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

      锦唐女医 作者:珠灯

    分卷阅读214

    来内应,攻开城门,骑马直奔晋阳宫,或者与刘武周对战,或者去密室搜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带上城门,将大唐的军旗插上太原城门。

    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周子瑜都做了充分的布置。

    给他做后盾的,是屈通。

    二人合作不算太久,在校场上练兵的时候却非常的有默契。

    吉时已到,周子瑜提刀上马,秦王亲自送出二十里地,只等周子瑜的先遣队一万余人攻开城门,秦王即刻带领余下的两万大军开进太原城。

    平静是最大的力量。

    周子瑜有如神助,一路旗开得胜,虽有死伤,却不影响全局。

    全盘计划顺利实施完成,变数全在兵策之内。

    美中不足的是,刘武周的手下俘获了另外一支劝降的朝廷队伍,并以这些人作为人质,且战且退,最终与来接应的突厥骑兵汇合在一起,扔下人质,逃亡突厥。

    秦王大喜,留下周子瑜屈通带兵两万在太原城驻守,以防刘武周杀个回马枪。

    其余一万人,带着战俘,带着战利品,随着秦王凯旋而归。

    随着秦王返回京城的人员中,还有前去太原劝降的队伍,里面就有前次秘密救回的唐侍郎唐大人。

    好在唐大人没有性命之忧,只是又经历了一番缺食少水的旅程,带回京城,秦王立即安排人送唐大人到杏林苑去养病。

    唐大人被送到杏林苑的时候,这一天正值冬至,恰逢杏林馆闭关歇业一天。

    朝廷里在冬至这一天,是要举行冬至祭天大礼的。

    收复太原城一战,无疑为祭天大典增添了喜庆。

    在民间,也有大家族举行祭天大礼,只是规模较之皇家要小很多。

    杏林馆,也在后院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祭天仪式,章锦婳焚香祭天,感恩上天赐予大地无数宝藏,感恩上天赐予民间诸多宝药,可以施予救助黎民百姓。

    唐夫人在一边默默的看着,也合掌闭目,无声的祈求上苍开恩。

    竹风来报:“唐夫人,前厅有请!”

    混迹杏林馆不愿回家的唐夫人,早就把自己当做了杏林馆的一份子,对于有人指名道姓的找自己,一点也不吃惊:“是什么人?找我开后门订宴席的吗?”

    唐夫人一边笑着一边走到了大门口,当她看清门外马车边站着的人影时,脸色大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爷!”

    安嬷嬷跟在身后也是惊叫出声,随即跪下磕头:“参见唐老爷!”

    唐侍郎身子有些虚弱,视线有些模糊,听力却是极好的:“是汝卿?”

    唐夫人哽咽不已,大步走上前去,一把抓住唐侍郎的手,泪水止不住的落下:“老爷,真的是你!”

    唐侍郎的眼中也有浊泪:“汝卿,你能走了?”

    这对夫妻,分开了将近一年,唐侍郎以为夫人早就躺在床上不能动了,他还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夫人了。

    唐夫人又哭又笑,激动得语无伦次:“能走了!怪不得,今天章小娘子说要吃团圆宴,我还想我什么时候能团圆呢!老爷,原来真的是你!快,快跟我去后院,我要焚香谢天谢地,然后咱们一起去吃团圆宴!老爷,今天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坐下来吃团圆宴了!”

    护送唐侍郎前来的,是秦王府的薛收薛参军,见状忙道:“唐夫人,唐侍郎身子有些虚弱,还要请章小娘子代为诊脉,开些药剂服用。”

    唐夫人连忙擦擦眼泪,搀扶着唐侍郎往杏林馆里面走:“老爷,从这边走,章小娘子可是神医,保准药到病除。”

    如今的唐夫人,谈笑风生,应对自如,步伐稳健,与半年前那个行将就木的老太婆,完全不同。

    走到后院,章锦婳已经知道是唐侍郎过来了,忙叫人把飘落的雪花再打扫了一遍。

    唐侍郎的步子,略有虚浮,在唐夫人的搀扶伴随下,也算是稳稳当当的。比其几个月前见到的治愈的样子,还是显得虚弱苍老了许多,想必又是吃了不少苦头。

    看来,唐大人命中不宜做劝降使节,屡出使屡被捉。

    唐侍郎简单的拜祭了一下天帝,就被唐夫人拉进杏林苑的专用套间,夫妻两个人说体己话去了,至于诊脉问药什么的,反正都住在杏林苑咯,哪里就急于这一时呢?

    薛收跟进院子里来,向章锦婳汇报周子瑜的情况。

    得知周子瑜大胜,章锦婳也不禁喜形于色,只恨不得自己能长出一双翅膀来,飞去太原城与周子瑜相见。

    战事么,无论如何,都会有或轻或重的负伤。

    薛收道:“章小娘子请放心,回来的人说,周将军一切都好,并无伤情。”

    章锦婳笑道:“请问薛参军,可知周将军何时能返京城呢?”

    第213章 混血儿(一)

    章锦婳落落大方的态度,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关切,就像周子瑜的家人一样。

    薛收道:“这个在下就不知道了。若是有消息,薛某一定让人来告知!”

    话说得很委婉,这是不能说的意思。

    真要有确切的消息,那也属于军情,不能公开的,只有凯旋这种事情,才是可以广而告之的。

    章锦婳只一怔,就明白了薛收的意思,随即转移话题道:“薛参军若是不忙,留下来一起便饭可好?”

    薛收笑出声来:“不忙不忙,今天送唐大人来这里的差事,也是我去讨来的,原本轮不到我来,是李参军替我求来的。”

    一听说是要来杏林馆的差事,人人抢着来,最后是李淳风说只有薛收出马才可以将国子助教章锦婳顺便请过来参加庆功宴,好事才落到了薛收的头上。

    薛收是个才子,诗词歌赋样样过人,为人清正,尤其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将来的影响,是个完美主义者。刚入秦王府的时候,薛收只不过被点了个主薄的位置,很快,薛收敏锐的政治触觉,严谨的行文,深厚的笔力,很快就得了秦王的赏识,升为记室参军。

    薛收平素与李淳风周子瑜交好,就是喜欢修道之人谦卑严谨的态度,几个人坐在一起讨论时政,往往能将事情的走向,判断的准确性能有六七成。

    这是薛收第三次来杏林馆,章锦婳就不见外的将其当作了自家人招呼,令薛收十分感动

    分卷阅读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