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事

      桃花流水鳜鱼肥 作者:胖妞妞

    家务事

    王运财和安氏扛着锄头从山坡上的菜地里下来时,看到炊烟在自己家茅草房的上空盘旋,几乎没吓出一身冷汗,两人连草鞋都没顾上洗,也不及多想,就匆匆忙忙往回赶,谁知等夫妇俩满头大汗跑回家后,却看见二儿子正端着一盘芋头片往桌上放呢!

    “阿爹,阿娘,回来啦!快去洗洗,我做好早饭了!”王珛南笑嘻嘻推着惊讶过度的父母进门。

    家里的厨房是一分为二的,里面是灶间,外间摆了一张大方桌,是吃饭用的,这就是一家人用餐的饭堂了。现在桌上已经摆了一碗芋头片,一碗青椒土豆丝,一碗自家做的咸酱菜,和五碗热气腾腾的稀饭。

    夫妇俩对视了一眼,放下心来,先去屋后的一个小水池洗掉锄头上的泥土,冲掉脚上的泥巴,洗干净手,然后回屋换下身上的脏衣服。地里头的活儿腌臜,平时大家都会穿一身耐脏的旧衣服下地,回家时换下,这样不至于穿着又脏又湿的衣服吃饭休息,换下衣服后还可以简单地擦洗一下,干了半天活儿,换上干净清爽的衣服,整个人都凉快舒爽多了。

    王珛南摆好碗筷,进屋去叫醒了依然酣睡的哥哥海子和妹妹小溪,两个小家伙揉揉眼睛从床上爬了起来,洗漱后,欢呼着来到餐桌前。

    一家人围着饭桌坐好,小溪盯着桌上的两盘菜看了半天,指着芋头片上红通通的一片好奇道:“这是什么?”

    王珛南笑了笑,夹了两片芋头放进她的碗里,“这是红辣椒,炒芋头加这个,很好吃的。”

    小溪的脸色看起来将信将疑,不过这可是二哥哥给她夹的菜噢,她还是很认真很仔细地夹起来小口小口吃掉了,嗯,果然很好吃!

    辣椒并不是特别的东西,小溪之所以会因为认不出来而好奇,是因为王家以前从来不会把辣椒剁碎了当作调料,通常都是把青椒直接去蒂去筋,整片用猪油稍微炸一炸,做成最简单的一道炒辣椒,王珛南还发现,安氏做菜非常单调,所有的蔬菜不是清炒就是清蒸,像土豆芋头红薯这样既可以当粮食也可以当菜的,就更直接了,除了蒸还是蒸。至于较复杂的菜,因为家里穷,又不是逢年过节的,所以还没吃过,也不知道安氏做菜怎么样,不过如果王珛南没估计错的话,应该和她目前的厨艺差不了多少。

    先前才不过吃了几天,他这个挑嘴的人就已经很受不了了,再这样下去,他的嘴里能淡出鸟来,所以接掌家里的家务,其中也有他自己的一点私心,因为他实在不想委屈自己的胃。

    可惜屋后的菜园里空空如也,之前为了替他治病,王运财把家里能储存的菜都卖光了,王珛南在家里翻找了半天,实在找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材料来。厨房里连调料都很少,除了自家做的猪油和必不可少的盐、醋以外,姜蒜葱这些菜地里有,床脚下有一罐菜油,是年节时用来炸丸子用的,不过酱油、**、花椒、香油这之类的是不可能有的,其他的像橄榄油、香菜、薄荷、柠檬汁就更别提了。

    王珛南听老爸讲过,以前酱油在乡下也是个稀罕物,一般人家都舍不得吃酱油,还有人把酱油当成之类的补品,直接拿开水冲了当汤喝。现在是古代,想必酱油还是个奢侈品,像王家村这样的地方,肯定吃不起。

    不过还好,酱油不像盐油这样是必需品,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色,增加菜的美观。烧菜的话,一般菜放点酱油比较好,尤其是红烧的,比如红烧,红烧鱼,炖的时候都会放,上色,入味,这样做出来得菜,色泽美观,香味浓郁,让人食指大动。但是像其他炒青菜素菜之类的,还是尽量少放酱油,毕竟色素太多,对皮肤不好。而且南方人在炒青菜的时候似乎不大爱放酱油。

    只是可惜再也吃不了酱油菜,酱油饭,和酱油嫩**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奈之下,王珛南只好钻研芋头和土豆的其他简单做法,前世他离家出走那几年,一个人在外面过,做饭烧菜什么的都是自己来,虽然厨艺算不上□,不过养活他自己也算绰绰有余,所以不至于连一顿饭都做不出来。

    先把芋头洗干净,擦干,然后刮掉表皮。听说芋头的汁会引起敏感反应,王珛南以前见过老妈炖山药汤,处理从菜市场买回来山药时,都必须带着手套,否则整个手臂都会发痒,所以处理芋头时他也找了两块布,缠在手上。

    刮完皮的芋头切成厚薄一致的薄片,剁椒、盐、和一点点油混合均匀,洒在芋头片上,烧开水大火蒸了一刻钟,出锅后撒上一层葱丝,红红绿绿配上一块块整整齐齐的芋头片,比安氏那单调的煮芋头要有味多了。

    接下来就是处理土豆了。

    家里的土豆都埋在厨房堆柴的灶堆里。这灶堆,就是在厨房炉灶旁边靠墙的地方,用泥砖围出一块四四方方的区域,底下铺的是灶灰和干树叶,土豆红薯之类的就埋在灶灰底下。上面堆放柴草,每隔几天,安氏就从外面柴垛抽出几捆柴火堆在灶堆里,这样既不用担心柴火被雨水打湿,做饭的时候,也可以直接从灶堆里抽出柴火,放进炉膛里,省时方便。

    只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每回做完饭后,要小心熄灭炉膛里的火,不能让火星点子蹦进灶堆里,否则灶堆里烧起来的话,整个厨房都会着火。

    其实这灶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王珛南以后在做饭的时候,随手就从灶灰里出一两个红薯,扔进炉膛底下,上面的柴火燃烧后,炙热的灶灰从缝隙间掉在炉膛第二层,埋在红薯上,这样等吃晚饭后,香喷喷的烤红薯也做好了,香甜软绵的烤红薯,实乃美味啊!

    王珛南先把土豆洗净,去皮,切成细丝。这几道简单的工序就让他头疼不已,家里存放的土豆都不是很新鲜,而且个头一般都不大,小土豆做成土豆饼、烧土豆非常美味,可是削皮就是个大问题了,现在又没有刮皮刀之类的工具,土豆太老用水泡也没用,最后只能先把土豆扔进开水里煮一会儿,再弄掉土豆皮就容易多了。

    家里的菜油不能动,好在猪油炒菜也不错,下面条的时候放猪油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在锅里放点油,烧热,将红辣椒放进去,炸出香味,将焯过的土豆丝控掉水分,盛在盘里, 把刚刚炸好的辣椒油、醋、盐和葱,洒在土豆丝上,拌匀。

    当当,一碗又香又辣的凉拌土豆丝就做好了!

    至于咸酱菜,那就更简单了,从坛子里出大概一碗量的咸菜,用清水洗净,泡一会儿,稍微去一下重味,捞出切成细丝,放一点点油稍微拌一下就好了。

    三道菜都是做法用料都很简单的懒人菜,可以说一点花样都没有。不过王家一家人都吃得非常开心,非常满足。王运财夫妇俩心里是又安慰又心酸,安慰的是二儿子很快融入了乡下的生活,没叫苦,也没叫累,现在还主动做家务,真是个可人的乖孩子;心酸的是孩子这么懂事乖巧,定是在李家受了许多苦,不是做惯家务事得话,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怎么就会掌厨做菜?

    海子和小溪一顿饭则吃得极为满足,饭菜的味道和阿娘做得比比起来,自然是要好些的,而且王珛南毕竟不是安氏,做菜的时候放的油盐调料都要足些,菜的味道自然就更好下饭了,两个小家伙足足吃了两碗稀饭,小肚子都腆出来了。

    也不怪安氏平常做菜单调,乡下生活不易,她每日除了在田间地头里干活,回家还要忙着照顾一家子,家务事繁杂琐碎,安氏劳累了一天,回家做饭时自然没那些心思弄出什么花样来,清炒清蒸清煮,做出一桌能下口的饭菜,喂饱孩子们和自己的肚子,就已经不错了。

    王珛南自这一顿饭后,就理所当然地管起了家里的家务,开始他在王家的掌勺生涯,洗衣服做饭扫地喂**都让他包圆了,安氏只管家里的针线缝补之类的女工。

    看到家里的改变后,作为王家长子的海子大受刺激,弟弟竟然这么能干,不仅会做饭,还洗衣服,扫地,摘菜,喂**,海子可不干了,自己身为哥哥,怎么能只让弟弟干家务而自己在一边玩耍呢!于是海子硬从弟弟那里抢走了喂**和扫地的重任,洗衣服他到底还是不愿意干的,因为自家屋后的小池子太小,所以每天要到村里的水塘边去洗衣服,被村里其他小媳妇们看见的话,他们准得笑话他干女孩子才干的活儿,海子长这么大,还没见阿爹洗过一次衣服呢!

    大哥二哥仿佛都在一夜间成了大人,每天帮阿爹阿娘忙着家里的家务,忙得团团转,小溪一个人落了单,便跟二哥撒娇说要帮他洗衣服,王珛南执意不肯,笑话,让五六岁的小孩子一个人到水塘边去洗衣服,她人还没衣服重呢,一不小心掉进水里怎么办?

    小溪见帮不上家里的忙,很是郁闷,连二哥做的饭菜也不肯吃了,王珛南只好叫她帮忙看着家里晒的谷子、花生,这些天趁着日头好,王运财在院子里铺了油布,晒些谷子和花生,却老有**鸭跑进来偷吃,赶也赶不尽。村子里的**鸭都不怕人,谁家晒了粮食,就会有一群**鸭围在旁边虎视眈眈,有人在近前看着的话,**鸭们就闲闲散散地躲在草丛里,啄些小虫子吃,只要看守的人一不注意,或稍微离远了些,**鸭们就会趁机跑到晒场边,点头如捣蒜,偷吃粮食,被轰走的话也只是张开翅膀叽叽呱呱乱叫一阵,跑远些,不一会儿,就又偷偷靠近了,实在是烦不胜烦。

    小溪有了正事干,果真搬了小板凳,端端正正坐在庭前,看到有**鸭在地上啄食谷子,就伸开双臂撒开腿冲过去,一面追赶嘴里一面叫道:“坏**!坏**!不准吃我家的谷子!”

    **鸭们呱呱乱成一团,**毛鸭毛漫天飞舞。

    安静一阵,人**大战的场面再次上演。

    不一会儿,小溪就累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趴在凳子上不愿动弹了。海子在一旁看了半天热闹,跑去找了一长竹竿,竹竿上系了几块破布头,等**鸭们靠近油布的时候,他就挥舞竹竿,敲打地面,发出响声,果然**鸭们受了惊吓,一哄而散。

    小溪满脸崇拜地看着大哥手上的竹竿,直夸哥哥聪明,海子昂着头洋洋得意,作为大哥的自尊心总算得到了满足,便大方地把竹竿交给妹妹,嘱托她看好家里的粮食。

    小溪学着哥哥的样子拍着脯保证,绝不叫坏**坏鸭们这些坏蛋偷吃自己的一颗粮食!

    家务事在线阅读

    家务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