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问情几许一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作者:人幽若兰

    第17章、问情几许一

    <!--go-->

    从水浩的东庆年殿出来,水溶只觉得自己的心里堵堵的,户部清亏空的事眼看向着自己的期望发展下去,而且越来越多的把柄被自己握在了手中,就连兵部的几个人也牵连了进来,谁知今日太子竟然将自己请去,说皇上有旨,此事先暂缓一下,已经有人告到了皇上那里。

    讥讽的冷笑了一下,水溶没有做声,神色不动的应承了下来,走出皇,六子只听到轿中一声脆响,接着便再无声音,过了一会儿才听水溶缓缓地声音道:“回府。”

    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六子陪着水溶从书房到后院,走了近半个王府,温温的阳光照着前面水溶修长英挺的背影,在一侧留下一道淡淡的影子,那偶尔飘起的衣袂,带着一种孤寂的清冷。

    服侍水溶多年,六子自然知道水溶的喜好,察言观色的看了看水溶的表情,六子低声道:“王爷,院子后面的梅花好像开了,小的记着当时都是王爷亲自移栽过去的,要不王爷去那里看看。”

    提起梅花,水溶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言明的神色,默默地向着梅园的方向望了一眼,随后低沉地道:“好。”

    还没近前,一阵清香扑面而来,镂空的花墙里已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枝枝傲梅出墙来。”六子轻轻地道:“想不到一夜之间,梅花就全开了,小的还记着昨日一早路过这里,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朵呢。”

    “孤影谁人伴?惟我近前。”水溶的脑海里不由闪过这一句,想起那次在枫晚亭里赏满眼丹枫如醉的时候,自己也曾说过,只不过那时的身旁还有一个人。

    轻轻叹了口气,水溶缓步向前走去,院里传来轻轻地说话声,好像也怕惊了这满园的梅花,诧异的望了水溶一眼,六子道:“让小的去看看。”没有理会,水溶淡淡地道:“这是北静王府,还没有本王不能去的地方。”

    站在弯月门前,只见虬枝招展的梅树下,两个单薄的身影正在低头说着什么,那一抹鹅黄即使不用看,水溶也知道是谁,而另一个人,直到今天水溶才察觉到,那个怯怯的,瘦弱的三弟不经意间已经长大了,足足比黛玉都高出了半个头。

    修长玉立的身躯,飘逸的湖蓝长衫,举手之间的那一份儒雅羞怯,别有一种气韵,静静的看着水渝和黛玉亲切的说着什么,水溶本来负在身后的手竟然不由自主的握了起来。

    六子也是惊呆了,本来以为是想然水溶来散散心,如今却…。偷偷瞄了一眼俊面上波澜不惊的水溶,六子这才松了口气,低头见到水溶紧握的手,刚刚放下的心不由又提了起来。

    看到水溶,水渝依然是带点羞涩的一笑,低声叫了声:“王兄。”水溶缓缓地走进院里,云淡风轻的道:“三弟的病好些了。”

    水渝道:“已经好多了,王兄来找王嫂吧,既是这样,那小弟就先离开了。”水溶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静静地看了水渝一眼,缓缓的道:“自己小心些。”

    冲着黛玉会意的点了点头,水渝道:“请王嫂放心。”黛玉也道:“那王嫂先谢过三弟。”一阵寒风拂过来,吹得满树的花枝微微晃动,清香布满了每个人的心房,看着水渝瘦削的背影拐出梅园,黛玉不由暗暗叹了口气。

    只听一个云淡风轻的声音道:“王妃今日的兴致挺好。”黛玉转头看着满树的梅花,也淡淡的道:“这应该多谢王爷,有王爷的吩咐,黛玉才有这份闲心过来赏花观景。”

    水溶缓缓地道:“恐怕有些人就没有这个心情了,今日在皇上那里,本王听到国公府又出了一位王妃,真是让人羡慕。”

    黛玉惊诧的一下子转过头来,似水的明眸静静地看着水溶,竟忘了素日的躲避,四目相对,水溶的眼波就如幽湖中荡起的涟漪,深远而又清冷,回过神来,黛玉慌忙的垂下眼睑,轻轻地道:“王爷这话何意。”

    水溶面无表情的道:“王妃果然关心。”黛玉道:“黛玉如今身无旁依,府里的人至少也算是黛玉的亲人。”

    “亲人。”水溶冷冷的一笑,道:“王妃的亲人不说也罢。”见黛玉不做声,水溶道:“相必上次王妃也听到南安王爷出藩和亲的事,这次和亲的郡主就是国公府的三姑娘。”

    “三妹妹。”黛玉的眼前闪过的是探春俏丽的容颜,爽利的笑声,耳旁悠然是那次她恨恨不平的声音:“可惜我们生不是男儿…。”轻轻叹了口气,黛玉低低的自言自语道:“原来我们姐妹竟然走了同样的路。”

    一边的水溶却冷冷地道:“不出半年,国公府出了两位王妃,可真应了一句诗‘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如今的贾府也算是风光无限,里的娘娘想必更是志得意满。”看了看黛玉,水溶道:“王妃难道不蘀他们高兴?”

    黛玉淡淡地道:“人各有命,顺其自然就是,喜忧也无济于事。”水溶缓缓地道:“难得王妃这么豁达,看来当初赐婚的事,王妃也是顺其自然了。”

    黛玉轻轻地道:“我说了王爷会信吗。”水溶霸气地道:“本王只相信自己。”转过头望着那一树繁花,黛玉低低的道:“那王爷又何必问呢。”

    微微一愣,水溶这才知道,虽然时时地提醒着自己她的身份,但是不经意间,还是情不自已的希望这一切…。

    见水溶不做声,黛玉幽幽的道:“不过能听到他们的消息,黛玉还是要谢谢王爷,毕竟那里也是黛玉的家。”

    没有做声,弯起修长莹白的手指,水溶狠狠的弹了弹眼前的一枝梅枝,似乎要将心中那份堵堵的酸涩抛的远远的。

    悠悠晃晃的花瓣纷纷而落,有几片竟飘到了侧身而立的黛玉的发髻上,不经意间似乎分外添了几分俏丽,而黛玉竟是毫无所知,只是痴痴的看着这满园的梅花,心里想的却是当初大观园里掷花名时得的那两句意味深长的两句诗“日边红杏倚云栽”“莫怨东风当自嗟”。

    收回自己的目光,水溶不容置疑的道:“王妃莫非忘了,你如今是本王的王妃,北静王府才是你终老的地方。”

    “终老。”黛玉自嘲的笑了一下,道:“是啊,黛玉没得选择,这一个王府才是我的家,只是这一场戏,也不知能不能陪着王爷唱到底。”

    抬起头,水溶重重的舒了口气,坚定的道:“一定会的,既然当初王妃选择了这一步,那本王绝不会让你半路退场,本王说过,一定会陪着王妃,一直唱到曲终人散。”

    “曲终人散”黛玉轻轻的笑了一下,默默的看了一眼身旁的人,如画的脸上闪过一丝苦涩,随后低低的道:“但愿能如王爷所愿,黛玉能陪着王爷直到曲终人散。”

    醒悟过来,轻轻的默会着这句话,黛玉忽然觉得刚才两人的话就好像是生死不渝的誓言一般,不由自主的,黛玉抬起头,忍不住看向水溶,却不想水溶也不约而同的看过来,目光流转间,如平静的碧波轻扬,虽然潋滟,但彼此却都把自己的心思掩饰的深深的。

    风轻轻吹过满园的梅花,萦绕着沁人的清香,两人谁也没有再做声,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任凋零的梅瓣孤零零的飘落在脚下。

    一阵阵幽香扑面而来,带着一种沁人的心醉,故作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身旁的人,这一刻,水溶忽觉得自己的心竟然很澄净,渀佛又回到了以前,陪着母妃看梅花的日子,那些日子好像离自己已经很久远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厚厚的斗篷终归也抵不住这冬日的清寒,黛玉忍不住低下头,轻轻的咳了几声,不经意的打断了这满园的温馨。

    转过头,黛玉刚要唤紫鹃,却见身后已经空空的,暗暗苦笑了一下,黛玉情知紫鹃和雪雁一定是自作聪明的躲到了一边。

    身旁的水溶没有作声,只是缓缓的转过身,扬声道:“六子,本王累了,给本王和王妃传轿子。”

    黛玉不假思索的刚要说话,水溶好像早就知道一样,不容置疑地道:“这王府里的事,本王还做得了主,再说了…”

    静静的看了黛玉一眼,水溶云淡风轻的道:“王妃又是赏梅又是品笛的,恐怕也累了吧。”黛玉是个聪明人,自然听出水溶话中的挪揄,淡淡的道:“多谢王爷关心,黛玉恐怕还能撑得住。”

    自嘲的苦笑了一下,水溶没有做声,只是抬眼看着这满园的红白相间,随手捻起一瓣薄薄的梅瓣,低低的道:“这满园的花虽好,但终归是过眼的风光,到头来不过是一地残红,都说戏如人生,其实花也如人生,姹紫嫣红、甜言蜜语不过是一场虚空,只有握在手里,刻在心上的才是最真实的。”

    没有说下去,水溶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静默不语的黛玉,轻轻舒了口气,才道:“早就听太妃说王妃心窍玲珑……”

    水溶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六子道:“王爷,轿子来了。”转过身,水溶缓缓的对身后的黛玉道:“看了这么久了,王妃也该看够了,紫鹃,还不扶王妃回去。”后面的话是对门旁的紫鹃说的。应了一声,紫鹃和雪雁忙走上前来,对黛玉道:“王妃,我们回去吧。”

    看着漠然而去的水溶,修长的背影挺直而又倜傥,那挥袖间的风华在不经意间已是掩盖了所有人的光芒,黛玉对走上来的紫鹃道:“走吧,我们回去。”

    回到房里,黛玉喝了点热茶,才觉得身子暖了起来,紫鹃和雪雁正为着将刚采来的梅枝放在那里犹豫不决,就听晨霜在外面道:“王妃在吗。”

    晚风迎了上去,道:“在呢,王爷有事吗。”晨霜笑着道:“难道没事我就不能来看看王妃。”晚风笑着道:“你如今是王爷跟前的红人,我们院子里恐怕还…。”

    拧了晚风一把,晨霜道:“尽胡说。”转过头,晨霜对黛玉行了一个礼,口齿伶俐的道:“回王妃,王爷今天碰到贾府的老爷,听说府里的老太君这两天身子不好,王爷说王妃若是想回去看看,只管和太妃说一声就行。”

    想起贾母如今的高龄,黛玉的心不由自主的揪了起来,应了一声,刚刚端起的杯子不觉又停在了那里。

    天色沉沉的,吹来的风也格外的清寒,终是放心不下,黛玉和太妃说了一声,便带着紫鹃回了贾府。

    人年纪大了,身子就受不住折腾,这一寒一热的气候,使得贾母又病倒了,黛玉回来的时候,鸳鸯正服侍着贾母喝药。

    止住众人要行礼的举动,黛玉轻轻的道:“这里又没有外人,大家不要客气。”走上来,黛玉看着贾母花白的头发,忽然觉得心里酸酸的,在这世上,自己恐怕只有这一个亲人了。

    寒暄了几句,知道不过是寻常的不适,黛玉才放下心,众人又说起探春的事,忍不住个个喜上眉梢。

    转头看了一眼,黛玉轻轻的问道:“怎么不见三妹妹。”王夫人道:“郡主去了南安王府,如今她的身份在那里,再也不是当初的三姑娘了。”

    想起探春心高气傲的子,黛玉心想或许这样对探春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改变自己尴尬身份的捷径呢。

    房里大家说得热闹,外面却听丫鬟们喊道:“又下雪了。”凤姐笑着道:“看来是老天留客,妹妹这次即使想回去也不能如愿。”

    苦笑了一下,黛玉想起回门那日的大雪,低声道:“看来又要劳烦二嫂子了。”凤姐道:“妹妹这是说的什么话,你能留下,老太太的病说不得就好了呢。”

    转过头,凤姐对贾母道:“是不是,老太太。”贾母笑着道:“你这猴儿尽会说好听的。”看着黛玉,贾母道:“路上雪滑,等停了再走不迟,相信太妃也不会怪你的。”

    黛玉道:“太妃对黛玉很好的。”贾母道:“这就好,那次和太妃说起来,她还夸你懂事呢。”用过了午膳,雪没有要停的迹象,反而是越来越大,院子里很快就铺了一层。

    看着黛玉有些焦急的神色,贾母对凤姐道:“凤丫头,你去吩咐林之孝家的,让她们准备车子,雪这样大,坐轿当心路滑。”

    黛玉刚要推辞,却见贾母摆摆手道:“就听我的,如今不同与往日,何况更不能让太妃她们小瞧了。”

    看了看贾母坚定的眼神,黛玉没有作声,只是茫然的向外望了望,院子的雪沸沸扬扬,似乎要将一切都淹埋了。

    不一时,就见林之孝家的匆匆的进来,对贾母道:“老太太,都准备好了。”站起身来,黛玉还没说话,却见外面一个小厮跑了进来,对贾母道:“老太太,北王爷的车子停在门口,说今日雪大,听说王妃恰巧回府,正好顺路请王妃一起回去,就不用府里再费心了。”

    小厮的话一落,众人的目光不由的都望着黛玉,眼中的神色不言而明,先是贾母笑了,道:“好,难得王爷有心,林丫头,还不快去。”

    小厮又道:“王爷还说,今日天色不好,那些虚礼就免了,请老爷老太太不要声张,等以后有机会王爷会亲自登门拜见老太太的。”见众人都愣在那里,没有作声,小厮着急的道:“老太太,王爷还等在外面呢。”

    贾母忙道:“你快去告诉王爷,王妃这就去了。”转过身,贾母拉着黛玉的手道:“快去吧,王爷能有这份心,我也放心了,回去好好孝敬太妃,伺候王爷,早些生个孩子,他们才是你以后依靠的人,这个府里,我眼一闭,就没有人再会护着你了。”

    听着贾母的话,黛玉不觉有些黯然,抬起头,黛玉低低的道:“老太太放心,你的身子好好地呢。”

    凤姐忙上前打岔道:“就是,老太太还等着看到妹妹带着孩子回来给她磕头呢。”走出院子,黛玉回头望了望,见凤姐搀着贾母,还依然站在门前。

    下了小轿,六子眼疾手快的迎了上来,对黛玉道:“王妃可出来了,王爷在车里已经等了一会儿。”

    看着这一辆有些熟悉的车子,黛玉不由想起不欢而散的初见,纤弱的心竟然踌躇起来,自成亲后,两人还没有单独坐在一辆车子里。

    六子已经等不及了,撑着伞,低声道:“王妃,快上车吧,这雪下的太大了。”想起身后看着自己的那众多目光,黛玉不由自主的抿了抿嘴唇,扶着紫鹃的手上了车子。

    第17章、问情几许一在线阅读

    <!--t;

    第17章、问情几许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