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下)

      泰韵清章 作者:雪之蝎

    相亲(下)

    听到这话,款儿吓了一跳,赶紧就想找地方躲,可手还被太后拉着,总不能甩开吧?正别扭着,皇帝已经笑着高声道:“是四阿哥吧?进来吧!”

    四阿哥走进来,目不斜视地甩甩袖子先给太后请安,次给皇帝请安。款儿没有办法,只好侧着身子跪到太后身旁,低着头研究自个儿口的衣饰。

    皇帝和太后却恍若无事,只是问四阿哥布施进行得如何、外面的情形怎样之类的,四阿哥一一答了,又补上一句:“各功臣眷属在配殿跪香,已经快要结束了,只是方才执事太监来报,说是原兵部郎中乌雅家的女眷,外出未归,儿臣已经派出人去寻找了。”

    太后和皇帝一起大笑,款儿则是羞得头埋得越发地低了。太后边笑边拍着她的手对四阿哥道:“这个就是乌雅家的丫头,走错了路到我这儿来,被我拉着说话来着。快叫外面别乱找了!”

    四阿哥仿佛此时才注意到还有这么个人的样子,看了看款儿,含笑应了:“既是这样,那老佛爷和皇阿玛再去添一回香,就差不多可以起驾回了。”

    皇帝点点头:“嗯,你先出去准备吧!”

    四阿哥又各请一个安,后退几步转身出门,款儿几乎忍不住要叫住他问问有没有人找到启诺,话刚要出口,已然醒悟过来,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两下:这分明就是摆好了的套儿,弟弟要么本没有走丢,要么就是被什么人故意带开了去的,如今自己已经见着了他们要自己见的人,自然会把弟弟带回去!

    想到这儿,款儿更是面上绯红,低声对太后道:“奴才求老佛爷恩准,回配殿去把香跪完。”

    皇帝听了先笑了:“你不在那里,那香还就不接着烧了?”

    款儿这才发现说错了话,羞而不语。太后轻轻抚着她的手,真是像哄孩子一样说道:“你的孝心,佛祖都能看到的。待会儿出去请一束香,带回去点上,就着抄几卷佛经荐给你阿玛,功德比这个还大的。”

    款儿直听得眼泪都要下来了,只好拼命忍住,趴下又给太后磕了个头,看看皇帝和太后再无他话,一旁苏太监也微微颔首,才跪安出去仍回配殿。

    这边太后带着几分怀疑的神色看着皇帝:“四阿哥,该不会是皇帝特地叫来的吧?”

    皇帝得意地笑道:“到底什么都瞒不过皇额娘!”

    太后反而上了心事:“我看这孩子挺好的,可就不知道四阿哥中不中意?”

    皇帝倒很轻松:“这个容易,过两天儿子找他单独问问就知道了。”顿了一下又道:“依儿子看,应该是中意的。乌雅家的丫头,子沉稳,读的书也多,正对四阿哥的脾气。”

    太后依旧有些不放心:“就可惜娘家太单薄了些,在乌雅氏一族里也只是远支。”

    皇帝对此的看法却恰恰相反:皇子,又已加封了郡王,福晋的娘家马上就身价百倍,若本身还是豪门大户,岂不是要反过天去了?款儿的父亲已经去世,弟弟又还年幼,将来只能靠着四阿哥,自然要规规矩矩的。不过这话不能公开说,当下只是笑笑道:“她不是还有个弟弟嘛!教养得又好,将来支撑门户肯定没问题的。若真是定了她,少不得再给些恩赏,也就是了。”

    太后听了也没有别的意见,一时苏太监进来禀报说该出去添香了,皇帝和太后自又去添了一回,再看看跟着一道儿来进香的也都差不多完事,于是吩咐摆驾回。

    款儿回到家就把弟弟叫来仔细盘问,启诺倒觉得很冤:所谓的“千手观音”并不是他想象中那种一间大殿里顶天立地需要仰着脖子数到头晕的巨像,本就是一尊供在桌上不到两尺高的木雕嘛!王伯昆这小子带着自己神秘兮兮地钻到那间小佛堂,还说要和自己比赛,看谁先数清楚,可他边数边打岔,害得自己反复数了好多遍,最后听到外面有人来了,只好跟着他又跑回大殿外。

    款儿听完,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拿指头在他额上一点:“你怎么这么笨啊!他在逗你玩儿呢!”

    启诺此时才醒过味儿来,气嘟嘟地要去找王伯昆算账,被款儿一把拉住:“人家跟你闹着玩儿,你还当真生气啊?男子汉大丈夫,就这么点儿气度吗?”

    启诺没有办法,只好回自个儿屋子里去生闷气。款儿自己坐着把今天的事翻来覆去地想,一想想到四阿哥,禁不住脸上发热…

    另一个脸上发热的人是四阿哥,因为皇帝第二天就把他单独叫去,单问他对款儿的印象。其实哪儿有什么“印象”可言,不过是在门外听她答了几句皇帝和太后的问话,等到自己走进去,完全只能看到她的朝天后脑勺了。

    “听她回话,书是读过不少的,满语也通,”四阿哥边努力回忆边说道:“‘孝’、‘悌’二字也做得不错。看举止,家里的教养也好。”

    皇帝一听,全是好话嘛!不过预防针还是要先打:“只有一样,她父亲已经去世…”

    四阿哥倒不介意:“凡事也没有尽善尽美的,更何况她父亲是为国捐躯,足见其一门忠良,倒正应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句老话。”

    这话真是说到皇帝的心底里去了,不说别的,为皇子求娶忠臣之后为妻,这可是只有明君才有的举动啊!于是满意地点点头:“嗯,那这事你心里有个数,过了年就可以开始着手了。朕想,本来应该由福晋之父出面领赐婚的旨意的,如今就由她们乌雅氏的族长代领吧。倒是要先给她弟弟一点恩赏,这个朕来筹划,年内就办了吧!”

    再说王天德父子回到家中,由于已经得到苏太监传来的消息,说太后和皇帝都对这次相看很满意,王天德自觉此事办得十分得意。可晚上把儿子找来,仔细问他白天在庙里是如何拖住启诺的,立刻觉得不妥----这不是把四阿哥未来的小舅子给得罪了?他转了转念头,决定让妻子第二天带着儿子亲自到款儿家去赔罪,结果又“小小姐”地哄了彭氏半天,教了她一套话。

    彭氏知道这事尴尬,可若是办好了,能同时讨好皇帝和四阿哥,那可是对丈夫的仕途大有好处,只好硬着头皮,第二天就拉着儿子到了款儿家。

    “犬子顽劣,居然诓骗府上的小少爷,昨天回去我们老爷就要动家法,也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心软,到底见不得自个儿身上掉下来的挨打,苦苦求老爷息怒,今儿个特为来给尊府上赔罪,还请府上千万别怪罪我家老爷!”彭氏说着,拉着儿子就要给款儿的母亲行礼,款儿赶忙抢上来扶住:“王夫人快请起,这我们可当不起!”

    款儿一边扶彭氏回位坐下,一边徐徐道:“只是小孩子家闹着玩儿,王夫人何须如此见外?”

    彭氏本就没有真的赔罪的打算,只不过要借个因头来说话,脸上却是十分诚恳的样子:“唉,小孩子家不懂事,不知道尊府上如今…”说到这儿,突然掩了口看着款儿,又看了看上坐着的乌雅太太。

    乌雅太太并不知道款儿被太后和皇帝变相召见这回事,故此看到彭氏的举止觉得十分奇怪,正要开口问,却被款儿急急打断:“女儿有话对额娘说!”

    乌雅太太更觉得奇怪了:女儿何曾这么不懂事、当着外客的面儿如此说话的?彭氏却是猜到款儿要向母亲交底,忙抢着笑道:“瞧我这人,既是来向府上小少爷赔不是的,自然得见到本人才行。却不知小少爷在哪儿读书?我带犬子过去,让他们拉拉手,就算和解了吧!”

    款儿连忙接口:“舍弟自有一处小院,读书起居都在里面,只有几个丫环婆子伺候,平日出门跟的人都在外面,不准进内院的。王夫人恕罪,款儿有些话要对我家说,先叫人带您和令郎到舍弟那里奉茶吧!”说完直接吩咐管事的带彭氏母子过去,这才回身走到母亲跟前,小声把那天在报国寺的事儿说了。

    “哎呀,你这丫头,怎么不早说!”乌雅太太惊出一身冷汗:这要是自己毫不知情,一心应下了别人家来求亲,不是要害死自个儿的闺女了!

    “额娘,我这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所以思前想后了这几天。”款儿此时已经几乎可以肯定,彭氏上门,决不止赔罪这么简单:“依女儿想,王夫人今天来,必有话说。那天把弟弟带走的就是她儿子,怎么会特特地这么巧?”

    乌雅太太毕竟年长,于各种闱之事耳闻的也要多些,想明白了是又惊又喜:“这么说,竟是…”

    款儿忙道:“额娘且先别露出来,等会儿先看她怎么说。女儿猜想,她也不会说什么十拿九稳的话,只不过是来让咱们心里有个底,那咱们就把这个底装在心里便是。”

    两母女计议好了,才一起走到启诺自住的小院。小孩子是没有隔夜仇的,这才一会儿工夫,两个小子又头碰头地一块儿看字帖,还比着看谁写得更像字帖上的。款儿看了着实欣慰:王家毕竟是书香门第,一门出了多少个进士、翰林,致仕的大学士、现任的侍郎、主考,弟弟跟他家的儿子交好,对他读书肯定是有好处的。

    彭氏看她母女神态自若,知是已经说妥当了,才笑吟吟地道:“让孩子们在这儿读书,咱们到外面说话吧?”

    晚上王天德回到家,一看彭氏的脸色就知道事情办好了,喜得一把把妻子都抱了起来,吓得彭氏直拍他的手,才把她又放下来:“好小小姐,你是怎么说的?”

    彭氏徉嗔着点了他额头一下:“也不怕叫人看见!”说着整了整自己的衣服,才道:“那个款儿,倒真是个出挑的,心里怕是已经猜到了七八分,我只点了她两句,就说如今自家还在居丧,没有什么旁的想法,又说感激皇上的天恩,怎生无以为报。这还不就是明白了?”

    王天德听了点点头:“此女果然不俗,也难怪皇上会对她青眼有加。”

    第二天,王天德就去向皇帝覆命,皇帝听说款儿家如此知情识趣,也十分欢喜,当下便要与王天德商量该怎么加恩款儿一家尤其是启诺,却见一个太监捧了奏折匣子走来,跪在殿外高喊:“启奏万岁爷,吉林将军六百里加紧的折子到了!”

    相亲(下)在线阅读

    相亲(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