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

      北朝书 作者:公子春秋

    第十四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

    <!--go-->

    ps:春秋这个星期周末会去医院做定期复查,所以,亲们,你们懂滴。周末的话,还是玩玩网游,听听音乐吧

    夜如何其?夜未央。未央宫与她同名,是在看到独孤昭训伴随着阿史那远远走来的身影时,才猛然惊觉。

    漫漫未深的永巷,朝朝未尽的纠缠。

    美人红缕金凤纹云锦的大袖衫,水红刻丝凤纹织锦缎的多折裥裙,配以大品红的风麾披肩,阿史那上下一身的鲜红竟没能给寒冷的空气带来一丝暖意,反而令人乍见之下背脊生凉。她梳了一个侧歪斜纷坠小云鬓,在上头又套了一个高云蔽髻1,髻上镶有金累丝牡丹型绢花,衔接处插了一支凤形金步摇。裙长曳地,款款而来,那步摇上的金珠便随之摇曳,晃得人眼睛一片闪闪。

    未央与蝶舞相望一眼,都颇为惊异,但看阿史那今番如此装束,分明便是比照了皇后的规矩。未央不由自主的看向独孤月容,眼中的惊讶更甚,只见独孤月蓉穿了身明黄描金团牡丹云锦的对襟月华裙,梳了坠马髻,配上洒金珠蕊海棠绢花,一应衣饰皆超出上嫔身份,位比三夫人。

    她二人能如此大摇大摆的逾越礼制必是有了首肯,只是这回独孤月容却落在了阿史那的身后,随着她的步子一步一步……

    顺眼望去,一宫嫔妃皆来,随同百十号的宫人,好大的架势,好大的阵仗。

    未央对她们的突然到来有些愣神,但转念一想,便知许是因昨夜之事遭来了灾祸,却没想到来得竟然如此之快,看来这看似冷冷清清的昭阳殿并不十分安静。未央静静的望着她们渐行渐近,待到阶处,才缓缓屈膝道:“高明德见过左昭仪。”

    阿史那等人上到了殿前,晃眼看过,最后盯在未央身上,未央只觉得她眉目间似乎闪动着怜悯和同情,却又不能理解她为何会如此。只听阿史那柔声问道:“昭阳殿的宫人都在这儿了吗?”

    未央听罢侧头向蝶舞颔首,蝶舞犹豫稍许,便转身去吩咐,不一会儿,昭阳殿上下十数名的宫人全都集在了殿前空地处。他们虽不知发生何事但瞧见这样的阵仗,即便再是新进的宫人也知道事情不妙,连忙行礼后,纷纷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

    未央扫眼瞧过他们,不免在心底叹了一口气,昨夜之事绝无过错,却是连累了他们。她立在殿前石阶上,默默的听着从长信宫远道而来的宦者从嘴里冒出难听刺耳的尖细。未央无视宫规,私设灵案祭奠,目无法度,不尊周室,从夫人一下便成了下六嫔,地位一落千丈。

    不尊周室?这是警告吗?是不尊周室还是不尊谁?身份地位对于自己而言,不过尔尔,亲人离世,竟不许拜祭,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帝宫!这究竟是怎样的绝情绝意的帝宫!

    “太后说了,嫔妃犯错必是下人不善,昭阳殿罚三月月例。来人,将所有宫人各赏五十杖,以示惩戒!”上一次话事的人是独孤月容,今番换做了阿史那,果然是得帝王恩宠可冠于**。

    未央看过阿史那和独孤月容,但见独孤月容斜着眼去瞧阿史那,对她的不屑之色溢于言表。再扫过其余嫔妃时,猛然发现她们所处的位置极其的微妙,若以她站在独孤月容身侧为线,好似便与对面卓然而立的阿史那隔了东西。

    未央浑然不觉身边即将发生的惨剧,却饶有兴致的偷瞧二人,心里感觉世上再没比这更好笑的事了,不过匆匆数月,宫里已经翻了个天地,当真是世事难料,变化无常。她在心底竟然泛起一阵痛快,痛快于见到阿史那与独孤月容相斗,痛快于她们斗得天翻地覆,于自己而言,似乎这样才能解了对这帝宫的厌恶之恨。

    “娘娘饶命呀!娘娘饶命呀!”

    “娘娘救救奴婢……”

    “夫人……夫人……”

    哀嚎求饶的嘶哭声连接起伏,笼罩着昭阳殿的天空一片暗沉。他们是恨透了自己吧,恨她的不得宠,恨她的任性,恨她的无知?五十下,五十下或许能让人再也站不起来,或许能让人再也无声无息。

    粗使的宦者毫不留情的将他们一一摁倒在地,偶有反抗的,直接便是一棍子敲在腿上,只看他们如此落手无情,便知上面是下了严令定要在今日血洗了这昭阳殿。未央不禁浑身打了战栗,出了一身冷汗,心里已是翻江倒海般的堵得心慌,为什么我躲的远远地你们也不放过我?为什么我不招惹你们,你们却要来与我为难?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从大齐到这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未央越想越气,越想越恨,双手掩在袖中紧紧的拽成一团……我要活下去,我一定要活下去。耳边传来叹息的声音,余目一扫,是阿史那同情的神色。未央心底轻轻冷笑,旋即又迅速的摇摇头,说到底要怪也怪不得她,只能怪这个无情无义的帝宫和那个在背后操纵大周皇朝的权臣,阿史那?呵,不过是做了她身为左昭仪应该做的罢了。

    阿史那见她脸上神色阴晴不定,略略奇怪的凝视她半响,见未央突然在嘴角噙起一抹深狠的笑意,不禁有些惊动。一众手持棍杖的宦者不等她发令也不敢下手,纷纷望了过来,晴儿伸手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以示提醒,阿史那这才回过神来,微微扬手。

    只听晴儿一声令下,宦者们就将棍杖浸于水中,只待半盏茶时间一到,便可行刑。北朝允许以金赎杖刑,可在宫里却没有这样的规矩,那棍杖有六尺来长,用生荆制作,现下所用的是其中所谓的大杖,受刑面更广,五十下的杖刑,二十在臀部,十五在背脊处,十五在小腿处,只不消三下,所到之处定然是皮开肉绽。

    蝶舞与何泉离的未央最近,二人趴在席子上,都不愿去看自家娘子,均低着头直愣愣的盯在眼前的地砖上。突然,蝶舞只觉眼前有白影一晃,尚未反应过来,嘴里便被塞了一块东西,再看何泉亦是如此,心里稍许的害怕消散了不少,何泉与她一般想法,只望今日能挺的过去。

    原来是阿史那向晴儿使了眼色,塞了两块棉布在他们嘴里,以防他们疼的厉害不小心张嘴咬破了舌头。这一切未央自然看在了眼里,不禁大感惊讶的望往她,阿史那微微颔首,回了一个微笑,令她不知是该感激还是感动,原本对阿史那的好意就有些奇怪的她现在是越发的别扭了。

    “落——!”行刑官的一声高喝,便惹来一场山呼海啸的震天哀嚎。

    “一……二……三……四……”

    拖长的尾音拽的人心惊胆寒,庄严肃穆的高堂殿阁瞬间变为人间的修罗地狱场,四周所站的美人们何曾见过这番情景,凌美人原本就怯怯懦懦,现在更是一脸惨白的如死人一样,浑身发抖个不停。倒是独孤月容一如既往的维持着高傲凌立的神姿,丢了一个狠辣的眼神与她,吓得凌美人捂住了胸口往后打了个踉跄,幸得宫人的搀扶才没有从台阶上滚了下去。不过其余的妃嫔也好不到哪里去,有的侧头不忍去看,更甚的避身作呕。

    此起彼伏的哀嚎声掩不住行刑官一声声的喝令,令人心惊胆寒的哭号声伴随着太阳的日落西山渐渐衰弱下来,紧接着便是一个……两个……三个……未央首次真切的感受到了史书里记载的“视人命如草荠”的含义。

    只听得“啊——”的一声惊呼,伴随着宫人们口中叫唤,其中一位美人已然昏倒在她宫人怀中。阿史那微微蹙眉,尚未发话,只听独孤月容厉色道:“没用的东西,扶你家娘子回宫!”那宫人早已吓得脸色惨白,哪里还稳得住身形,“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拖下去,杖毙!”五个字,又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宫人送掉了性命。独孤月容连正眼也不多瞧一眼,指示自己的宫人抬了那美人回宫。

    未央冷眼瞧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底里却是比任何人都愈发的镇定,用昭阳殿来给整个未央宫做一个警告,想要震蹑住武帝的**吗?达真姑姑说的对,宫里,就是另一场战争,活下去,是胜利者的权利。蝶舞与何泉紧咬着嘴里的棉布,额头上的冷汗像流水一样流淌下来,冷眼看着他们臀部的血肉模糊和口中渐渐染的鲜红的棉布,未央竟然觉得自己是庆幸的,还好,身边还有人与自己一同受着、忍着。

    “你不是挺能忍的么?”一声细细清晰传入耳中,未央撇头向她,突然在嘴角噙起一抹明艳的笑意,侧身近前,“独孤昭训会忍吗?”错愕,深思,难明,独孤月容看着她,未央毫不闪躲的与她对视令她有些不能置信,半响后,独孤月容终于收回了目光,心下不禁有些惴惴不安,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大齐公主?

    面对她复杂的眼神,未央身下一股热流涌过,在血肉横飞的修罗地狱里,随着满地的鲜血淋漓,带来了人生中昭示她成为女人的第一次。

    1蔽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文中阿史那的着装和步摇,参考北魏时期皇后制服,如有所出入,请无视我吧~~~春秋不是万能的,对描写衣服头饰什么滴,实在是无能加无能再加无能。

    第十四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在线阅读

    <!--t;

    第十四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