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6

      十里春风 作者:青木源

    分卷阅读366

    他,马上又道,“不过被人管着有被人管着的好,小皇帝真的是不知道珍惜。”慕容定说着啧啧两声,变脸之快,清漪都要叹为观止。

    “看来,宫里头要忙上一阵子了。”清漪才不关心皇帝怎么样,慕容定说起此事幸灾乐祸,她听在耳朵里也有几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慕容定瞅着清漪好会,见着她柳眉松开,浑身轻松。才慢慢开口,“我已经和阿叔说了,说你身上没个外命妇的名头不好,阿叔叫皇帝给你封个县君了。”

    这话说的好像是今日吃肉吃腻了,我们再换个萝卜吧,那般轻松。

    清漪脸上的笑顿时僵住。

    “县君?”清漪目瞪口呆。

    不是皇家的媳妇,外命妇的位置就和天边的云一样,看得见却够不着。郡君和县君的位置,也只是和皇帝家做亲家的时候,才可能被封。她听到这话,脑子里嗡嗡作响。她和慕容定两眼对上。

    慕容定点头,神情里骄傲十足,就差高高的扬起脑袋冲清漪要奖赏了。

    封妻荫子,这是男人毕生的追求。能给清漪弄个县君的位置,慕容定得意的尾巴都翘起来了。

    清漪面色变幻,过了好会,脸色青的一塌糊涂。

    慕容定没有见到预料中的狂喜,反而见着她绿了脸,不知怎么了。他小心翼翼的瞅着她,“宁宁,怎么了?这难道不好?”

    “那我岂不是几个月之后天不亮就要起来去宫里拜那个女菩萨?”清漪铁青着脸,指了指宫城的方向。

    外命妇绝对不只是嘴上说说好听,逢年过节就要到宫里拜来拜去,到了册封皇后这等大事,更是天不亮就要起来准备,就为到宫里去跪。清漪光是想到这个,恨不得给慕容定来几拳,好让他醒醒脑子。

    “就那么一回!”慕容定抱住她,双手按在她的臂膀上小意安慰。“我们家又不是别家,谁敢叫你这么拜来拜去的。再说了……阿娘也会去。”

    韩氏老早就封了郡君,到时候韩氏也逃不过。

    听到会有人和自己一样倒霉,清漪脸色才好点。

    “我那天也不得闲,天不亮的还要进宫去站大殿,向皇帝敬贺。他自个娶个恶婆娘回来,有甚么好道贺的,我叫人给他写墓志铭还差不多。”

    “你刚才不是才说,皇帝娶个厉害皇后有人管他是他的福气吗?”清漪乜他。

    慕容定一顿,而后马上两只手捂住她的耳朵,“刚才我说的,宁宁都没有听到!没有听到!”

    *

    慕容定将杨隐之放到了派往东边洛阳的人里。东面也一样遭到了蠕蠕人的抢掠,困境和这边如出一辙。从夫蒙陀送来的消息看来,东边的处置方式都和他们一样,只是段兰把自己赔出去了而已。毕竟伪帝就这么点点大,才学会走的孩子,根本没办法娶妻。

    东西两边深谙不能多边作战之道,抚慰北面的蠕蠕,腾出手来,和对方大干一场。

    这时候正是用人之际。

    清漪亲自送弟弟出长安。冬日的清晨来的很迟,卯时三刻了,外头还是一团浓黑,伸手不见五指。清漪熟悉妥当,随意吃了点东西,带上兰芝几个侍女直接就出了门。

    前段时候下的雪已经融化的差不多了。一出屋子,寒气扑面而来。清漪动手将脖子上的毛领裹的更紧了些。

    乘车到了门外,杨隐之已经在等着了。他起了个大早,专心等在这里。姐弟俩出了才开启不久的城门,到了郊外。

    到郊外,原本浓黑的天色亮堂了起来。

    杨隐之不忍继续让姐姐在这样寒冷的天里送自己,“姐姐回去吧,我知道照顾自己。”

    说罢,一狠心,打马掉头直接在大道上驰骋而去。

    清漪掀开车廉,看到杨隐之驰马而去的背影,万般不舍,又只能压下。杨隐之是她看大的,后面出变故的时候,又是她费尽心思救了回来,杨隐之对她来说,是血浓于水的亲人。

    看到他出去打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既担心又不舍。

    清漪直到在路上看不到杨隐之的背影了,才叫人打马而回。

    冬日的清晨,入城的大道上人很少。清漪坐在车内几乎只能听到自己马车的马蹄声,忽然车旁响起骑马跟随的提醒,“娘子,巨鹿公来了。”

    清漪一惊,旋即伸手翻开车廉。车廉才抬上去,她就见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匹枣红的骏马,马背上坐着个锦袍男人。她只看得到他的背部,那男人坐在马背上,背脊挺得笔直。

    “大伯?”清漪朗声道。

    马上的男人闻言转过头来,露出一张俊逸的脸。果然是慕容延。

    “大伯怎么会在这里?”清漪不明白慕容延怎么会在这里出现,这个时候他难道不应该协助慕容谐处置政务么?怎么会在入城的大道上?

    城门才开不久,清漪不觉得慕容延能飞快的从城门里头窜出来,然后又很碰巧的和自己遇上。

    “昨夜我有事出城,不巧回去的晚了,所以就在城外驿站过了一夜。今日回城的时候,没有想到竟然会遇上弟妹。”慕容延面上浮起淡淡的笑,“弟妹怎么这么早出城?”

    “我弟弟要去洛阳,我放心不下所以送送他。”

    慕容延仔细想了一下,“杨十二郎,他年岁虽然小了点,但是人很聪明,不是池中物。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哪个不喜欢听好话,清漪也没能免俗。听到慕容延这么说,不由得露出几分骄傲,“大伯谬赞了,十二郎还是个孩子呢。”

    慕容延在马上摇摇头,“他这个年岁,已经出征好几次了,不是孩子了。”

    此时人都早熟,甚至八九岁就成婚的比比皆是。杨隐之十多岁了,的确已经不能算是孩子。可是在清漪看来,不管杨隐之多大,还是那个乖巧的叫她姐姐的孩子。

    这话清漪没有和慕容延说,只是颔首。

    很快两人就安静了下来,一时还好,可是时候长了,尴尬如同流水铺开来。清漪和慕容延打的交道不多,不知道要和慕容延说什么。

    她想了会,开口问,“大伯,阿嫂如何,最近都没见到她。”

    这话说出口,清漪下意识觉得不好。朱娥和慕容延关系恶劣,前段日子还做了她和韩氏的筏子报复贺楼氏。

    在慕容延面

    分卷阅读366

    -