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夜深前殿按歌声

      北朝书 作者:公子春秋

    第二十一章 夜深前殿按歌声

    <!--go-->

    北宫,在未央宫北,一个繁华的冷宫。繁华,是因为里面住的人,她们是没有为先皇生过子嗣的嫔妃,又不愿长伴青灯古佛,当然,这里面还有为现在的皇帝所推翻的前朝皇后。寂寥将与这些曾经的美人相伴,荒凉寒冷是那里唯一遗留的东西,一生所能企盼的不过就是阳光。

    然而,她们还算幸运,不过是日子无聊些,生活孤寡些,真正令人胆寒的是仅仅一墙之隔的永巷宫。

    这里是幽禁失宠、失势嫔妃的处所,之所以称作永巷,只怕是为了和皇宫中那道走过许多美人的长巷相互辉映。

    约莫七百年前,以翘袖折腰获宠的戚夫人在这里为吕后所禁,杀其子,断其手。数百年来,因失势、失宠沦落至此最终被残害的嫔妃不计其数,只因她们虽然获罪,但依然会对未央宫里的人构成威胁。

    路很长,马车行了很久,才到冷宫。

    大周一朝的三代君主还算贤明,永巷宫已经空置许久,推开门,有数不清的灰尘扑面而来,夹带着阵阵凌厉的寒冷阴风,让人无端端的打了个寒颤。

    未央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这里就像堆积了无数女子积蓄已久的怨气,连带这北宫的痛苦和诅咒,像一个黑暗无底的深渊一样。

    华升没有随她进入宫门,临走时不忘提醒她万字珍重,接着,已经年久失色的朱红色宫门重重的关上,带起一阵尘土飞扬。

    未央四顾,除了宫墙还是宫墙,一眼望去前方,数座殿阁林立,回廊链接着它们,间或有霉烂的帷幔挂在上头。残败都不足以形容这个地方。她茫然起来,永巷宫空无一人,没有内司,没有宦者,她都不知自己究竟该去哪里。

    何泉将从昭阳殿带来的行囊放在地上,飞快的奔去查看宫舍。蝶舞扬手挥打着空气中弥漫的灰尘,引着未央往里面行去,边解释道:“永巷宫归属北宫,内司是郝嬷嬷。”说到这里,她停了一停。才又道:“她是凌菲的师父,听说凌菲下狱的时候,便是由她去逼供的。”

    未央听出她言语中的迟疑。问道:“你怀疑凌菲此次能够得释是因为她?”

    蝶舞苦笑道:“就算没有她,太后只怕也会救凌菲的吧。”

    未央点点头,忽然驻足,摇头道:“不然,我不这么想。凌菲必死无疑,太后何故会冒险救她?”

    蝶舞一怔,随即思索起她的话来,未央凝眸于她,续道:“她招供的罪状,分明全是太后指使。她何故要全都揽在身上?是我们错了,一心只想着要除掉她,却不曾想过利用她来扳倒太后。你说。如果当时我们这么做,会成功吗?”

    蝶舞闻言一惊,道:“娘子的意思是太后本不打算救她?”

    未央静默不言,暗付理当如此才对,深思片刻。与她参详道:“她知道太多秘密,如果是我。必定忌她会因怕死而倒戈,她这么全都揽在自己身上,反倒是让太后肯定了她的忠心。”

    蝶舞惊凛道:“那郝嬷嬷其实帮了她!”

    未央点点头,见她脸上仍然挂着疑虑,知她想到了什么,便说道:“李福生没有问题,你不必担心,不过这个郝嬷嬷存的什么心思,一时还难有定论,总之要见到她也不难,以后会有打交道的时候。”接着她捏了捏拳头,鼻尖轻哼道:“即然咱们回来了,就算是在这永巷宫,也要未雨绸缪。”

    蝶舞惊讶的看着她,甚觉未央有所不同,未央见她如此,不禁叹道:“我虽没有真正死过,但那日在雪地里的九死一生,想想仍是害怕,生命这么可贵,我是不想再尝一次心惊胆战了。”她眸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狠厉之色,话音一重含了雪亮的恨意和肃杀,道:“只要我不死,就要他们十倍奉还,如果可以,我必要让宇文护一尝生不如死的滋味!”

    蝶舞感受到她迫人的寒意,凝看着她莫可逼视的容颜,没来由的泛起无限的感动。“娘子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若一心想要,奴婢相信娘子必然能得到。”

    两人正说着话,何泉笑嘻嘻的从一处宫舍跑了出来,道:“娘子,快来瞧瞧。”

    未央同蝶舞相视一眼,颇感好奇,随他往后面的殿阁步去。路上的雪因没有宦者打扫积的厚实,踩在上头不消一会儿两人的绣鞋就浸湿了大半,好在路不远,很快踏上了一处殿阁的台阶。

    此处殿阁看起来比其他几所大些,殿阁上的牌匾因年久失修而歪斜,上面的字倒是看得清楚,“素室”,原来是这永巷宫的主殿。

    “娘子快进来。”何泉当先领路进去,催促着道。

    未央见他一脸喜色,倒是颇为好笑,随之进去,蓦地讶然起来。原来殿中收拾干净整洁,与外面的破败完全不同,前殿里有火盆和鼎炉,几张小几和草席,主位是一张小榻,转到后面的寝殿,则有一张暖塌和一张宽案,案上摆放着一套茶具,最为惊喜的是,竟然还有一个绣架。多余的陈设没有,但单是这些便能看得出来是经过了精心打算的。

    未央看了一眼蝶舞,意外感动道:“亏咱们平日待李福生不错。”

    蝶舞也感意外,拉过何泉来问道:“还有什么?”

    何泉乐滋滋的道:“后面有一眼清泉,奴婢看过,是新打的,以前的井早被封了。对了,还有,殿后面有一片不小的竹林,土也是翻新过的,对了对了,还有,左边的那间宫舍似乎被改成了灶房,里面的器具都很齐全,灶头旁有柴火和白炭。娘子,咱们这个冬天可不难过了,也不需要吃冷菜馊饭呀。”他连珠带炮的把察看所得一一回禀,脸上眼角皆是喜色,看得出来,他也担心永巷宫什么都没有,日子还不如北宫和掖庭。

    蝶舞大喜。对未央说道:“娘子快先把鞋脱了吧,何泉,你快去生盆火来。”

    何泉眼见永巷宫并非传言那样可怕,早兴奋的去灶房生火了。未央料不到李福生会安排的如此周详,连打发时间的绣架也给她预备下来,暗付这宫里倒不是都没有心的人呀。纵然其中有宇文邕的叮嘱,李福生能做的如此体贴,怎能不令她感动。

    不一会儿,何泉就生了一盆火来,寝殿里顿时暖和了许多。他又把从昭阳殿带过来的行囊搬了进来,和蝶舞一起收拾。

    因为是获罪,带不了多少稀罕物什。但能带的几乎他们都带了,华升亦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凌菲因顾及到宫闱局,对此也只能默不作声。其实未央也没有什么好带来的,有些东西留着反而会觉得是一个盼头。她嘱咐带上的,独独是两株兰草。

    未央吩咐何泉去把兰草种在后面,此番才想起,或许李福生料到了她会带这个才把土给翻新了吧。转念一想又不对,李福生不可能会细心到连她心思都能猜得中,忽然。她脸上露出丝丝缕缕的柔情,浅浅含笑,神思飞扬。

    “娘子。又在想圣上了?”蝶舞收拾着被褥,笑说道。

    未央白了她一眼,见她拿出来的一叠褥子,皱了皱眉道:“用不着铺这么多层。”褥子总共也就十件,蝶舞铺了三层。剩下的也要全都用作被子。

    蝶舞翻看着说道:“娘子身子不好,多垫些暖和。况且就算李公公预备了白炭,咱们也得省着用才是。”

    未央止住她,道:“就铺两层便是,用两件做被子。”

    蝶舞吃惊道:“那怎么行?这么冷的天,奴婢也用不了那么多。”

    未央道:“你和我一起睡,剩下的给何泉。”

    蝶舞犹豫,说什么也不肯,未央道:“咱们谁都不能在这里病了,何泉力气比我们大更不能冻病了,我和你不分彼此,就和我一起睡,还暖和。”

    蝶舞犹豫半晌,知她说的有理,又把话讲到这个份上,只好依言。

    拾到至傍晚,才算一切就绪,晚膳十分,按理北宫会差人送来膳食,可左等右等却不见人来。未央对此心知肚明,料想北宫那边定是得了太后的告诫,心想果然还是得靠自己,便让何泉去灶房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的。

    何泉去了一会儿,回禀说有些白面和大米,想来也是宫闱局怕北宫暗里克减备下的,李福生再精明也料不到北宫连膳食也不给他们送来。

    未央看着些许的白面和大米,暗叹了口气,其他的还好,可说到最要紧的还是吃食,单就这点儿,只怕没冻死也会饿死。

    蝶舞道:“娘子先不要担心这个了,咱们省着点吃,还能过得了这个冬天。”

    未央知道她是在宽慰自己,哪里过得了冬天,只怕是连下个月也无法过。但又能如何呢?只能另想办法了。

    永巷宫里的风都和外头的不同,总觉得有股阴气太盛的森森寒意。夜里的风更大,吹在窗纸上“噗噗”作响,就像女子在呜咽如诉般。

    “娘子,你听。”蝶舞忽然叫道。

    此时他们三人围坐着火盆取暖闲聊,未央闻言,竖耳倾听,原是一女子歌唱,词句听不分明,然而这声音却哀婉低绵。未央好奇,起身至殿门前,以求听得清楚些。

    天上下着小雪,如花蕊的雪飘飘洒洒的落下,有的经不住风吹而四散扬舞着,殿前空地的石瓮起了引路灯,昏黄的灯火映着翻飞的雪花,反是一动衬的天地间一片宁静。

    歌声是从北宫传来,飘得远了,能听清其中几句,“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这首歌是汉时班婕妤所作的《怨歌行》,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

    宫里的嫔妃就如这团扇一般,即使最受宠幸的嫔妃,最终也难逃色衰爱弛的命运。后=宫的女人更是为了不同的目的争宠相妒,互相倾轧,阴谋谗陷。

    未央随着它低低哼唱,不禁大为触动,触动她的并非词句里的皇帝薄幸,而是这“常恐秋节至”一句,光中伏悲,居安思危,不正是她此刻的写照?

    班婕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明知争不过赵飞燕,然而还是在被夺宠之后,才恍然醒悟。

    未央不知唱歌的女子是谁,或许是前朝哪个皇帝的嫔妃吧,或许是那女人待到沦落北宫也才幡然醒悟。她倚着门柱,嘴里跟着哼,心里却在笑,她不是班婕妤,也从来不屑做赵飞燕,那北宫,更不会是她将来的归宿。

    第二十一章 夜深前殿按歌声在线阅读

    <!--t;

    第二十一章 夜深前殿按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