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万盏明灯万里山

      北朝书 作者:公子春秋

    第十八章 万盏明灯万里山

    <!--go-->

    北周晋州分道,窦毅使团过齐子岭进洛阳转道往邺城。未央等人则于东雍州雇舟楫,顺水北上。

    晋阳是高齐的发祥地,北魏帝国的霸府。

    四面环山之内,是广袤无垠大盆地,汾水贯中而过,土地肥沃,北缘一大型湖泊,方圆二十余里,名曰“晋泽”,与晋水交汇,晋阳城便建在这交汇之处。

    俗话说,欲下邺城,先渡沁水,欲渡沁水,先下晋阳。

    然而多年来,沁水一直是北周军的痛。它的左右,是北齐大将斛律光的十万精兵,掌控沁水之地,扼守汾水之口,使周军不能东渡。

    两国虽是宿敌,但适逢国主驾崩,依照惯例两国有半年时间的修和罢兵,没有兵戈之时,要出入边境并非难事。

    汾水悠悠,过尽千帆。

    水波破开涟漪,一晕荡着一晕,汾水到了静处,两岸映着一片湖光山色,似是满城风雨喧闹撇在了雨雾迷濛外,只剩下烟波浩渺,欲近似远的,将战乱硝烟遥遥抛却,红尘已万丈。

    时日渐寒,秋风萧索,风冷刺骨,长浪击岸。

    未央同宇文宪、落尘立于船头甲板,头顶满天繁星,右侧是雄伟高筑的晋阳城墙,左侧则是蜿蜒高耸的西山山脉。

    遥遥望去,一片灯火灿烂。

    灿烂的不是万家灯火,而是西山上的千万盏明灯,把那本该万籁俱静的晋阳城照的通天光彩。

    未央满脸惊疑的仰望着这比满天繁星更灿烂恢宏的琉璃,和那从城墙顶端透射出的光束,哑口无言。

    宇文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不由得为这空前盛况负手喟叹:“真是壮哉!”

    未央收回惊色,忽尔笑道:“这有什么,你还没去过晋阳宫,那才是真正壮丽。”

    “听说北齐的长公主请求重铸西山大佛像。一夜燃灯数万盆,光照宫中。”旁人无法解释的事,偏巧落尘便知。

    未央心中一紧,忍不住问道:“她怎样了?”

    提起这个,落尘就有些兴奋的道:“哎哟,你可不知道,未朝可厉害了。高湛一死,这北齐西边的晋阳和东边的安乐郡都成了她的食邑,听说还是高纬偏要塞给她的呢。”

    宇文宪听罢轻轻一笑,向未央道:“我看多半是她自己想要的。你瞧我说什么了,你这个妹妹厉害的紧,不必你瞎担心。”

    未央眉头微微一蹙。极为担忧地道:“这恰恰是我担忧的地方。她还小就已经懂得利用手段,只是贪图食邑的财帛也就罢了,怕就怕她是为了这两地的军府。”说罢人也跟着忧心忡忡。北齐晋阳为陪都自不必多言,安乐郡地处青州益都,自两汉始有“北青州、南徐州”之名。北齐四大军府其中之一便在青州,不单如此,它还是整个齐境的民生所出,北齐士子青州之地占尽一半。而安乐郡,恰巧是青州军府所在。

    落尘不以为然的道:“我倒不这么认为,高齐本来就很乱。指不定哪天哪个从王就反了,未朝有了这些,谁还敢造反?难不成你还指望高纬?”

    未央打了个突兀。“高纬怎么了?”

    落尘耸了耸肩,笑而不语。未央抬了抬眉,读懂她神色里的含义,却也感觉到了高湛驾崩后齐境的人心惶惶,这么一想。一时心忧忍不住咳嗽。

    宇文宪忙取下自己的裘袍披在她身上,“听我的。不必多想,北齐根基稳固,有段韶、斛律光效忠,新帝又监国多年羽翼早丰,决计不会出任何问题。你再看这西山,若非齐宫已固,又怎么会有闲心造这佛像?”

    沿着这万里山河远远望去,未央心中似乎豁畅了许多。

    目所能及之处,一个连着一个的寺院宝塔于灯火阑珊里若隐若现,自然山川广袤的力量是人所不能及,却也能处处为人所用,造福苍生。

    眼前一切看来都如此和谐平静,却又暗藏生机。

    浮生短暂,多少人荒唐虚度,空过蹉跎。而自己却能够有机会将他人无法实现的愿望付诸现实,这番作为足以为傲。未央迎风一笑,不由说道:“你有没有试过,那种……那种,江山天下都握在手里的感觉?”

    宇文宪身形微颤,犹然道:“有。”

    未央笑问道:“何时?”

    宇文宪望向前方,眸子深处闪过一抹精光,他把手摊开,凝看片刻又手握成拳,仰头道:“在马上,天下就在我手里!”

    未央笑容有些僵直,宇文宪话里透露出的强大的自信,让她眸色一暗,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对纵马江山充满无限渴望的。

    未央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来日若有机会,或可并肩笑傲一番。”

    宇文宪洒然道:“若是如此,虽死无憾了!”

    未央啐口道:“这是什么话,难道人世中再无留恋了吗?今后还有多少大事等着你去做呢。”

    宇文宪潇洒的耸耸肩,低头轻声道:“自然是不舍的,你说呢?”

    未央眸光通透,在他脸上一顿,淡淡笑说:“要我说,你就应该让这船往南驶。”

    宇文宪语塞,正讶然,未央却放过了他,静静转身望向前方,仰看山峦,眼底是一片幽深的清肃。宇文宪心中轻轻一震,她这神情竟叫人几乎不敢逼视,风神中沉敛的是深稳与从容。

    惶惑时醍醐顿悟,他眉心舒展,同未央一并望向远处,大风起兮,衣袂飘飘,风骨肃然。这世上还有多少事等着他去做,能携手并肩,得心中所愿,亦何其幸也!

    人只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

    “我知道破晋阳的办法了。”未央忽然说道。

    宇文宪回过神来,哪里料得到此时此刻她突然冒出这一句话来,竟然首次泛起再猜不透她想法的感觉来。只听未央平静的道:“知伯攻晋,三年不下,于是引汾水灌晋阳,城不浸者三版。可见晋阳城墙何其坚固,至此攻晋阳者无一再用水。”

    宇文宪凝了凝眉,知她尚有后话,正要细细听来,却见未央转身抬手,一指轻轻滑过他的脸庞,巧笑嫣然的道:“以后你攻晋阳,记得不要用汾水,要用祸水。”接着留下怔怔发呆的宇文宪,步入舱内。

    落尘三两下追上她,忙不迭的追问道:“什么意思,什么意思?”

    未央却不理会她,寻了正在收拾的蝶舞,吩咐道:“你明日和祖父的人去一趟李府,选一个年轻妖媚的舞姬,先带来给我瞧瞧。”

    蝶舞不明所以,诧然道:“娘子这是要做什么?”

    未央这才看了一眼落尘,道:“我弟弟不会做皇帝,但做个男人还绰绰有余。”

    落尘微抬起下巴,有点儿明白过来,不由得“哈哈”大笑,拊掌道:“真有你的,难怪你这么有信心。”

    未央淡笑道:“我也是偶然想到,不过,那是他们不懂咱们女人的力量有多强大。”

    事实证明,有时候要一个王朝兴衰,要乾坤颠覆,女人往往比男人更管用。

    翌日,船至西山渡口。

    先行入齐打点的李祖升早已等候在此,未央甫一下船就被他拉到一边,正诧异间,听他欲言又止道:“阿朝在晋阳。”

    “什么?”未央多少有些惊异,高湛才出殡,未朝怎会离开邺京。

    “她负责督造西山大佛,三天前就已经到了。”李祖升压低了声音,未央素知他为人谨慎,不免暗自揣揣。李祖升吐了口气,续道:“我派人打听过,齐宫瞻礼原本该是在下月十五,她提前了瞻礼日期,亲自上山朝佛,并开放了开化寺(今蒙山开化寺,西山即蒙山),齐境道俗皆可上山瞻睹。”

    “什么时候?”未央脸色一变,隐隐察觉到了什么。

    李祖升道:“明日。”他扯了扯怔怔发呆的未央,有些急道:“阿央,你知不知道我在讲什么?”

    “啊?”未央茫然抬头,旋即蹙眉,明明想到了什么却说不上来,一种焦灼感油然而生,不免来回踱步。

    宇文宪等人远远瞧得奇怪,还是落尘耐不住性子,拉着宇文宪上来就问。李祖升解释一通,尽皆面面相觑。高齐提前礼佛,必然今日就会派兵进驻西山,要是被查出来只怕是能把天给捅破了。

    未央强压下心底的焦灼,镇了镇心神道:“先上山。”

    李祖升急道:“现在还上山,不如……”

    “不!”未央打断道:“我们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不能再拖了,要尽快回大周。”接着看向宇文宪。

    宇文宪并不反对,但亦难掩担忧,“开化寺和妙胜寺不在一起应该没有关系,祖升兄还是安排一下。”

    李祖升点头应是,自转身去安排。

    西山泉水流淌,草木秀润,风景优美,佛阁多是依山而建,一座连着一座,沟谷相连,沿着蜿蜒曲折的硫磺沟中的小道,攀登上一处平地,便是开化寺所在。过寺庙后步过瀑布石桥,妙胜寺就在风峪沟深处的苍翠峰岭间,其中山行路转、溪流潺潺,俯瞰是雄伟的晋阳城,浮云游荡在天底,如无声的梵音缥缈缭绕……

    第十八章 万盏明灯万里山在线阅读

    <!--t;

    第十八章 万盏明灯万里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