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

      锦唐女医 作者:珠灯

    分卷阅读63

    闭,缓缓的吸气,再睁开眼时,露出惊喜的笑容:“这棵雪松,差不多有五人高,是百年以上的老树了。终南山有此宝树,实乃是长安城的幸事。”

    章锦婳见李淳风能说出松针的来处,点头应道:“是,此树正是终南山的护卫之神,一般人难以得见。”

    “李参军,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李淳风见秦王发问,放下青瓷罐,侃侃而谈:“这松针,外表看起来与其它松针并无区别,是这个茶汤端上来的时候,飘在茶汤上的热气,聚而不散,嗅之有凛冽之气,饮之微苦,清心安神,再饮白水一口,甘之如饴。

    若是普通的松针,泡出来的热气,就像这白水上的热气一样,是四散飘开的,嗅之并无肃杀之气。”

    章锦婳重新冲了松针茶,再给各人端了茶盏过去。

    众人细看,果然如李淳风所说,松针茶的汤面热汽,是聚拢在茶汤面上久久不散的。

    嗅一嗅白水的水汽,再嗅一嗅松针茶的茶汽,一软一硬,果然区别就出来了。

    可是,这有什么用?

    章锦婳似是看出众人心中所想,不紧不慢的道:“在夏至的清晨,太阳出来那一刹那,在太平峰的守护之神眺望山谷,所有的迷雾消散殆尽,那种敞亮,就是这微苦与甘之如饴的感受。”

    迎上秦王的目光,章锦婳又道:“人人都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又有几人能体会到在绝壁顶的境界呢?”

    第六十三章 她是奇人

    秦王被镇住了,这是他受封秦王以来,第一次有人在他面前如此云淡风轻的谈高处。

    从小到大,他受到的教育,就是要顾全大局,要尊长敬上。

    尤其是父亲兴唐反隋之举,明明得益于他的促进,却反过来对他诸多避忌,甚至乎一称帝就匆匆忙忙立了太子,并且给予了太子过多的权利,将他死死地压住了一头。

    他愤怒,他不甘,面对父兄,又无可奈何。

    他的谋士幕僚,除了刘文静私底下为他抱不平之外,几乎无人敢触及他的不言之痛。

    秦王端起松针茶,细细的品味绝壁雪松的滋味,一杯下肚,竟然没有察觉到半丝苦味。

    在座的几人,刘文静和薛收,是跟着秦王出生入死的,周子瑜和李淳风,是各自在悬崖峭壁俯瞰过谷底风光的,对章锦婳所言,自是深有感触。

    尤其是周子瑜,对锦儿是刮目相看,更是满心欢喜。

    锦儿的变化,简直是让人一天一个惊喜!医术惊人就不说了,见到秦王也没有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还轻描淡写的以物言志。

    那个纯真无邪的小姑娘,终于长大了!

    碍于秦王与其他人的面,周子瑜不好于锦儿说笑,只能借着喝茶来掩饰自己的愉悦。

    章锦婳早就对周子瑜的动作心领神会,知道自己没有说错话,就更淡定了。

    一时之间,静悄悄的,无人开口,只有炭炉上的铁壶咕嘟嘟的冒着热汽的声音在屋里回荡。

    秦王不知想到了什么,左手抬起,放在茶盏边,食指的指尖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李淳风抬眼看看,又低下头去,端起白水来喝。

    秦王看过去:“李参军,你可有什么话要说?”

    李淳风轻咳一声,站起来,弯腰拱手:“属下不敢轻言。”

    秦王摆摆手:“李参军尽管直言,这里都是自己人,但说无妨。”

    章锦婳闻言,就要退出去。

    秦王出声留她:“章小娘子,你也听听。”

    章锦婳停住脚步,看着秦王,眼角扫到周子瑜微不可见的垂下眼皮,下意识地知道这是瑜兄发出的安全信号,恭敬答道:“遵命。”

    李淳风直起身,正色道:“殿下,当今之际,讲究一个顺势而为。”

    “哦?李参军此话怎讲?”

    “殿下,吾在南坨山之时,夜观天象,就已经看到北方之气,渐渐聚拢。虽有破军之型,尚无破军之势。”

    “依你所看,何时宜动?”

    “殿下,观当今局势,就如绝壁雪松观,时机未到,云雾蒙蒙。恰当的时机,就如夏至的阳光,一冒头即能驱散雾霭,不费吹灰之力,尽观峰峦。”

    唉,说来说去,还是要等。秦王郁闷不已,难道天意如此?只怕等来等去磨尽了锋芒。

    “夏至,夏至,为何要等到夏至?”秦王低声自问,又似在问天。

    章锦婳的声音清脆:“殿下,夏至这一天,白昼的时间最长,此时采摘的松针,煮茶最能使人心清眼明。尤其是太平峰地势最高,看得最远。”

    “章小娘子,太平峰的松针,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采摘,还是太阳出来之后采摘?”

    章锦婳从容应对:“在黎明之后,破晓之前。”

    “缘由?”

    “此时的天地之气交汇,上气彻下,下气上蒸,药性最足。”

    “见到阳光岂不是更有朝气?”

    “譬如较武场,寅时点兵,卯时练兵,太阳出来后,兵卒虽清醒,体力已耗,尽显疲态,需要休养进食。

    采摘护山神的枝叶根须,也是同样的道理,太阳出来后,药性已经泄耗掉,只余其味。

    只有适时而为,方可事半功倍。”

    秦王与章锦婳,各有所思。一问一答之间,居然毫不违和。

    更奇妙的是,旁边的人也全都听懂了。

    秦王突然哈哈大笑:“原来还有如此讲究,我倒是头次听说。”

    章锦婳不慌不忙地道:“是的,地势,树神,吉时,采摘之人,全都要配合仔细,缺一不可。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说着,又冲了一壶茶,给秦王和众人一一续上。

    秦王这回来了兴致,认认真真的细品茶汤之外的滋味。一气饮完,额头冒出细汗,只觉得神清气爽,腋下生风。

    李淳风虽是道士,为了投靠秦王,就拆了道士发髻,穿了一身百姓的圆领常服,戴了方巾,而章锦婳的打扮也是像女道士又非道士。秦王看着就笑了,指着章锦婳与李淳风二人道:“你们两个真有意思,一个用采药来比喻打仗,一个用练兵来比喻药性,真是不谋而合啊!”

    李淳风道:“殿下,我师父曾经说过,纵观近百

    分卷阅读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