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

      回宋之唐琬 作者:凝碧

    姨母

    第二天清早,唐琬起床的时候感到浑身绵软没力气,去和唐父唐母请安时也恹恹的,一向钟爱美食的她对着满桌的菜都提不起食欲,总是觉得没神,肚子还有些胀胀的,她悚然一惊,连忙把观风和听雨唤来,询问自己的小日子,然后欲哭无泪地发现,就在这两天,更杯具的是,原身和她一样,每次大姨妈来都会肚子痛!

    还没等她想出什么办法来应对这一月一次的折腾,大姨妈欢快地蹦跶过来走亲戚了。唐琬在观风的帮助下僵硬地绑好月经带,她看着自己快要同手同脚行走的窘态,很光棍地躺下,死活不肯起来了。

    虽然从记忆中翻出对月经带的记忆,知道这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邋遢,而是用很干净的布缝制的,布中间垫的也不是广为人知的草木灰,而是价格昂贵的软纸,也会日日替换,但一是因为她实在不习惯腰间牢牢绑着个布条,没有内裤腿间空荡荡的已经很不习惯了,现在多了个东西更是让她动作都不协调,更是出于心理上的洁癖,总觉得这种卫生用品反复使用很让自己崩溃,这让习惯了一次“小面包”的她情何以堪啊!

    虽然会很浪费,但唐琬还是不想委屈自己。她当初出嫁时是真正的十里红妆,爹娘就怕她在婆家受委屈被小看,除了明面上置办的嫁妆,还用各自的小金库给她添了不少好东西,娘娘的私房也大半归她了,暗地里更是塞了不少银票给她。她在家里年纪小辈分大,还有众位唐府女眷给她添妆。而且她名下的田庄铺子收益进项也很不错,这点小小的消耗,她还没放在眼里。

    于是唐琬逮了身边的四个贴身女使给自己做新的月经带,哪怕以前用的洗得再干净做得再致甚至还别出心裁地绣上了花纹她也不要。一切按着舒服来,也不用什么丝绸绢绫,只用最轻软的棉布,填塞的还是惯用的软纸,她倒是想用棉花,可此时还没有后世容易吸水的药用棉,只能望之兴叹。她还让人去找李大夫要了几种消炎杀菌的药材,磨成药粉铺到软纸上一起缝进布条里。

    几个女使虽然不怎么明白自家娘子为什么嫌弃用过的月经带,也不用日常惯用的丝绸绢布,反而选用了昂贵的吉贝布,而且还不厌其烦地捣鼓药粉,但娘子怎么说她们就怎么做,娘子读过那么多的书,认得那么多的字,还懂那么多秀才官人才懂的道理,郎君们也说要不是娘子身为女儿身,定能为唐家捧个状元郎回来,娘子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何况吉贝布价格高昂受时人追捧,一般人家正经的郎君娘子都用不上,必定有它的优势。

    唐琬这时却是没空顾及她们的心思,因为肚子真的很疼啊!比她那时候还要疼,手脚都冰凉冰凉的,额头冒出细微的冷汗,肚子一阵一阵的抽痛,好像有人拿了棍子每隔一会儿就把她的肠子搅上一圈。阿秀热了个汤婆子捂在她肚子上,听雨隔着一会儿就给她揉肚子,唐琬悲愤的看着观风端着的药碗,深呼吸了下,然后以一种视死如归的姿态端起药碗,猛地灌下一大口,结果把自己呛着了。

    “咳咳咳!”

    一口汤药半口多都贡献给帕子了。

    “咦?不苦?”

    这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

    唐琬放下心来,靠在隐囊上,小口小口地抿着药,甜中带着一丝苦涩,她吃出了甘草和蜂蜜的味道。

    暖暖的汤药喝下肚,立刻温暖了寒凉的内腑,药挥发出来,缓解了难忍的疼痛,唐琬松了口气,直到这时才觉察出肚子有些饿,肚子痛导致她之前食欲全无,便想着赶紧趁着这会儿吃些东西垫垫肚子!

    观风她们听到唐琬主动说要吃东西,赶紧去端菜添饭,就在唐琬躺着的榻前摆了肴桌,粥是赤豆红枣丝白米粥,菜是清炒藕片、丝蒸蛋、清蒸鲤鱼,还炖了一锅乌**汤,唐琬本就有些饿,被香气一勾,愈发觉得饥肠辘辘,倒是把饭菜吃了大半。

    唐母来的时候,正当是唐琬吃得开心,因为唐琬先前没胃口还有些担忧的神色立马变成了眉开眼笑,看唐琬丢下碗筷跑出来亲迎她,还埋怨她:

    “跟娘娘这么生分做什么?娘娘看你吃得下饭菜,不知有多高兴呢!快快快,继续吃,多吃点!”

    唐琬跟她告了声罪,继续吃饭去了,又吃了小半碗蒸蛋,好几块**,喝了两盅**汤才放下筷。

    唐母跟她坐在一个榻上亲亲热热地说话,听得她刚刚肚子痛的厉害,喝了一碗药才好转有了食欲,拉着她的手说道:

    “琬儿似我,娘娘早先也是如此这般受罪呢,看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汤药也不见好,每次都疼得直抹眼泪。后来娘娘家里来了个游方大夫,开了一帖偏方——就是琬儿如今吃的这副——月事期间每隔一个半时辰就吃上一碗,才好过许多,待生了你大哥哥后,便不会痛了。琬儿不用忧心!”

    唐琬一开始还饶有兴致地听着,但听到后头,眼角抽了抽,心想古代女子听到这种话题绝大多必定是面色晕红羞涩不已,现代女子更劲爆的话都敢说,这些只是毛毛雨,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这个一心疼爱她的老母亲,只好垂首盯着自己的膝盖沉默不语。

    唐母见她这个样子,微微叹了口气,心想女儿定是被那个忘恩负义的陆家伤透了心,真是混账的陆家!

    陆家表示躺着也中枪!

    见女儿不愿意提及这个,唐母便转移了话题:“前些日子我让二哥儿去了临安,一时没想起那糕点铺子才开张不久,定是有许多琐事需要二哥儿主持吧?这倒是我的疏忽了!”

    唐琬笑道:“怎么会?铺子专门请了掌柜,许多繁琐小事都是掌柜负责的,要是一些**毛蒜皮的小事儿都叫二哥儿去跑腿,那这个掌柜不要也罢!二哥儿啊,就相当于一个镇山太岁,将咱们的铺子介绍给他的狐朋狗友,待掌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儿才出面呢!”

    唐母被她的用词逗得“扑哧”一笑,点着她的额头说道:“你这个调皮丫头,就知道欺负你侄儿,幸亏二哥儿现在不在这里,不然铁定又要跟你闹!”

    唐琬掩嘴一笑,摇着唐母的胳膊撒娇道:“孩儿有爹爹娘娘撑腰呢!”

    “你啊!”唐母爱怜地摇摇头,对她这副惫懒模样没办法,“说到铺子,前儿你小姨母找到我,说是想让咱们这家糕点铺负责她寿宴的一部分糕点,你也知道,我和你爹爹没管过那铺子的事儿,所以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哎呀!”唐琬轻呼,“孩儿差些忘了九月初二小姨母的五十大寿,真是该打!”

    唐母笑呵呵地说道:“好孩子,都记得那么清楚,怎么说忘记?知道孝顺你小姨母,也不枉她那么疼你!”

    这个小姨母指的是唐母最小的嫡亲妹妹,她的平生简直能写一部传奇小说。她自小聪慧可爱,漂亮伶俐,因此在家时受尽了父母兄长的万千宠爱,养得有些单纯娇气,等她十五岁及笄后,嫡亲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经成家了,正当父母兄姊挑挑拣拣地为她议亲的时候,一个晴空霹雳劈到她头上,她祖父给她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婚事。

    起因很狗血,她祖父回京述职,路遇山贼,九死一生时幸得正好路过的张员外相助,不仅捡回一条命,还把打劫的山贼给捆了送官府。本来张员外以为他顺手帮到的不过是个低阶京官,因为这位官人行囊朴素,随行护卫也不多,不然哪能让一伙儿山贼给围得差点没命?哪知跑到官府才知道自己鱼到大白鲨,不禁喜出望外!

    顾家祖父感慨张员外的救命之恩,便寻思着如何报答一二,哪知被张员外这个人看了出来,便露出想结亲的意愿。这下顾家祖父踌躇了,这门不当户不对啊,要他一个高官士族跟一个白身结亲,他会被人笑死,家里儿子媳妇也得把她恨死。张员外立马便道他有一个嫡幼子,年未弱冠,却已是秀才,不会配不上贵府小娘子云云,说得唐家祖父尴尬无比,又念及他的救命之恩,话都说出口了可不能食言而肥,于是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但是张员外又道孙子已到适龄,希望早日完婚,可家里在议婚的只有一个嫡孙女啊!没办法,只好把孙女许给了人家!

    消息传到家中,家里人集体愣住了!小姑娘和她母亲哭作一团,她母亲直道要不是她一直想给女儿找个如意郎君就不会耽误了女儿,弄的如今一个堂堂士族千金竟然要下嫁给一家暴发户?!小姑娘更是哭成了一个泪人,她前些日子才和母亲说钟意青梅竹马的表哥,不过母亲不太乐意这桩婚事,因为这位表哥自小身子弱,但小姑娘坚持,母亲便妥协了,已经和表哥约定了等表哥今次科举后就来议亲,可如今等到的却是另一桩婚约!

    听闻这个消息的几个庶女虽然也有点幸灾乐祸,还有点庆幸,幸好她们婚事定的早,不然肯定轮到她们头上,但更多的却是兔死狐悲感同身受,连家里一向最受宠爱的嫡女都是这个被长辈随便许人的结局,那如果是她们呢?

    随后得知这个消息的表哥当场吐了血,没过半个月就传出抑郁而死的消息,小姑娘哭得几次昏厥,跑到表哥灵堂上把自己一针一线绣的婚服,给表哥做的衣衫鞋袜,打的络子结的佩饰都烧了,还割了一束自己的秀发。灵堂内人人落泪,小姑娘一步一回头地被人劝走了,当晚就在闺房内上了吊。

    后来虽然被及时救了回来,差点把家人吓死,以后天天找人紧紧看着她,生怕她再想不开,却发现她没了心一样,变成了个活一日算一日的行尸走。唐家祖父回来时,看见娇宠的孙女变成这副样子,从小看着长大的小辈也没了,惊得目瞪口呆,但最后还是把她送上了花轿。

    张员外知道自己强求了人家小娘子,人家必定对他不满,好在他嫡长孙也算是个温厚斯文的读人,新婚之夜小姑娘誓不从他也不在意,反而在听小姑娘说了这中间的□后,对他们很同情,也觉得这般烈的女子很可爱,对她言听计从,百般照顾,小姑娘也不是骄纵胡闹的人,两人私下相处更多的是像朋友。

    然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子好的读书人三年后得了急病去世了。素日里,他的母亲和祖母就对她很有意见,因为面对她得罪不起的高贵家世而产生的自卑再加上对小姑娘自身的从容气度的记恨,更是因为自家孩子对她的一心一意让她们眼红,读书人尸骨未寒,两个被嫉妒扭曲的老女人就以“无出”之名将她赶出了家门,张员外此时也没做声,他虽然没说什么,但对于亲家对他的无视和独孙的绝嗣作了沉默的抗争!

    小姑娘可惜没能为这么好的人上一柱香,却不禁想着这个世道是不是真的好人不长命,又想着自己的遭遇,顿时心灰意冷,带着嫁妆回娘家后就起了出家的念头。她母亲直抱着她哭说她命苦,家里人生怕她又做傻事,只好继续牢牢地看着她,她也不恼,就在家里研究起佛经和道教经书,整的跟快升仙了一样。

    传奇之所以是传奇,就是在于不经意间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然顾家收到一份聘礼,求娶新寡的小娘子,聘书上也没写名字,只说待小娘子看到木盒中的物事就明白了。小姑娘打开一看,当场泪如雨下,盒子里是一对玉雕的小人,一男一女,身着婚服,她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初那个温润如玉的少年郑重地跟她许诺:“他日,我必以一双玉人为聘迎娶你,男子为我,女子为你,同着婚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她能熬过这几年,全靠心中那一丝信念,她一直不相信他已经逝去,她一直觉得他离她不远,与她一起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而今,终于让她等到了!

    原来当初表哥家人看他气息奄奄,不禁对顾家产生了很大的不满,决定让他远离这里,就放出了离世的假消息,然而小姑娘在灵堂上的举动和之后的寻死行为让他们震撼了,还没离开昏昏沉沉的表哥也因为偶然听到下人的讨论而萌生了求生欲,待他能起身时小姑娘已经被押上花轿了,他只好远远地观察她,却发现她过的并不好。

    就这么两人过了三年,让他欣喜若狂的是表妹名义上的夫君死了,表妹也被两个恶毒的婆娘赶了出门,虽然觉得有些对不起表妹,但他还是很开心,他很想立刻下聘把她娶回家,但同时他又怕她已经忘了他,犹豫了几天,竟然听到表妹要出家的传言,他顿时慌了,又怕被拒,于是就以曾经的承诺来探佳人心意,终于得到了她的回应,更让他感动得无以为复的是表妹洞房花烛夜的落红!他原本是想在新婚夜对他的妻子说他不介意她嫁过人,也不介意她无出,又怕她听到他的解释后胡思乱想,结果收到这么个大礼,让他欢喜得几乎呆住,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她在张家处境艰难,竟全是因为他!

    最后的最后,自然就是表哥和表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姨母在线阅读

    姨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