言万语想说,却又一时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

    分卷阅读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